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3月19号 10点 阅读 10048 评论4 点赞4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周公馆里乔冠华夫妇的印记
我们金山网友在童心老师的引导下,参观了位于思南路上的周公馆,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
走进周公馆,沿着古朴的楼梯拾级而上,便能看到挂着“乔冠华、龚澎夫妇办公室兼卧室”牌子的房间。我感到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房间内的布置简朴而整洁,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不大的床铺,墨绿色的床架略显陈旧,粉色条纹的床单虽已不再鲜艳,但却为这个略显严肃的空间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温馨。床上叠放整齐的被褥,似乎在诉说着主人曾经在这里的简朴生活。
我们看到床边放着一台设备,徐建国老师问这是什么?我和建平异口同声地说:是老式留声机。留声机更是那个时代的珍贵见证。想象着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乔冠华夫妇或许会打开留声机,让悠扬的音乐舒缓身心的疲惫。
房间的另一侧,摆放着一张黑色的办公桌,桌上放置着一盏绿色的台灯。旁边整齐排列的书籍,展示了主人的学识与修养。墙上挂着的一幅幅黑白照片,更是珍贵的历史影像。照片中的乔冠华,眼神坚定,透着睿智与自信;龚澎,优雅大方,尽显巾帼风采。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他们的容貌,更记录了他们与各界人士交流的瞬间,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着一段值得铭记的故事。
我们知道,乔冠华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家,他的才华横溢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当进入会场时,面对各国记者的镜头,乔冠华仰头大笑,这一标志性的 “乔的笑” 瞬间传遍世界,生动展现了中国外交家的自信与豪迈。而在周公馆期间,他也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国际形势,为中共的对外战略提供了诸多重要见解。
同泰保存了乔冠华在联大发言的书本
龚澎同样是一位杰出的外交人才,她的聪慧与优雅在外交场合中备受赞誉。在周公馆,她承担着对外宣传和联络的重要任务。当时,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舆论封锁,龚澎却凭借流利的英语和出色的沟通能力,频繁与外国记者接触。她曾邀请多位外国记者到周公馆,向他们详细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抗日成果等真实情况。其中一位美国记者在与龚澎深入交流后,深受触动,回到美国便撰写了一系列客观报道,打破了国民党的舆论封锁,让更多外国人士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我们知道,乔冠华与龚澎在周公馆的工作中,与周恩来有着紧密且意义非凡的协作。1946年,国内局势波谲云诡,国共谈判陷入僵局。周恩来肩负着在复杂政治环境下争取和平、揭露国民党阴谋的重任。此时,乔冠华凭借其对国际局势的深刻理解,协助周恩来分析国际势力对国共问题的态度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他日夜伏案,收集整理各方情报,撰写了多篇极具价值的分析报告,为周恩来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在某次重要的对外谈话前,乔冠华依据国际形势的微妙变化,为周恩来准备了详实的资料,助力其在谈话中精准阐述中共立场,赢得了国际舆论的理解与支持。
龚澎在这期间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周恩来重要的外事助手,她凭借出色的语言天赋和外交智慧,为周恩来与外国友人、记者的沟通搭建起顺畅桥梁。在众多外事活动中,龚澎总是提前精心安排,从场地布置到人员接待,事无巨细。1946 年,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前来与周恩来会面,龚澎全程参与接待。她不仅提前了解费正清的研究领域和关注点,还在会面过程中精准翻译,巧妙化解交流中的潜在障碍,让周恩来得以与费正清深入探讨中国局势,成功向外界传递了中共的声音与理念 。
在周公馆的这段日子里,乔冠华夫妇不仅要应对复杂的政治局势,还要开展对外宣传和联络工作。他们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里,他们接待过无数的国内外友人,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和主张。他们用流利的外语与外国记者、进步人士交流,打破了国民党的舆论封锁,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共产党。
当我走出乔冠华夫妇的办公室,它让我们看到了在艰难的岁月里,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