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11月16号 07点 阅读 10254 评论14 点赞3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水墨婺源 徐凤平
题记:到婺源旅游的三天一直是阴雨天,没有了阳光,烟雨蒙蒙中的山水田园犹如一幅幅水墨画。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汤显祖写的诗句,一直被人引用。 汤显祖觉得徽州的铜臭气太重,连做梦也不想去。这其实是气话而已。古徽州的大地上可谓人杰地灵,山水旖旎,文人墨客趋之若鹜,今天依旧是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婺源,今属江西,历史上曾为古徽州的一个县。境内的秀丽山水和古村落有着如诗如画般的意境,是这个地球上为数不多的最美乡村之一。 去过几次婺源,但还想去。这次想去看看婺源秋色,所以选择了立冬之日前往。
11月8日下午,乘缆车来到篁岭小镇。 篁岭小镇建于明代中叶,经历了五百多年岁月沧桑,因为地处交通闭塞的深山之中,避开了世道纷争,战火蹂躏,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当然,今天的小镇经过旅游开发者的包装,已不再原汁原味,据说把原住民迁移出去了,诗意的“小桥流水人家”已不完整。但从这里的古树、古民居、梯田等等景物中,仍依稀可见遥远过往的影子。 我是被网络上篁岭壮观的晒秋图吸引来的。
小时候,我的家乡也晒秋,天气晴朗时,家家户户的场地上晒满了粮食、瓜果干等。 篁岭今天的晒秋只是个旅游符号,那天飘着毛毛雨,但依旧是家家户户门前晒着秋。这,虽然有违常理,但作为一个独特的景点,没有了晒秋,也会让人扫兴的。
篁岭的民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不像我的家乡,每家门前都有宽广的场地。篁岭的先民是有智慧的,他们在二楼前门拦腰砌墙,与屋外搭建的水平木头架连成一体,就形成了一个可以用于晾晒的平台。如今的篁岭一年四季都是“窗衔篁岭千叶匾,门聚幽篁万亩田”,绘就出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晒秋景观。 走过篁岭天街,就能见到“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的篁岭梯田。千亩梯田今天被云海簇拥着,仿佛仙境般得飘渺,虽然不见阳春三月的油菜花海,但绿意盎然的梯田依然很美很美,填词颂之。
浪淘沙令·立冬日游篁岭 溪急落花扬。深宅雕梁。天街玉带慢徜徉。屋角柿红山绕雾,犹晒秋粮。 山上小村庄。旧瓦高墙。炊烟袅袅菊飘香。古韵醉人新意赋,如画山乡。
望仙谷,让人充满着想象和期待。2023年11月9日下午,我来到了这个令人神往的网红之地。 望仙谷以风雨迎接我的到来。走进景区,雨越下越大,霹雳的雷声在山谷回荡。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间的台阶路上,两边山势陡峭,脚下水声隆隆,近看大雨瓢泼,远眺烟雨迷茫,这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吗? 老天爷为了考验我对神仙的忠诚,大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究竟年近古稀,爬上山顶最高处时已气喘吁吁。但看到烟雾缭绕的风景,觉得很值。 没有遇见仙人,或许我见到的每个人都是仙者,我自己也是。
婺源的月亮湾风景秀美,充满诗意。月亮湾是个袖珍景点,一眼可观全景,在婺源的行程中算是锦上添花。 月亮湾位于婺源秋口镇外的俞村,一座狭长的小岛夹在两岸之间,形状犹如一个弯弯的月亮而得名。婺源之行的第三天,11月10日上午,我到此一游。
站在观景台上,只见迷你小岛与黛瓦白墙的古村落,以及青山绿水组成了一幅最美的山水画。虽然没有见到临湖浆洗的浣溪女,也没有金灿灿的油菜花,但眼前水墨丹青般的景色也让我陶醉了。 乘着竹筏,听着《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曲,在碧绿的江水中泛舟,两岸浓浓淡淡的墨色山水、深深浅浅的青绿竹树,白墙黛瓦的徽式民居,悠悠荡荡的捕鱼小舟,让我感觉犹如在画中,在梦里。
水墨上河是本次旅途中的最后一站,位于江西婺源县的秋口镇上河村。 古村背倚青山,三面环水,形似元宝。据说此村由朱熹的后代所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上河是古镇原称,水墨两字点明徽州风景的特色,“水墨上河”就是对这个千年古镇的高度概括。
步入景区,只见古老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青石铺就的小路曲径通幽,清澈的湖面渔舟荡漾,湖心亭,岸边柳,云中燕,古戏楼,展示着徽州的前世今生,承载着古镇的日月春秋。 这次旅游在宾馆入住时,给每人发了张婺女洲景点的门票,不出宾馆大门就能进入景点,而且不限次数,真是个不错的安排。第一天晚上就进去逛了一圈。
亮灯后的婺女洲,灯火璀璨,橹声欸乃,是充满梦幻色彩的不夜城,不夜天。倚在石桥上看灯火点点,拥星河入怀,在古色古香的氛围里,感受时光流转,仿佛重回旧时徽州。 没有看到重头戏——抱玉塔广场的非遗打铁花有点遗憾。
第三天清晨我独自一人再次进入婺女洲,飘着毛毛雨,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柿子香。此时游人稀少,可以安安静静的拍几张照片。 我喜欢红红的柿子,鸟雀也喜欢柿子。柿子多的树上群鸟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十分热闹。 天气阴沉,拍出来的照片犹如水墨丹青,自我感觉还可以。 两次游婺女洲,意犹未尽,作诗一首以记之。
七律·婺女洲
华灯夜放似仙城,曼舞轻歌婺女情。
|
信纸作者:海上夕阳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