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4月18号 21点 阅读 10022 评论8 点赞4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高双子山
去年建成开放的上海双子山,坐落在世博文化公园南区,紧邻浦东中心城区黄浦江畔的后滩,与卢浦大桥咫尺相望。听闻双子山之名,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 ——《高高的太子山》,不知这两山之间,是否也有着跨越时空的奇妙共鸣?
前两天,我与建平报名参加下午两点在市区举办的人工智能 AI 讲座。为了不错过这场前沿盛会,也为了探访心心念念的双子山,我们决定早早从金山出发,上午便踏上了这场充满期待的旅程。
八点多钟,我们从地铁七号线后滩站四号口走出,穿过对面的通耀路,眼前便是繁花似锦的世界花艺园。在四月的暖阳下,路边各色鲜花争奇斗艳,馥郁芬芳沁人心脾,尽显春日的勃勃生机。
荡过世界花艺园,我们沿着通耀路继续前行,路过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双子山其中的一个入口已近在眼前。走近细看,却发现这市区内的人工山峦,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高耸。虽不算巍峨险峻,但其独特的人工模仿自然的风貌,依然散发着难以抗拒的魅力,令人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
也许来得太早,山间宁静而清幽。我们循着一条石阶小径向上攀登,只见多条上山的石阶路环绕山顶,更上方还有几条被游人踩出的蜿蜒小道。沿着小道上行,我们弯弯曲曲地登上了山顶。在山上居然没有遇到一个人。然而,山顶树林茂密,枝叶层层叠叠,反倒遮挡了我俩的视线,并非理想的观景之处。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里原来只是相对低矮的西山。
西山旁,便是双子山的主峰东山。一路上,我们始终被多个上山石阶路口“山顶观景平台入口(需预约)”的指示牌所困扰。尤其是我,年近八旬,满心担忧辛苦爬到山顶,却因未预约而无法进入观景平台,那该多扫兴!但内心对山顶风光的渴望还是战胜了顾虑。我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踏实,毕竟岁月不饶人,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在入口处,建平关心地问我是否要登山杖?我没要。
我俩终于抵达山顶观景平台入口。出乎意料的是,这里只见游客寥寥。我用手机扫码,在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下,与建平顺利登上了观景平台。后来我了解到,双子山是以松江山体形态 “九峰三泖”为灵感源泉,巧妙还原了自然山林的野趣与灵动,溪瀑潺潺,山水相依,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
整座双子山呈东高西低之势,主峰48米,次峰37米,余脉高低错落,在8到24米间起伏。山体内部采用独特的空腔结构设计,一、二层设置了1500个停车位,还配备了展厅、变电站、机房等功能设施,既实用又极具巧思,全方位满足了公园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观景平台位于接近主峰顶端的位置,环绕而建。站在平台之上,视野豁然开朗,大歌剧院、温室花园、中心湖、十一孔桥、申园、世博会“四宝”以及卢浦大桥等标志性建筑和景观尽收眼底。恰逢天气晴好,远处陆家嘴的“三件套”也清晰可见。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现代建筑的雄伟与自然山水的秀丽完美融合,令人心旷神怡,所有的疲惫与担忧都瞬间消散。
待我们准备下山时,大批游客才陆续上山。在人群中,有结伴而行的旅游团队,欢声笑语回荡山间;还有在老师带领下的红领巾小朋友,他们稚嫩的脸庞满是好奇与兴奋,为这双子山增添了更多活力与生机。
下山途中,我们放慢脚步,尽情欣赏山林溪瀑的美景。在山石之间,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涧溪流潺潺而下,形成灵动的瀑布景观。恰逢雾森系统启动,云雾袅袅升起,弥漫山间,宛如仙境。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了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令人沉醉不已。
双子山之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独特的山水风光,更感受到了现代与自然交融的魅力。双子山啊,双子山!今日一游,果然不虚此行。
《高高的太子山》曾被选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材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