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客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俗情俗事句句血泪的千古祭文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4月05号 08点 阅读 10017 评论3 点赞1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韩愈《祭十二郎文》写意图

   

   

俗情俗事句句血泪的千古祭文
——“书林拾叶”之三:韩愈《祭十二郎文》

 

 

       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古代“三大祭文”的,一是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二是宋代欧阳修的《泷冈阡表》,三是清代袁枚的《祭妹文》。这“三大祭文”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祭文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二是祭文所述的事情都是一些个人的家常琐事。然而,就是这样的普通人、这样的家常事,看似平淡琐碎,却字字流淌着亲人之间刻骨铭心的浓浓深情。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这样的一篇祭文。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时,为祭他侄子十二郎而写的一篇祭文。韩愈有兄二人,长韩会,仲韩介。十二郎名老成,本是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在族中排行第十二。韩愈三岁丧父,亦由长兄韩会与嫂抚养成长。韩愈和侄儿十二郎自幼相守,情同骨肉,亲如手足,历经患难。因年龄相差无几,虽为叔侄,实同兄弟,彼此感情十分亲密。韩愈十九岁离家赴长安求官,十几年的宦游奔波,使他未能与老成共同生活。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叔侄“相养共居”之时,却突闻十二郎病死异乡的噩耗。这于韩愈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他悲痛欲绝,七天后,痛定思痛,挥泪写下了这篇被后世誉为“千年绝调”的祭文。

       祭文通篇叙家人亲情,所取皆俗情俗事,抒发的完全是发自肺腑的至情真情,如泣如诉,“字字是血,句句是泪”,情深语切,感人至深。祭文从韩门家道中落谈起,讲述叔侄二人青少年时期在宣城度过的那段凄凉的生活。祭文中有一段叙述:

       呜呼!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还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全是依靠着哥哥和嫂子。哥哥中年时,去世在南方。当时我和你年纪还都小,跟随嫂嫂送哥哥的灵柩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离开过。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很早去世了。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辈里只有你,在儿辈里只有我,两代都只剩一个人,孤孤单单。嫂嫂常常一面抚摸着你一面指着我说:“韩家两代,只有你们这两个人了!”那时你还小,恐怕已记不得了;我那时虽能记得,但也不懂得她话中的悲酸。

       这一典型的生活情节,把韩门衰败零落,寡嫂含辛茹苦并寄希望于他们叔侄的悲凉情景逼真地描绘出来。接着,祭文追叙自己开始宦游生活后这十几年间与十二郎的离合经过,这之间他们曾有三次相会,也曾三次谋划共居生活可均未能实现。十二郎之死,大出韩愈的预料,令他万分遗憾,本以为来日方长,叔侄厮守之日尚多,可坎坷仕途竟造成了今日的死别,铸成千古遗恨。韩愈此时追悔莫及,哀痛欲绝。

 

 

(上图)广东阳山韩愈纪念馆雕像(下图)广东潮州韩愈纪念馆雕像

 

 


       祭文中的这些事虽是生活琐事,但却真挚感人。文中写自己与十二郎多次因为各种事情错失见面的机会,这增加了他的自责心理。文中写了十二郎曾经给韩愈写过一封信,提及自己得了软脚病,而韩愈却不以为意,结果铸成大错,永失贤侄,这份自责与愧疚与韩愈相伴终生。文中再写韩愈曾经写过一封信给二郎,信中提及自己虽未四十,却已呈老态,不知能存于世间几时。韩愈思虑到“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的现实情况。当惊闻十二郎英年早逝的噩耗后,他不由得对天地神明怨责,对世事无常慨叹,同时也对尚未成人的下一代的担忧。此后,甚至促成其思考人生,改变人生志向,促使其做出人生的重要抉择:“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老祭少本来就是一个悲剧,追思韩氏两代人之间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遭遇,其悲惨之情就更非比寻常了。在韩愈的笔下,这种情感缠绵反复,回肠荡气。祭文中叙事几乎全是家人、叔侄间的生活琐事,或追忆过去,或记叙现在,或预想未来,怀念、感激、悔恨、哀痛、内疚、自责、期望交织在一起,如叙家常,生动真切,感人至深。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追叙他与十二郎孤苦相依的幼年往事,融注了深厚的感情。字里行间,凄楚动人,于萦回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语语从肺腑中流出。这篇祭文被前人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古文观止》评韩愈的这篇祭文曰:“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宋代大文豪苏轼更是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此文确是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篇。

       读着这样一篇事琐思长、语浅情深的祭文,谁能不被它的温馨怀念所打动?谁能不为作者的凄怆永诀之辞而感动的泪花涔涔?琐琐旧事看似平淡,没有重大事件那样使人强烈震撼,荡气回肠。然而,“平淡有思致”,平淡生活中有深厚的含蕴,这就是生活的哲理。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黄新2024-04-05 20:32:17

    谢谢分享!

    举报

  • 136517303702024-04-05 18:10:38

    诵读祭文思先贤,清明时节更怀念。曹老师的佳作《俗情俗事句句泪的千古祭文》令人感怀不已!从古到今,每当清明之际华夏大地涌动着祭奠人流,彰显了拜谒故人继承遗志的浓浓的家国情怀。这是生生不息熠熠闪耀的中华美德。为曹老师佳作点赞!向曹老师学习致敬!

    举报

    浦江客 谢谢开凯的精彩评论!共享你的点评金句——每当清明之际华夏大地涌动着祭奠人流,彰显了拜谒故人继承遗志的浓浓的家国情怀。这是生生不息熠熠闪耀的中华美德。辛苦了,点赞并感谢啦!!! 举报

  • 书虫2024-04-05 12:56:33

    赞曹老师佳作 昨日清明忙上坟/ 今读大家的祭文/ 千年绝调吐露真/ 方知悲戚韩家门/ 自幼丧父靠兄长/ 他与侄儿同谋生/ 三次相会形影在/ 竟成诀别千古恨/ 思念之切泪涔涔/ 呜咽之际心沉沉/ 平淡之中含思致/ 往事琐琐藏最深/ 俗情俗事品味纯/ 直抵人心有意蕴/ 肺腑流出字字血/ 不朽名篇日月存

    举报

    浦江客 谢谢王部长的精彩评论!共享你的点评金句——俗情俗事品味纯,直抵人心有意蕴;肺腑流出字字血,不朽名篇日月存。辛苦了,点赞并感谢啦!!!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