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1月12号 07点 阅读 9008 评论6 点赞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爱看灾难片 朱岭
先有灾难,然后有灾难片。地震、海啸、陨石、沉船、蝗灾、鼠疫、龙卷风、火山爆等等。灾难片想要表达的是,唤醒人们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高扬悲天悯人的情怀,从而面对与超越对灾难的恐惧与拯救。灾难片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不可抗拒的巨大破坏力;二是巨大破坏力造成的巨大伤害;三是表现出人类面对巨大破坏力的种种反应以及战胜灾难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灾难片一般依据灾难的形式分为六大类型:自然、战争、外太空、后人类、科技和传染病。 我喜欢看灾难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各类电影碟片蜂拥而至我国起,就开始收藏与观看各类灾难片。当时,我国还阙如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片,所以我先从观赏国外灾难片伊始:《独立日》《后天》《鼠疫》《日本沉没》《天地大冲撞》《世界大战》《地心毁灭》《世界末日》《纽约大地震》《狂蟒之灾》《大白鲨》《龙卷风》《泰坦尼克号》《哥拉斯》《山崩地裂》《烈火雄心》《洛杉矶大地震》《2012》《感染列岛》《火烧摩天大楼》《火星人玩转地球》《末日崩塌》《传染病》等等。 我惊诧于平时难得一见的这种大灾难、大场面、大制作、大惊奇,此时,作为旁观者,就想看看人们面临灾难时的种种反应与挑战,诸如无助、逃难、崩溃,以及怎样的摆脱与自救。由于观影者的我当时是安全的,于是,灾难片就成了审美的对象;当然也有因难以见到这类恐怖的画面而有隔岸观火的想法。最打动我的是在灾难面前人性的美好和坚韧。比如灾难片中大都有英雄人物的脱颖而出和勇于担当的敢作敢为者,就像今天常说的“英雄不过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还如在《泰坦尼克号》船只倾覆之时,男人主动谦让妇女和儿童先上救生艇。其中有一位妇女不愿上救生艇,她的丈夫问:你为什么不愿意上救生艇呢?这名女人竟笑着回答:不,我还是陪着你。这就是面对灾难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比如,几乎年年遭受的大大小小水灾、2003年的SARS事件、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照理,我国的灾难片应该颇为丰富多彩的。然而我国的灾难片与国外灾难片相比,还属后起之秀。最早是1957年由石挥导演的《雾海夜航》,开启了中国电影人对灾难片的探索。两年后,由李恩杰执导的新中国第一部以空难为背景的影片《飞越天险》问世。这两部影片从海、空两个方面展现了“灾害发生”和“灾害救援”的过程。之后,2000年由张建亚导演的《紧急迫降》、2008年冯小宁导演的《超强台风》,2010年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2019年的《中国机长》《烈火英雄》,还有《危机航线》《出入平安》《一九四二》,以及2024年最新的《里斯本丸沉没》和《焚城》的先后放映。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灾难片正不断地从探索中崛起,在崛起中提升。我国的灾难片大都取材于已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譬如:《中国机长》取材于2018年5月14日发生在四川航空的真实事件;还有里斯本丸沉没、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川航迫降等。这些真实灾难事件和事件中的英雄事迹为我国灾难片提供了更具现实性的依据,它们不仅让电影的表达更具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而且可以将叙事重点置于人性光辉之上。 灾难片是一个重要的商业片类型,它在各国都拥有大量的观众。因此可以说,我国的灾难片还有一大片可开垦之地。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而,就现在富裕起来的中国来看,我们的下一代可能是安乐多了一点,忧患少了一点。因此,看看灾难片,也许让当今的人们多一些危机意识,多一些忧患意识,真正认识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并与自然界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相处的关系;同时人在面对灾害时应有的种种果断行动与反思。
|
信纸作者:浅笑嫣然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