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黎民=百姓?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3月10号 16点 阅读 10323 评论2 点赞3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蚩尤

 

 

 

 

 

黎民=百姓?

 

 

 

   黎民百姓,现今是个词义相近、并列结构的合成词,黎民≈百姓,大家不会有什么疑义,可追溯到战国以前的夏、商、周时期,“黎民”与“百姓”,那可是一个意义截然相反、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不同关系的对立反义词。

 

   “黎民”,源于上古时期的“九黎族”。所谓“九黎族”,就是远古时世代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东方九个部落的大联盟。每个部落里面又有九个氏族,他们都尊蚩尤为大酋长。上古时期,蚩尤是与炎黄并称的中华三个始祖之一。

 

蚩尤

 

   三“祖”鼎立,为了争抢一块水草丰满、猪鹿又多的沼泽地“涿鹿”,逐鹿中原,起先蚩尤驱逐炎帝,炎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方的轩辕氏黄帝,随后炎黄联合大举东进进行反击。两大联盟的部落大兵团,打出各自氏族的LOGO旗号。来自东夷九黎部落的蚩尤,高举着牛图腾旗号,轩辕氏黄帝则打出有熊氏旗号。牛熊大战,最后蚩尤因涿鹿之战输给了炎黄集团。

 

 

 

   战争是残酷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外来殖民的华夏部落黄帝,则以征服东夷、九黎族的荣绩而载入史册,成了东方大地上部落的新首领;而作为世代居住东夷的原土著民部落联盟元首蚩尤,则身首异处,死于冀州;(笔者按:失败的英雄也是英雄,如项羽、关羽,难道保家卫国、被誉为战神的蚩尤,因其失败就不是中华三祖之一了吗?正史之外,民间苗族至今还传承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祭尤节”,现已被贵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他麾下那些战败后的九黎部落一路南逃,一部分就流落到了现今的长治地区,建立了黎国(后人也就以“黎”为姓);还有一部分继续南逃,形成了后来的苗、瑶各族的祖先,至今川南、黔西北一带还有点火供奉的“蚩尤庙”;最后剩余一部分没有逃脱、战败为俘的那些九黎同盟人,则地位低下,被称作“黎民”(“黎”多作战俘、奴隶,故有“黎首”、“黔首”、“墨面”等词语;而炎黄集团的那些贵族们官员们,因有姓,则称为百姓,即百官的意思)。

 

 

 

 

   “黎”查字典,其基本义项有四:1.众;2.通“黧”。3.古国名。4.姓。

我国第一部训诂专著《尔雅》,就释“黎”,为“众”。(一说东夷九黎部落因人口最多,则被称为“众”,故“黎民”又称作“众民”)

 

   “众”的甲骨文字形,是上下结构,上面为“日”,下面“三人”。整个字就像三个人在烈日当头的大太阳底下勤勉地劳作着,把“众”解读成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在那个年代,农民难道不都是脱衣、赤身裸体地在露天田地里劳作得吗(就象多年后许多进城的农民工在烈日下劳作一样)?日长时久,经常劳作,黄色的皮肤不都晒成黝黑黝黑了吗?这不都成了“黑奴”形象了吗?这不就有了“黎”字的义项2了吗?

 

                                              

甲骨文“众”      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众”

 

   “众”字到了西周的金文里,上半部分“日”,就讹变成了“目”(如下图4、5、6,说明没有拷贝不走样的,请原谅那些上古时的那些刀笔吏吧),“众”上之“目”,当然是奴隶主监视奴隶劳动的毒辣目光了。“众”的繁体字“眾”,至今还遗留有与“目”有关的痕迹。

 

   

   无任是大自然酷“日”之下的农奴,还是奴隶主的毒“目”之下的家奴,两者都体现了奴隶们生活劳作的不易与艰辛,他们备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之苦,毫无自由可言(完全是非人道待遇)。

 

   “黎”字的义项2,通“黧”。黧,是一种黄黑颜色,在自然界是代表有毒的意思,如:蜜蜂的腹部,蛇的全身。(按:此色现成了我们安全警示标志,如:灯杆下面黄黑标志等)黎黑=黧黑,是形容人的面目肤色黝黑。这里不乏带有一种贬意,正如宋朝蔡沈所说:“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

 

   再来看个“民”字,甲骨文与金文的“民”字,那就比甲骨文“众”字更加血腥残暴了。甲骨文字形上部是只眼睛,下部是“十”字形,像一根针样刺向瞳仁,导致一目而盲。在西周金文中,用针将人眼眸子刺盲的意思就更加形象了。说明那时“民”的地位,比“黎”更低,遭遇也更惨!

 

                       甲骨文“民”           金文“民”

 

 

   为什么要刺一目而“盲”呢?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中,对西周金文中的“民”字有过很好的解读:“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按:甲骨文“民”字,眼角依稀可辨在左?那金文怎么辨识左右呢?眼角上翘吗?)”

 

 

 

   我认为郭沫若言之有理,“敌囚”——也就是战争带来的战利品“俘虏”,或是其他的有罪之人,盲其一目,防其逃跑,并驯服这些人为“奴”为“隶”,附属于奴隶主,无偿地供他们役使、劳作,奴隶们社会地位低下,当然是没有人身自由与生命保障可言。

 

   关于“民”与“臣”两字,郭沫若在其《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一文中,还有一精彩论段:“民与臣两个字,在古时候本都是眼目的象形文。臣是竖目,民是横目而带刺。古人以目为人体的极重要的表象,每以一目代表全头部,甚至全身。竖目表示俯首听命,人一埋着头,从侧面看去眼目是竖立的。横目则是抗命乎视,故古称‘横目之民’,横目而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故古训云‘民者盲也’。”其后郭沫若又在《奴隶制时代》云:“民是盲的初文,象目中着刺。其用为人民之民,可能就是古时候的生产奴隶曾经被盲其一目。”(笔者按: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盲)目無牟子也。牟俗作眸。)

 

甲骨文“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点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了,亚圣孟子曾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观察一个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观察其眼。人眼是不能掩饰其胸中厌恶情感的)

 

   奴隶在统治阶级奴隶主贵族面前,要么低头顺命、俯首称“臣”,横目抗命,那就盲目(动宾结构,非形容词)为“民”了。

 

   由此可见,“黎民”,无论是脸颊上刺字被染成墨面(或“黎首”、“黔首”,当时都有战俘奴隶含义)的黑奴,还是刺瞎一只眼的臣“民”,毫无疑问,他们这些外表特征,都成了作为奴隶的标识无疑。

 

   “黎民”则源于异族战俘,成了奴隶,既无家室,也无姓氏,更无所谓独立人格可言,世代为奴,是被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不幸的世上还有比这“黎民”更为凄惨的,那就是被称作为“人鬲”的夏商周的人祭、人殉制度。

 

 

 

 

   “鬲(lì隶)”,圆口,似鼎有三足,足部中空,它既是古时的一种炊具,又是作为葬礼中陪葬用的礼器。“人鬲”就是“人牲”——即把活“人”当作似“鬲”一般的祭品,杀戮用来祭神或殉葬。

 

 

                      古代的活人殉葬                                            战国时陶俑替代殉人陪葬

   甲骨文:鬲           陶鬲             西周铜鬲

 

   据出土的西周《作册夨令簋》青铜器上铭文记载:“隹王于伐楚,白才炎,隹九月既死霸丁丑,乍册夨令于王姜,姜商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公尹白丁父兄于戍。”

 

   “鬲百人”,我不知如何解读,如把一百个“黎民”(或叫做“奴隶”),用来殉葬,那叫一贯讲究仁义的孔老夫子知道后,情何以堪?“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更何况那活生生的人?那岂不是太野蛮、太不人道了吗?据考古甲骨卜辞统计,商王祭祀共用1.4万人牲,武丁一代就用人牲9000多。还不包括那些被遗漏记载或损毁的甲骨卜辞。

 

   “黎民”惨状如此,怪不得《诗经》有云:“民靡有黎,具祸以烬”(《诗经·桑柔》)、“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诗经·云汉》),“黔首惧比屋之诛”,“黔首之苦不可以加矣”,“黔首无所告愬(无处申拆)”,而“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那只不过是孟老夫子理想中当今社会,不过那时的思想境界也有点太超前了吗?真的如此,“哀哀黔首”,岂不复蒙履地之恩”?

 

   那与“黎民”相对的“百姓”又如何呢?

 

   “百姓”不同于“黎民”,“黎民”在周朝之前是有名无姓的,而是时的“百姓”与后世我们所称的老百姓的“百姓”绝不相同他们是一群有封土、有官爵、有姓的、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贵族统治阶级通称。{参阅: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四节:“百姓是怎样一种人呢? 盘庚说他们是共同掌管政治的旧人,是邦伯、师长、百执事(百官、百工)之人。”}

 

   《国语·楚语·观射父论祀牲》曾记载楚昭王与大夫观射父的一段对话如下:

      王曰:“所谓百姓……何也?”

      对曰:“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     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

 

   译成白话如下:

 

   楚昭王问:“所说的百姓……是指什么呀?”

   大夫观射父答:“呈上名字想做公务员的人有上百。王公贵族子弟中生性能言善听、而呈上名字欲做公务员的,根据他们的封地赐给姓氏,让他们担任纪委监察干部,监督自己的顶头上司,这就叫做百姓。”

 

   由此可见,这地方干部不是任何人想当就当的,要根正苗红,犯有前科的刑事罪犯、战俘分子当然是排除在外的。

 

   《尚书·尧典》云:“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各氏族地方基层领导干部,办事若能公开透明,又能使万邦诸侯谐和相处,这样即使是天下那些有名无姓黎民,也就因此会变得相应地友好起来。)

 

   《诗.小雅.天保》又云:“群黎百姓,遍为尔德(领导与群众心连心,到处感激您的伟大德行)”

 

   “百姓”、“黎民”分别言之,可知上古时的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两大互相对立、统治与被统治的阶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春秋末期、战国时代的来临,“礼崩乐坏”,宗族“百姓”世袭制的地位逐渐降低与消失,出现了一个游离于两者之间的阶层——即既不是贵族也不是奴隶阶层——有的或许是由上到下,后来成了没落的贵族;有的或许是翻身的“农奴”后来当家作主了,橄榄形的中间层越聚越多,“黎民”与“百姓”,最后也就调和成一回事,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合成词——“黎民百姓”了。

 

二〇二四年三月九日晚

 

 

 

附记:

   蚩尤是与炎黄并称的中华民族三大人文始祖之一,他也曾为我们做过不少贡献,现撮述附记一、二在下。

   据史籍记载,蚩尤及其部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金属冶炼术的率先发明者、同时也是第一个创制金属兵器并使用者。

   《尸子》曰:“造冶者,蚩尤也。”(见《太平御览·资产部·卷十三》)

   《吕氏春秋·纪·孟秋纪》:“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胜者为长。”(人们常说“蚩尤开始发明了兵器”,其实,兵器并非蚩尤首创,他只不过是把(冶炼金属技术应用与其)兵器使它变得更为锋利罢了。在蚩尤以前,人们常拿一些树叉木棒作武器进行开战,胜者为首领。)

   《管子·地数》:“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雍孤之山发而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孤之戟、芮戈……(葛卢山山洪过后,露出金属矿石,竟被蚩尤接管而控制起来,蚩尤制造了剑、销、矛、戟……。雍狐山山洪过后,露出金属矿石,也被蚩尤接管而控制起来,蚩尤制造了著名的戟和戈……)

   蚩尤是金属冶炼的始祖,传说他“以金作兵器”,制造出“剑铠矛戟”、“戟戈”等,被誉为远古东方第一战神。

   现在震惊中外的三星堆考古出土了一大推青铜器,到底是谁制造的还个谜,总不会是外星人吧?其中发现有大量的牛鸟图腾文物,而这些牛鸟动物正是过去东夷族人的图腾符号,这里是否会有一支蚩尤的后人向西南迁移时遗留下的呢?

 

这件三星堆铜罍上有“牛”与“鸟”两种动物形象                                   三星堆青铜罍“牛”

 

 

   蚩尤过去因受汉文史籍影响,蚩尤其形象地位被严重歪曲与贬损,甚至是丑化,成了一个穷凶极恶的妖魔鬼怪,恶神的代称,这未必公允。

 

汉代画像石中的蚩尤形象

 

 

二〇二四年三月十一日下午补记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6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6人点赞

本文作者

白丁

点燃自己 照亮别人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杂食/老牛。2024-03-12 04:43:31

    早啊!是的。多谢!白丁老师:多谢!学习了。多谢!祝福您:不枉来也。安康!多谢!多谢。多谢!

    举报

  • 郑鼎文2024-03-10 20:09:09

    仔细考证,有理有据。

    举报

    白丁 只是略举数端,难免挂一漏万。欢迎郑先生多提意见!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