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4年03月02号 07点 阅读 10493 评论0 点赞4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3月1日上午,我和老伴在上海办好事以后,不到8点,时间还早,就乘公交车到徐家汇,再次走进徐家汇书院。上次是夏天,这次是春天,到此有不一样的感受。这个盒子状的建筑,是上海新的网红打卡地。书院建筑上醒目的“徐家汇书院”五个大字,来自于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徐光启的手迹,书院英文字母 “ZIKAWEI” 则出自上海方言加威妥玛式拼音法。这里充分体现人书一体的阅读氛围,区域完善的公共文化,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和终身学习的平台。
徐家汇书院,整个空间总建筑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分为地下二层、地上三层,设有近800个阅览座席,是一座具有开放、创新、融合性的集文献阅读、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旅游导览等服务为一体的全媒体时代复合型图书馆。
进入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开阔的巴西利卡风格的中庭空间。巴西利卡,是古罗马教堂的一种建筑风格,其最具特色的穹形屋顶、左右两侧对称的立柱,都能在徐家汇书院的中庭空间中找到。
书院中庭高14米、长28米、宽8米,中间矗立着一座巨型“光启之门”艺术装置。这是利用3D打印技术重现的土山湾牌楼,设计师运用数字化设计手段,对传统的土山湾牌楼形态进行解构、抽象化并重新生成,形成了网格化镂空的新牌楼形象,晶莹剔的造型体现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从这里打开“光启之门”,走进书的海洋。
据史料记载,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出生于当时的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其一生治学严谨,研究领域涉及天文、历法、水利、数学、农学等多领域,也是中国较早接触并吸收西方文化的杰出人士。
中庭两侧,书院以平层与夹层的空间布局方式,巧妙开辟了八个主题不同的“光盒空间”。交错又相连的空间内设有形态各异的融合书架,展示了建筑、教育、文学、传藏、工业、音乐、电影等主题的书籍。
海派之源,翰墨飘香,中庭内一张酒红色的“海上长桌”,可同时容纳50人在这里阅读。
书院建筑由西岸美术馆设计师、曾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知名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白盒子”的书院外形体现了融入周边历史、文化的决心,也清晰传达了现代图书馆的特色功能。
书院在开放式廊道放置了一些座垫和落地灯打造24小时阅读区,人们坐在此处看广场上的风景,而广场上的人又在看着阳台上的你。两者互动,交融开放。
沿着木楼梯上下穿行于不同空间,就像一场探寻上海和徐汇历史文化的旅程。近年来,图书馆呈现出博物馆化的新趋势,光盒空间的设计,正是为了让读者进入图书馆,就能亲身探秘和触摸海派文化。
走出室内空间,便来到挑空的室外阳台,雄伟的徐家汇天文台、徐家汇天主教教堂,徐家汇圣母院尽收眼底。
徐家汇书院位于“海派文化之源”的徐家汇源核心区域,这份隽永的文脉如今成为了市民贴心的“第二书房”。徐家汇书院,是联通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产业、人与自然的新地标。走进徐家汇书院,让读者在这里就像在家里读书一般,可以尽情地在这个温馨的大书房,获得阅读建筑、图书的精神享受和愉悦,体验魔都的诗和远方。
信纸作者:大海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