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4年12月18号 17点 阅读 4410 评论2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和朋友聊天,说起了“老有所学”;他觉得有一个“老有所乐”就可以了,何必再提什么“学”不“学”呢。现在老人们的祝福语,除了健康就是快乐,最期盼的就是“天天快乐”了。学习固然快乐,难道不学习就不快乐了吗?所以“学”只是“乐”的一个方面,两者是从属关系,不是并列关系,目前的说法在逻辑上有毛病。
听了朋友极富有“逻辑性”的说法,我笑了。是呀,“学习”有时候非但不乐,而且很苦、很烦恼哟。最令我头痛的就是记忆力的衰退,读书前看后忘记,如果不随手夹个小字条,书看完,除了梗概,啥都还给作者了;还有看电影,看了一大半才想起早就看过了。付出时间大把,收获却甚微,如此不对称的“性价比”实在令人沮丧!那么强调“老有所学”的必要性在哪儿呢?
有朋友发给我一组数字,美国科学家对刚去世的不同年龄的15个人做了大脑解剖,那些适当学习的老年人,其大脑的树状突,分枝树和长度都明显超过中年人,这充分说明“老有所学”的人,大脑的局部还会发展,用进废退,他们大脑的局部发展恰恰是积极学习的结果。
所以您要健康吗?您要有效地遏制脑梗、忧郁症、阿尔兹海默症……这些精神和神经方面的疾病吗?学习便是最好的预防手段了。文化老人多高寿,而他们的最大特点正是“活到老,学到老”。健康者快乐多,为了健康,也应该“老有所学”呀。
我觉得不仅于此。其实学习可以使老人活得更有自信,更有尊严,更加阳光。现在爱说什么“正能量”。嘻嘻哈哈、插科打诨就是吗?未必。即使是,那也是缺乏持续性的;而学习,不管是什么内容,都是向未知领域的探索,有时还是艰苦的脑力活动,大脑不断被新元素刺激,不断的付出,不断的获得,这个过程就是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新的能量呀。学习是最大、最重要的“正能量源”,能不能这么说呢?
现在带孙辈的老人很多,对孩子的耳濡目染,是其它教育无法取代的;即使是“装装样子”,也不能成为个除了手机和聊天啥都缺乏兴趣的爷爷(外公)或奶奶(外婆)呀。都埋怨当前社会缺乏学习空气,如果老人在这方面能起到示范作用,也算是我们对社会一丁点儿的回报吧。
话说到这儿也差不多了。可是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是《蜗居》、《心术》的作者六六写的,她的观点就更加深刻了。她写道:
“总在看中国的宣教片,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说话,甚至为不探望父母立法。这不是我要的老年——充满着弱势的怜悯,无奈地孝道重压。我不想让我儿子一想到出于理法道德不得不来看我就牙疼,我不想让自己老了以后活在整天期盼儿女孙子电话的孤单里。说实话,我也不想晚上的娱乐不是看电视就是跳广场舞。” 她认为人的学习能力是伴随终生的,老人的经验和智慧更是远远超过年轻人。有些老人把大把时间花在娱乐上。也许这一段你觉得很快乐,但快乐之后,就是空虚寂寞。你期望得到社会的关爱,你怕被忽略,你渴求更多的照顾,对未来充满了许多恐惧。而打破恐惧的怪圈有办法,前提就是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
其实“老有所学”并非光是读书,更不是“做学问”,只要是学习新东西,就是总结“麻将”的规律,学习新烹饪、新编织,总结带养孩子的体会,都是学习的内容。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多种功能,这也是“向科学进军”。学习的天地极广阔,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
朋友说,养老靠不了国家,也指望不了孩子,还得自力更生。也许他的话有点绝对,可是面对充满变数的未来,在精神生活方面,确确实实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心灵的丰富和强大,而“老有所学”就是我们的不二武器。
给人生画一个比较圆的句号,学习,学习,再学习。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