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纪实连载】左邻右舍(二)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4月19号 05点 阅读 11725 评论15 点赞3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纪实连载】左邻右舍

 

王雅萍

 

(二)

 

 

       “是为这事儿啊,你早说好了,我有经验,我会想办法来调整的。”原来张阿姨年轻时养育孩子过程中,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她知道怎么办。敏敏这时已被孩子搞得焦头烂额,她什么也不想了。只图早日摆脱这样的困境,赶紧把张阿姨请回了自己的家。

       张阿姨非常理解敏敏的“醋心”,她当时也是这样的。哪个做妈妈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对自己最亲呢!张阿姨安慰敏敏,“你放心好了,你有基因留在儿子身上,你有一年的养育之恩留在他的记忆里,他不会对你不亲的。我以后也会注意方式方法,让他与你更亲近。”

 


 

       张阿姨还真有办法,以后敏敏每次回家,她都主动引导孩子与妈妈亲热,她教孩子唱着《我的好妈妈》,迎接妈妈回家。还编了些小游戏,让母子俩尽兴地玩。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也编了一个一个妈妈爱孩子的小故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懂得,“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道理。孩子对妈妈的态度也在悄悄改变,这时敏敏的心渐渐地放下了。

       其实她的那摊子工作一旦上了手,根本就停不下来。今天去南京,明天飞广州。她哪里敢与老总商量,暂不安排她出差。她的工作决定了她要满世界跑。家里没有老人为她接手,她只能把孩子交给张阿姨,那是她最放心的人。

       孩子渐渐长大,上了幼儿园。本以为张阿姨可以轻松一些了,谁知还是那样的忙碌和烦心。那是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多了,一有细菌病毒出现,互相感染的几率也高。感冒、咳嗽是经常性的事儿。一开始,每每遇到这样的状况,张阿姨就将孩子留在家里,这样孩子三天两头不去幼儿园。他的爸妈觉得这样也不行,孩子也需要适应各种环境,有病菌的环境也可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于是要视病情的程度来决定去不去幼儿园,当然他们相信张阿姨,一切由她说了算。

 

 

       那一次是不由分说,体温一下子窜到39°,张阿姨急忙招了出租车去儿童医院。一验血说是患了“甲流”,也没多少治疗的办法。就是当体温超过38·5°,就让孩子服用退烧药,如果间隔不到6小时,又超过38·5°,还得换一种退烧药。其间只能多喝水,没有其他良药。

       张阿姨还是第一次照顾甲流病孩。贴着孩子滚烫的身体,感觉像着了火一样,孩子浑身干爽爽的,火正在吞噬他身上的水分。虽已是半夜,她毫无睡意,刚刚将孩子从医院带回家。孩子的父母,一个在关外,一个在国外,千万里路云和月,他们都赶不回来。而且这也不是天大的事儿,她扛得了。遵照医嘱,她给孩子服了“美林”,在孩子的额头贴上“冰宝贴”。一个小伤病员的模样出来了,让张阿姨好心疼。只是孩子好像晕头晕脑的,只管“呼呼”大睡。这让张阿姨更加担心,她不敢睡。

       过了好一会儿,才感觉孩子的身上湿润起来,“他出汗了,要是能出身透汗,烧就可以退了。”这么想着,她才放心下来。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就在她半睡半醒之际,触到了孩子的身体,“不得了,他浑身都湿透了!”她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已是凉凉的。她欣喜得跳了起来,“三九”的寒气一下子环绕了她的身体,她不禁打了个寒颤,顺手拿了件外套披上。她急急去浴室打了盆热水,绞了把热腾腾的毛巾,躲在被窝里给孩子擦了把身,换上干爽的衣服。孩子依然昏昏欲睡,任她摆弄。她只感觉就像自己脱下湿漉漉的衣服,换上了一身干爽衣服那样的惬意。她的心也随之轻松起来,当她再次钻进暖暖的被窝,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不知怎么,她睡不踏实。孩子在身边,她没有深睡眠。过不了两小时,她又醒了过来,身边又热烘烘的。她在夜光里顺手摸出了体温计,不用放到孩子的腋下,伸进他的衣袖,会惊扰孩子的睡觉。体温高的时候,只需将体温计贴在他的脖颈处,一量一个准。她拧亮了一盏小灯,在微弱的灯光下注视着体温计上的显示,体温在蹭蹭地上,很快就跃过了38°,只是还不到38·5°,她不敢随便用药。仅过了一会儿,体温又上来了,可见这病毒来势之猛。她赶紧起来,用冷水浸湿、绞干了一条毛巾,敷在孩子额头;用药棉蘸着酒精,在孩子身上轻轻擦拭,尽可能让他散去些热度。不知是孩子的体温略有下降,还是她在冰冷的房间里时间久了,感觉有些冷。她以为自己的努力见到了效果,这才又睡了。

 

 

       渐渐的进入了梦境。那是她小时候去外婆家,也是一个大冬天,外面飘着雪。外婆点燃了壁炉,她坐在壁炉旁的椅子上看着小人书。炉火旺旺的,好暖和。啊,突然壁炉里的火头窜了出来,直往她身上扑,她吓坏了,一下子醒了过来。这时她感觉孩子就像是火炉,用体温计一试,正往40°窜。可是离上一次吃药时间还不到6小时,美林是不能用了,需要马上换药。她记得孩子几个月前发烧曾吃过“泰诺林”,医生说家里如果有,就不用配了,只是她还没来得及找。她总觉得这孩子身体棒,一挺就过去了,不会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吧,看来对病毒还真不能心存侥幸。这时她真急了,一下子跳下床,去柜子里翻寻起来。

       “真是上帝保佑!”她的眼尖,一眼看到了那瓶“泰诺林”。她轻轻地拍了拍胸脯,安抚一下自己那颗惊恐万状的心。然后轻轻地唤醒孩子,让他又服了药。

       当她再次上床的时候,窗户已透进了晨曦。

       白天的状态好了许多,让张阿姨误以为这波浪潮已经过去。只是傍晚时分,体温又开始窜了上来。总算没有出现前一夜要换药的紧急状态。一次退烧药吃过,6小时完全可以挺得过,不用张阿姨那么担惊受怕了。当然安稳觉还是睡不了的,她不时地起来为孩子量体温、服“美林”、擦汗水、换衣服······

       敏敏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活蹦乱跳。敏敏听说孩子得了“甲流”,吓得脸都白了,她已在同事那里听说这次甲流病毒的厉害程度,搞得年轻的父母束手无策,只能一次次将孩子往医院里送。张阿姨竟然就这么闯过来了,当然是又惊又喜。

 

 

       就这样,张阿姨一直将孩子带到上了初中,整整12年。这时,她自己的孙子要她带了。

       斗转星移,又十几年过去了。那孩子已经在美国读完了博士,但他的心依然惦记着带他长大的“奶奶”,每次回上海都要来看望张阿姨,请她一起去饭店吃饭,亲热得像一家人似的。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0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书虫2025-04-21 11:43:36

    转发老同事伟仪的点评:张阿姨帮邻居敏敏带小孩,孩子患病期间,无微不至细心周到日夜照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带出了感情,带出了亲情。热心并有高度责任心的张阿姨真的是敏敏家的贵人,在这快节奏的社会里,能遇上这样热心肠的好邻居张阿姨,敏敏是幸运致极。每当敏敏遇上麻烦和困难时,张阿姨就会毫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给予敏敏无私的关怀和帮助,张阿姨的帮助就如及时雨,解决了敏敏的燃眉之急。阅读着王部长连载的我们生活中的“左邻右舍”王部长善于捕捉人世间的真善美,通过她细膩的描述,張阿姨的善举让我们感到如冬日暖阳,温暖人心。

    举报

  • 刚柔2025-04-19 21:21:06

    王老师又一篇佳作!纪实性写作,最常见的受雇照料小孩之事,通过纪实张阿姨热心护理,高度负责处理重感中的孩儿的全过程,故事生动感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张阿姨的高大形象深深印入读者脑海。大赞!

    举报

  • 石腊红2025-04-19 19:10:18

    纪实把张阿姨替邻居带小孩很平常的一件事,写得如此生动、细致、真实、专业、感人,足见作者功力之深。材料虽是采访而来,但作者的取材、引导、观察、表达却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学问。点赞佳作!

    举报

  • 小草2025-04-19 17:59:51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左邻右舍好才是真正的好!张阿姨与敏敏一家虽是非亲非故,却像亲人般地相帮照顾着患甲流的小男孩。每次惊心动魄的过程,都彰显了张阿姨的细致和耐心,真像婷婷所写,张阿姨惊天动的壮举都藏在每个日常的细节中。为王部长精彩纪实佳作点赞!

    举报

  • 水晶之夜2025-04-19 17:34:01

    王部长的纪实佳作,文字如一杯温热的姜茶,暖意从“字缝间”渗进心里。原来真正的温柔不在惊天动地的壮举里,而藏在生活的每个日常细节中,在孩子得甲流的精细照顾中…… 那些被社会贴上"普通"标签的工作,正以最质朴的方式雕刻着生命的年轮。阿姨与雇主间的信任如同露水滋养的藤蔓,在都市钢筋森林里悄然绽放出人性的花。 这让我想起每天擦肩而过的外卖员、保洁阿姨,他们是否也正用相似的温柔,编织着城市褶皱里的微光? 纪实故事最动人的,是让我们看见: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是他人世界的筑梦师[庆祝] 为王部长的纪实佳作《左邻右舍(二)》点赞!

    举报

  • 沙金2025-04-19 17:02:22

    “躲在被窝里给孩子擦身”。“躲”是一首小诗,铺展开了一幅深情的日常画面,形象感满屏!有着一种静谧又温柔的张力,像黎明前最安静的一束光,一个“躲”字,不只是身体的姿态,更是情感的避风港,包含了保护、温存和生活的微妙节奏。这有诗人才能斟酌出这样的意境!赞!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沙金老师热忱关注与精湛点评!老师可真像沙里淘金,一个“躲”字被你描摹得淋漓尽致!老师是真正的画家、诗人,才会有这样的想象和意境! 举报

  • 书虫2025-04-19 14:15:07

    转发大学同学杜伟民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带小孩子,就是性命交关的事情,简直就是个熬命的干活,尤其是孩子生病了,那基本上就是听天由命的无助感觉,深切体会到人类的能力其实很有限,不能不祈祷那生命密码里不可知的神秘力量,所幸,那个力量很鼓舞人心,让弱小的生命竟如此的强大!你不能不佩服造物者[愉快][愉快][愉快] [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书虫2025-04-19 10:39:55

    转发老同事袁芝凤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张阿姨与敏敏一家三口相处模式,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其中张阿姨的付出至关重要。张阿姨善良睿智,又有担当,让敏敏夫妇可以安心工作,小男孩在如此温馨的环境中健康长大,自然也学会了感恩。这样的邻里关系存活在我的记忆深处,在曾经的老房子里似是平常之事,如今想起也是那般亲切。左邻右舍贴近生活,我很喜欢看呢。

    举报

  • 书虫2025-04-19 10:19:36

    转发老知青丽萍的点评:雅萍细致的描写我深有体会,病毒性感冒可不是一般的难缠,服药后还会反复,物理冷敷,喝水喝水再喝水,排尿排毒,前后折腾大约3天左右,有时还不止,记得幼年时只要染上病毒性感冒,总是一周不能去上学。张阿姨独自帮着带别人家的孩子尽心尽力,博大的爱心和勇于担当,让我们对这位张阿姨肃然起敬!为张阿姨点赞!为作者雅萍点赞![强][强][玫瑰][玫瑰]

    举报

  • 136517303702025-04-19 09:39:59

    邻居好赛金宝,小宝宝有照料。王部长的佳作【纪实连载】《左邻右舍》(二)以写实的手法,将不为名不为利,只为邻居安心上班、邻居家的小宝宝得以健康成长为己任的博大的爱,跃然纸上。这是何等的情操,这是何等的毅力,支撑着毫无血缘关系的邻居奶奶,扛起了全日制式的全程照料邻家小孩的重担!没有豪言壮语却感天动地,没有高调谈吐却义薄云天。为王部长佳作点赞!向王部长致敬!

    举报

  • 张载养2025-04-19 09:15:47

    亲情,最珍贵的感情 一个孩子的长大,要花费多大心血,经历多少牵挂;这只有在自己当了父母之后才会知晓,甚至是有了孙辈之后才能真正明白;敏敏以前也许不曾了解母亲,自己当了母亲才有那份牵肠挂肚的感觉;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又怕这份爱转移到别人身上,孩子与自己不亲。 血缘、基因、记忆、亲情,都根植于血液与心灵;慢慢的来,渐渐的浓,不去离去;我是有了女儿,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无私付出和炽热感情;有了外孙,自己也变得更甘愿付出,更珍惜亲情;友情与爱情都很珍惜,但似乎只有提升、转化成了亲情,才能真正定型,刻骨铭心。 很喜欢和欣赏网红歌曲《搀扶》,也许是因为上了年纪,多了经历;更可能是明白了事理,在默默地告诫、提醒自己。 为王部长的纪实佳作《左邻右舍(二)》点赞!

    举报

  • 书虫2025-04-19 08:20:09

    转发浦江思源缪教授的点评:读了王部长的文章不觉想到了两个词“宝妈”和“妈宝”。张阿姨育儿有方:既没有让自己成为“宝妈”,也没有把孩子养成“妈宝”。如果孩子让敏敏自己带,这个家庭出产“宝妈”和“妈宝”是大概率的事。遇到张阿姨,是这个家庭之幸。 跳出这篇文章,写上几句感悟:孩子要挣脱束缚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不做附属品,活出真我姿态‌。 我们生来自由,既非谁的宝,也无需为谁贴上标签‌。 真正的成熟是:不依赖父母庇护。作为养育者,也不把孩子成为私有物‌,健康的亲情像大树,各自生长,却根脉相连‌,不必纠缠成藤蔓‌ 家人之间最好的状态:不是占有,而是守望‌ 拒绝做妈宝,也拒绝被标签为宝妈,我们首先是独立的自己‌。 ‌生活态度篇‌ 人生这场旅行,行李要自己收,道路要自己选择

    举报

  • 霜木2025-04-19 07:42:07

    多好的张阿姨,视孩子如自己的亲生,无微不止关怀,孩子患甲流的那些日日夜夜,张阿姨没有睡好觉,无微不止关怀。这个阿姨哪里去找。这个左邻右舍亲如一家,这个张阿姨值得点赞!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霜木老师热忱鼓励与深邃点评!老师的点评一语中的,升华了原作的主题,弘扬了社会新风!向老师问好,春安! 举报

  • 书虫2025-04-19 07:29:37

    转发老同事吴育青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孩子体温的变化,起伏着張阿姨心情的抛弧线,一颗牵挂的心始终悬着,多么温馨的一幕,这人间真情已然印在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拜读欣赏了。[玫瑰][强][强][强]

    举报

  • 占峰2025-04-19 06:19:41

    孩子成长不易,为母不易,做阿姨不易。鸿雁高飞日,反哺情殷殷。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占峰老师热忱鼓励与精彩点评!老师的点评充满诗意,真挚、深邃,让人沉浸于深深的回味与浓浓的情感中,每个人的成长,都蕴含着多少人的付出!珍惜人类最高贵的情感!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