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yu2006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朱家角馄饨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3月04号 08点 阅读 9346 评论7 点赞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电视剧《繁花》细节里说到了“朱家角馄饨”:宝总和玲子到朱家角旅游,吃馄饨,回上海后感觉有些累,让老爷叔数落了一顿。我这个朱家角人倒有些感激了!可能是小说作者或电视剧编导对朱家角有很深的印象,因此为朱家角餐饮业、旅游业作了免费广告。
     说到朱家角上世纪90年代的馄饨,我在苏北,不知道味道。我幼时朱家角的城隍庙摊的小馄饨记忆犹新,8本钱一碗。因在朱家角当时最闹热的场所,就像上海城隍庙摊上的鸡鸭血汤、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豆腐脑一样,这面向大众的美食,小本生意,生意兴隆。那时也有馄饨担走在街上卖。小馄饨肉馅很少,一小盘肉馅可做一天生意。馄饨都浮在汤上面,洁白如云,还配有紫菜、蛋皮切成的细丝、葱花,很精致。据说那馄饨的“鲜”,关键是店家放了熬肉骨的“老汤”,色香味俱全。广东人把馄饨称作“云吞”,朱家角馄饨就有这样的意境。
      那时没有冰箱,据说隔天准备的第二天早晨卖的肉馅,店家还斩一点老鼠肉在里面。老鼠常吃腐食,可能它的肉有抗霉变的基因。有了“味滋素”后,馄饨担主也用“挖耳”挖一点点放馄饨汤里。吃馄饨,不作饭吃,只算点心。不是满足胃的需求,只是适应“心”的欲望,在需求层次上要高一些。顺便说一说,原来上海的阳春面是可以饱腹的,虽然没有“浇头”(盖在面上的菜肴),但也用老汤,因此也是价廉物美的大众食品。
      那时,朱家角城隍庙前河边上有更大的照墙,还没有联通美周弄的桥。北边廊桥堍“丁义盛酱园”前有一个大廊棚,在照墙下、廊棚里摆有许多摊头。除了那张扬地撑着大伞的镶牙摊外,那牛肉线粉汤、豆腐花、鸡蛋糕、臭豆腐干、五香豆腐干、萝卜丝油墩子、水磨粉汤圆、粢饭糕等都是孩子心里的美食。网上有人疑问,那时牛是禁杀的,哪来牛肉?其实,退役的牛还是在准许后可以屠宰的。只是许多信佛的人是不吃牛肉的,说牛耕田劳作,辛苦一生,“吃了罪过”。那老牛肉也没有当今的菜牛肉嫩。
      上世纪70年代,南京路食品公司推出了大众化的小馄饨,一角五分一碗,收半两粮票。报纸还做了宣传。我乘回沪探亲之便,特意去那里品尝,就有“久违”的感受!
      现在超市,大、小馄饨皮都有供应,买了猪肉可以让店家碎为肉糜,回家再加盐和调料,馄饨都自己裹了。荠菜一年四季都有了,荠菜肉馄饨则格外令人钟情。朱家角市面也大了,饮食店很多,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河南烩面、苏州奥灶面、烧烤、火锅、麻辣烫、小龙虾...“海纳百川”。朱家角的格局也大了,面向全国来的游客和打工者。各种地方美食也让各地来沪的人有了思念家乡的慰藉。朱家角人也有幸品尝来之全国各地的名点美食。只是我去“千里香”连锁店吃馄饨,香的只是芫荽。那芫荽与牛肉面是绝配,就是“馄饨”已经没有原来朱家角馄饨那闲适情致了。
     说到朱家角的美食,解放前最出名的是“清水梅皮”,那是像“话梅”、“盐津枣”一类的休闲食品。那酸甜的味道回味无穷,生津开胃,常为胃口不好的女士们所喜爱。当时店家生产“清水梅皮”,在黄梅季节,大量收购黄梅后,让四邻居民去帮助“挤”。“挤”出的果肉做酬劳,店家只要“梅皮”。而居民则把果肉添加白糖熬成“梅酱”,可以盛放一年。那酸甜的味道一样会令人食欲大增,吃泡饭时就可以当菜吃。
      挨下来较出名的应该是“俱乐部生煎”,俱乐部茶楼浴室是北大街最闹热的地方。后边是轮船码头,在隔壁小弄堂进码头。四方旅客吃“点心”就买生煎吃。在我眼里,那生煎不及新年里卖的“鲜肉饺”、“冬笋鲜肉烧卖”、“春卷”,但家在金泽的一个高中同学就对“俱乐部生煎”赞不绝口。
    在夏天下午,大饼油条店会卖“葱油饼”,薄薄的有“堂锣”那么大,那香脆让人垂涎欲滴。而“大包酥”、“八宝球”、“水晶包”则是我心中的奢望。
      现在朱家角到处卖“阿婆粽子”、“熏青豆”。“熏青豆”有了高身价,成了“茶点”。解放前都不是商品。那时“嘉兴粽子”和“枫泾粽子”是有名气的。粽子,家家的阿婆会裹。乡下的阿婆舍不得买粽箬,就用芦叶裹,称“芦箬粽”、形状像古代妇女的小脚,也叫“小脚粽”。市区人称呼的“熏青豆”,朱家角人叫“炽毛豆”、“炽豆”,也可以存放一年。平时吃泡饭时作菜吃。多炽的豆作馈赠亲友的礼品。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7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7人点赞

本文作者

gu-yu2006

一个教书匠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gu-yu20062024-03-12 12:18:02

    松江还出名的是水红菱,嫩红菱生吃比荸荠尤美。泗泾的豆腐干也有名气。早点“老虎脚爪”和“鹅头颈”也很有特色。

    举报

  • gu-yu20062024-03-12 07:31:03

    松江最出名的是四鳃鲈。这四鳃鲈出水不死。据说进贡朝廷的四鳃鲈去北京,在水缸里的冻死了,跳在砻糠里的还活着。原来传说四鳃鲈只产在“三秀桥”范围的河道内,其实不然。入海的河道口都有四鳃鲈洄游产卵。青浦也有渔民用篮子把四鳃鲈放在砻糠里乘轮船去松江卖。

    举报

  • gu-yu20062024-03-10 06:20:15

    练塘月饼原来是出名的。

    举报

  • gu-yu20062024-03-09 15:44:53

    有亲戚送来陈云故里练塘的烧卖,不错,有原来朱家角新年里烧卖的韵味!

    举报

  • gu-yu20062024-03-04 13:55:08

    昆山孺子牛:这些小吃太美了,可惜现在吃大不到了。

    举报

    gu-yu2006 烟火人间,其实是一条宽阔的商路。 举报

  • gu-yu20062024-03-04 13:53:24

    青浦区王海波:WM吴时杰 鲜美的朱家角馄饨。洁白如云,好句,有神韵。

    举报

  • 黄新2024-03-04 09:58:37

    拜读!谢谢分享!

    举报

    gu-yu2006 黄老师客气了,祝你全家龙年安康!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