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康康茶室】梧桐深处的海上风情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3月31号 05点 阅读 10251 评论4 点赞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康康茶室】梧桐深处的海上风情

 

 

康 康

 

 

 

 

  2010年,举世瞩目、精彩纷呈的世博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吸引无数外国友人前来观慕。他们不仅为精湛缤纷的世博会惊叹,更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风貌而惊异。他们纷纷要求和上海的市民一起分享城市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感受。位于陕西南路、复兴中路口的陕南邨就是不少外国友人参观的首选弄堂。

 

 

  这是一条深藏在一片梧桐深处的高档居住小区,建于1930年。由法国天主教会投资,比利时籍著名建筑设计家设计建造。旧名为亚尔培公寓,又名皇家公寓。由四层楼公寓16幢,混合结构点状公寓和三排二层砖木结构组成。另有汽车间等高档配套设施。全部建筑面积23147平方米。

 

 

  上海中心城区的民宅,既有邨也有村,这是上海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邨的历史久远,最有标志性的是蜡地和钢窗;村则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批建造起来的成排房屋。如“朝阳新村”“纺织新村”。相当于“里”。邨的地理位置,居民群体,建筑风格等都和上海的历史文化氛围息息相关。既有代表一种住宅的格局,又代表一种文化的境界。

       作为独立花园里弄公寓的典范,陕南邨设计独特。它采用一梯二户,三面开窗,又不与其它住宅联体。由于利用点状空隙得当,通风采光俱佳。楼梯盘旋而上,地板磨石精细打造,钢窗细节考究。每套住宅均有主卧、壁橱、浴厕和佣人卧室等设施。公寓底层入口处均有小门厅,二层以上不另设门厅,直达扶梯间。每幢公寓均单独设锅炉间、及垃圾管道等。户外的绿化面积1600平方米,种植了很多奇花异草和名木古树。花岗石砌筑的人行小道,蜿蜒曲折在绿茵草坪之间,把小区打扮得格外优雅清静。

 

 

 

  由于陕南邨的住宅设计品质上乘,地段一流,欧式生活痕迹鲜明,在1949年前,这里居往的都为外国侨民。解放后,大部分医生、教授、记者纷纷入住这里。尽管原本一室四居室的房间,已经为二户合用,外侨留下的配莱间、壁橱也已渐渐被改装他用,但彼此来往仍保留各自的稳私空间,彼此之间十分客气。没有上海当时大部分弄堂里彼此赤膊相见,沿街乘凉,当街吃饭的市井生活。闲聊中得知某人住在陕南邨,必定要引起众人一片啧啧的称羡声。

 

 

 

  在这里,曾流传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住在陕南邨里知性的中年妇女,在自家门口摆上一张小桌,桌上放着十来份当天的报纸,就算在做一件好事,被小区人誉为“自助餐”。主人没有指望把钱收回来;但是没有一个顺手牵羊的,都留下了硬币。这就是陕南邨人心照不宣的公寓文化。这是一种长期文化积淀过程中的文化境界,也是上海人的精神写照。

 

 

  住在陕南邨里众多的知识分子中有不少文化名人。有著名记者舒宗侨、电影明星王丹凤,还有被誉为“当代散文大家”的老作家黄裳。舒宗侨是中国最早一批战地记者之一。抗战开始后,他作为塔斯社的记者,辗转于南京、武汉、长沙对时政追踪报道,拍下了大批体现战争惨烈的照片,写出了大量反映战争实况文章。抗战胜利后,舒宗侨编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等书,真实地再现了大战的经过。他在抗战时期,采访了许多知名的抗日名将。在徐州会战中,他把张自忠将军的战前名言:“现在的军人,就是要为国家的光荣地去死”的悲壮誓言用笔迅速传遍全国,激励了无数爱国者。1942年,舒宗侨在重庆创办新闻周刋《联合画报》,主要刊载盟国和国共的抗战新闻。在抗日大后方和敌后影响很大。1992年,舒宗侨获国务院建国以来最突出贡献专家学者荣誉。1993年被英国剑桥大学收入《世界名人录》。

 

 

  著名电影名星王丹凤住在159号的二楼。1941年,她以主演《新渔光曲》步入影坛。1956年先后因主演《家》中的鸣风和《护士曰记》的简素华而轰动电影界。那首脍炙人口电影主题曲《小燕子》至今仍是我们这一代人追梦的进行曲。1962年,她因主演的喜剧电影《女理发师》,被选为新中国二十二个大影星之一。2013年荣获第14届中国电影世纪奖和终身成就奖。

 

 

  “文革”时期,王丹凤也遭到迫害。她和其它上影厂的演员一样,都被打成“牛鬼蛇神”,赶到上海郊区奉贤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她起早摸黑插秧锄草,积肥养猪,终于盼来了扫除“四人帮”云开曰出的好日子。从1978年开始先后参演了《失去记忆的人》和《儿子、孙子、种子》等电影,并在1980年主演了《玉色蝴蝶》再次得到观众的认可。60岁,王丹凤探亲前往香港探亲,当上了名闻遐迩的功德林素食餐馆的老板。名扬香港饮食界。可以这样说,这是王丹凤银幕角色之外的另一种成功和辉煌。

       2018年5月2日著名影星王丹凤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93岁。

 

 

  著名作家黄裳在逝世前一直住在陕南邨。他是旗人的后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是一个学识渊博又很有情趣的人,在戏剧、新闻、出版等领域均有建树。他和梅兰芳、巴金、吴晗等文化名人相交甚笃。著有《锦帆集》、《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等。他文笔优雅,情感飞扬,他的作品在文学界里称誉为“当代散文大家”、“文坛上的常青树”。尽管已到了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在他逝世前的一个月,仍有作品在报刊杂志上亮相发表!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陕南邨被确定“世博之家”的接待点之一。陕南邨不少居民都接待过国外友人。许多外国友人都为这里优美的建筑风格、优雅的居住环境而由衷赞叹,更为浓浓的上海风情而陶醉。至今为止,仍有不少居民还保存着70年前的德国钢琴,这里老人依然能熟练地演奏优美的世界名曲。这里的家俱也都上了岁数,除了空调和音响之外,几乎按原样保存着30年代的法国家具。大到法式烤箱,镶嵌在墙壁内活动式烫衣板;小到玻璃镶套的黄铜把手,原套的酒杯、灯具。都充满老上海旧日风情和老上海人不同凡响的端庄和儒雅。

 

 

 

  这里的不少居民还会制作点心,客人来访,都会热情地拿出上海本地的特色糕点,演奏各种乐器招待远方的客人,向世界和国外友人展示上海文化和风采。那一年,比利时王储菲利普王子一行专程到陕南邨居民鲁雅萍家里做客。邨南邨居民精致的生活方式和热情洋溢的接待,给国外友人留下深刻的影响。

       这是上海人引以为豪的弄堂,它不仅向世界展示上海优美考究的建筑和上海雅致生活方式,也是展示上海人热爱生活,乐于向上,热倩好客,崇尚礼仪,着重细节的人文风情和精神风貌。

       陕南邨,你是上海人民心中最美的弄堂。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茹歌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7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7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浦江思源2024-03-31 16:15:09

    转发浦江思源微信群王怡媛点评: 赞康康老师佳作!图文并茂地带我们领略了梧桐深处的上海公寓文化,既刻画出江南文化的古典雅致,又彰显出海派文化的兼容并蓄。视角独到,风情独具。

    举报

  • 136517303702024-03-31 10:26:46

    陕南邨里有乾坤,沪上茗居看此邨。康康老师的佳作《梧桐深处的海上风情》读来倍感亲切!世博会期间整个陕南邨被首批列为“世博之家”,全邨“邨民”无不以此为荣!并且在漫长的世博会期间始终如一,热情接待各国友人,周到的服务,端庄的礼仪,充分显示了梧桐深处的海上风情是多么引人入胜!那里文化气息浓厚,那里居民素质优秀,直至今日依然是样板。为康康老师的佳作《梧桐深处的海上风情》点赞!向康康老师学习致敬!

    举报

  • 张载养2024-03-31 08:46:34

    城中有“邨” 梧桐树原产于中国、日本,欧美也有种植,用作观赏;后因法租界较多将其种植于公园、路旁,让其似乎成了外来树种;在上海多梧桐树的地方,也多时尚、洋气,更是显得风情万种;常有多姿、神秘的居所,隐藏于梧桐深处,过往的故事成了茶余的传说。 “邨”与“村”,其实并无区别,邨是村的异体字,读音和意思完全相同;只是在某些地方、某种情况,特指社区,挺像村民过节穿上了礼服新装。 在上海林林总总的“邨”中,陕南邨被视为翘楚;已有近百年历史,又地处市中心,前多侨民居住,后有文人名人相邻;此地一直风光如初,世博期间更是淡妆浅抹,让四方嘉宾惊艳上海的雅致、好客。 为康康老师的佳作《梧桐深处的海上风情》点赞!

    举报

  • 书虫2024-03-31 07:01:53

    赞康康老师佳作 掩映在梧桐深处/ 透着皇家的风度/ 虽都是凡夫俗子/ 如天空繁星密布/ 最早的战地记者/ 用烽火淬写的书/ 当礼花缤纷绽放/ 辉耀世界名人录/ 乘新渔光曲步入/ 小燕子仍在飞舞/ 所有成就挡不住/ 与生俱来的天赋/ 当代的散文大家/ 佳作在这里出炉/ 常青藤亦环绕着/ 那优雅的老建筑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