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历史不可能记录每一个人,但每个人都参与了历史——《大漠红烛》序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10月10号 05点 阅读 5859 评论5 点赞2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历史不可能记录每一个人,但每个人都参与了历史

——《大漠红烛》序

 

繆新亚

 

 

 

       这是《塔河文化》编辑部编辑的第九本资料汇编专辑。一看题目便知:这是一本记录、赞美在新疆的上海知青教师专辑。编辑这本专辑酝酿久矣,其份量亦可谓重矣!

       “塔河文化”创立肇始,初心的定位,本是通过影像资料,记录并回顾上海知青在新疆的历史功绩和在上海的退休生活。于是,开始了漫长而浩繁的采访工作和拍摄历程。采访和拍摄从哪个方面开始和突破,“塔河文化”是有过考量的:上海知青对新疆的贡献是全面的、多领域的,但唯独教育战线,上海知青教师人数最多,教学成果和意义最大,对新疆和兵团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是为社会所公认的。它既有不可磨灭历史的贡献,又有不可估量的引领作用——决定采访就从教育开始!凭着自费购置的3台摄像机,拍掉了数十盘磁带,长达近千小时极其珍贵的影像资料。

 

 

       “塔河文化”的老知青们虽然热情很饱满,设想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发展很残酷:

他们根本没想到,影像产业的发展会如此迅猛,数字化发展速度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影像产业面临全方位的升级、更新、迭代,包括人员、技术、设备全领域的变革令人目不暇接,且不说影像产业从“主机设备内卷”进入了“场景综合应用”的全新阶段,对于4K,8G,1080P之类的技术参数,不断涌现…面对这样的变化,就是年轻人也都会犯浑抓瞎,即使是专业影视公司也难以招架,这是一个极其“烧钱”的行业,更不要说一家完全由退休知青,靠着一腔热情,组建的、全自费的公益性的民间团体。我们这群老知青,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得不承认在飞速发展的影视产业面前碰了壁,败下阵。尽管原先所拍摄的影像素材是珍贵的、鲜活的。但目前只能暂时束之高阁,尘封仓库——虽然我们深信这些素材的历史价值,是极其珍贵、无法复制的。

 

 

       《大漠红烛》专辑要出,还是不出?这几年,“塔河文化”很纠结,要转化成满足现代技术设备需要的播放影像,凭“塔河文化”现有的资金、设备、技术、人员素质,已绝无可能。事实证明:即使要转化成现在的文字+照片的《大漠红烛》形式,也是难上加难的事了。在专辑的征稿,采访和编辑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是超乎想象的,老人们都已垂垂老矣,身体状况,生存状态普遍不佳,晚景有点凄凉,状况令人唏嘘!曾经的“红烛”们,有的抱着遗恨永远地走了,大多数人普遍身体状况不佳:有人精力不济,力不从心,有人说话语不成句,思维断续。

       有人打趣戏谑:行将就木,风中残烛,活着已经不易,难当此重任;有人记忆中只残存剩破碎记忆的片段,难以连缀成完整的故事了;有人身体状况尚好,但要提笔撰文,就有点强人所难了,毕竟写文章是劳神费力的事…

 

 

       虽然“塔河文化”也发出过征文启事,但应者寥寥。编辑部也通过电话和微信约稿,或本人抱歉婉拒,说自己有想法,已经没办法,力不从心了;或子女出面挡驾招呼婉言谢绝…如此这般,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只能怨恨我们编辑《大漠红烛》专辑的工作启动太晚——不过老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事实,早晚会有这一天的——但事情不一定发生在《大漠红烛》专辑身上,对此,大家只能空发“江湖浪迹过,鬓发霜染;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的感慨了!

 

 

       在这里,“塔河文化”编辑部还是要感谢许多热心人士的真心奉献,大力支持:塔里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 《塔河文化》党支部书记、患有多种疾病的资深“红烛”——郑连真,将秘藏多年画册旧文和照片悉数献出;老知青宁波大学教授茆永福欣然命笔,不吝赐稿;文革前科班出身的耄耋老人、资深教师,转战新疆、贵州、上海三地的的胡大钧老师抱病撰文,完美呈现;“塔河文化”创始人、掌门人石振亮在征集、编辑《大漠红烛》过程中,多次脑梗,送医院抢救,《边疆往事》编辑部负责人、原阿拉尔电视台台长、摄像师何百成罹患慢阻肺 三步一喘,始终关心并参与《大漠红烛》的征集、编撰工作…——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在工作,而是在搏命抢救残存的宝贵的援疆知青的资料。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我们昔日的学生,他们学有所成,百忙之中,或专门撰文,感激师恩;或隔空寄语,表达感恩之情,或向老师们汇报成果,更要感谢詹晓民、李景奎、阮淼儿、王蝶儿、奚家宝、雷国文等老师,他们或年事已高,抱着病体,认真供稿,或百忙之中,在回忆中思索,在光阴中寻觅,提供素材…在此“塔河文化”编辑部一并表示感谢!

 

 

       《大漠红烛》专辑分为“红烛心语”、“红烛美誉”、“大漠回声”几个篇章。

       “大漠心语”篇为教师写的回忆自己在新疆从教经历(第一人称写作);“红烛赞语”篇为师生赞誉老师的文章(以第三人称写作);“红烛剪影”篇是因为材料缺失,只是部分教师的简单介绍;“大漠回声”篇是学生自己介绍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现状的文章。

       这本《大漠红烛》留有诸多缺憾,很不完美,甚多遗憾,还有许多严重脱漏,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农一师以外的教师的材料收集不全,留下极大遗憾,再次表示歉意,只能愧对广大“红烛”的无私奉献;对广大知青战友,抱憾致歉。

 

 

       也许,历史难免总会留下遗憾,缺陷代表一种真实,真实能带给读者更多的触动,缺陷,往往更具惊心动魄的美——只能这样了,请各位翻开《大漠红烛》这个专辑吧。——不要计较,书上即使没有你的名字,但你参与了历史,见证了“大漠红烛”们的付出!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习之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4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4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徐建国2024-10-10 20:49:33

    历史会记住你们每一个为编辑此书作出无私奉献的人!

    举报

  • 136517303702024-10-10 09:35:24

    历尽艰辛攻坚克难, 塔河文化得以承传!壮志已酬初心不忘, 大漠红烛更显灿烂! 赞缪教授佳作《历史不可能记录每一个人,但每个人都参与了历史——【大漠红烛】序》,感天动地,震撼人心!新疆兵团中的上海知青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值得大书特书!历史不会忘记您们!致敬!兵团上海知青!点赞佳作!

    举报

  • 霜木2024-10-10 07:58:56

    杂扯,”扯“出了一部盼二岸统一的好剧《飞虹的海棠》,天目山避暑,”避“出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佳作《大漠红烛》。不一样的题材,一样的感受:缪教授在奋力前行!

    举报

  • 张载养2024-10-10 07:14:46

    由红烛说到历史 红烛,形体纤细,精神伟大;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比作教师,十分贴切,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漠,除了沙子,什么都缺;文化、教育更为稀少,是最缺最需红烛的地方;“大漠红烛”有多珍贵,身在该处、正逢此时,感受如同切肤;一本《大漠红烛》,记载多少园丁,凝聚多少心血,天知道,地知道,大漠人知道,诗与远方也知道。 由谁作序,并非随意;选中这位,合情合理;当时正在那里,是个优秀教师;本人自带故事,又是多才多艺;满怀感情,用心作序;回顾往事点滴,不论红花绿叶;思绪转向深处,冒出闪光亮点;历史不可能记录每一个人,但你已经参与;或先或后,或多或少,或丰或歉,都是一份心意,都是一番付出,都会留下痕迹;时光在走,人会远离,历史不语,记在心里。 为缪教授的序言佳作点赞!

    举报

  • 书虫2024-10-10 07:02:00

    赞缪老师佳作 读缪师此篇佳作/ 像走进无垠沙漠/ E时代的元宇宙/ 解不了那年饥渴/ 当红烛即将燃尽/ 泪已淌满了书桌/ 光影摇曳的恍惚/ 直叹江湖浪迹过/ 老书记捧出典藏/ 老台长喘着拍摄/ 抢救残存的宝贝/ 老骥伏枥的拼搏/ 心语似跳跃脉搏/ 赞誉如诗的吟哦/ 剪影虽成为简影/ 回声却久久不落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