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纪实连载】护送生命的最后一程(四)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11月18号 06点 阅读 12468 评论10 点赞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纪实连载】护送生命的最后一程

 

王雅萍

 

(四)

 

 

13)致未来的遗书

 

       邱姐走的时候,给医生护士留了一封遗书。她说,“你们就是未来,留给你们就是留给我的未来!”她在遗书里是这么写的,“与你们在一起是最幸福的日子,虽然我要走了,但我将继续爱你们!”

       遗书背后的故事更加动人。

       邱姐,她还是位80后的中年人,性格非常开朗,总爱说说笑笑。每次来医院,总是自己提着行李,来做治疗。医生护士问她,“感觉还好吗?”

       她总是摆摆手,“忙你们的吧,不用担心我!”

       她的家在云南,治病到上海,没人陪同。这让医生护士特别心疼她。她说,她的孩子还小,父母要帮她照顾孩子,她自己咬咬牙就挺过来了!她一点都不胆怯,就这样千里寻医。

       她一次次地过来治疗,医生护士想帮助她,她都婉言谢绝,“你们去帮助其他人吧,我自己能行!”她真是太要强了。当然医生护士也看到她眼眶红的时候,那是提及她的女儿,她说,“我的女儿才7岁,什么都不懂,我要好好陪陪她!”说得医生护士也在心里流泪。

 

 

       只要在医院里,她还主动当起了志愿者,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其他病友。

       以后进入了化疗阶段,头发大把大把地落下,人也更憔悴了,依然没有人陪她。医生憋不住问她,“你怎么又是一个人,丈夫呢?”

       邱姐说,“他太忙了,走不开的。”

       她都病成这样,家人没出现过,中秋节也是孤身独影。

       “我们都心疼你呀!”医生护士都憋不住了。

       她说,“我的老家在普洱,我只想喝杯普洱茶。”

       于是医生护士忙着张罗,给她端来了普洱茶。

       她笑着说,“这就像看到了家里的亲人一样!”

       她的病情越来越重,生命进入倒计时。她却总是对医生护士说,“谢谢你们的关心和鼓励,让我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让我相信生命会有奇迹!”她始终期盼着生命的奇迹,毕竟她还这么年轻!

       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医生护士终于看到了她爱人的照片,一身戎装,非常精神。原来他是云南边境的警察,工作特别繁忙。她舍不得耽误他的时间,总是告诉他,“这里的一切都好,像在家里一样,这里的医生像亲人,你不用担心,只管安心保卫边疆!”她的爱人泪水涟涟,她总是这么安慰他,让他总以为她能抗过去。他想不到没能与她见上最后一面,让他遗憾终身。只是他告诉医生,他们的女儿虽然还不懂事,但她说,“将来我也要做白衣天使,这样可以离妈妈近一点······”

       孩子的话让医生护士都泪水涟涟。

 

 

(14)解除金阿姨的误解

 

       金阿姨进医院时,心情是很不好的。五年前,她刚照顾好孙女,将孙女带大了。满以为从此可以一身轻松地开始新生活,丈夫却病倒了。为此她又全身心地照顾丈夫四年,结果自己病倒了,得了胰腺癌,住进了医院。不能照顾丈夫,只能将他送进了养老院。以至于丈夫去世时,她都没见上最后一面,心里感到很内疚。同时,她对丈夫的心理也很复杂,总觉得自己的病是因为照顾丈夫而引起的,心底对丈夫又落下了埋怨。在这样一种矛盾心理的折磨下,她有些痛苦不堪。医生护士在与她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了她内心的痛苦,觉得要帮助她解除这些误解,让她从这些莫名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医生以他们掌握的医学知识向她说明,生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不能把这笔帐算在老伴身上;没能与老伴见上最后一面也不能怪你,那是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社会都是这样一种状况。这么帮她一分析,她慢慢地从这些误解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心情好了起来。

       过了一段,另一个问题又困扰了她。她住院那么些日子,儿子媳妇一直没来看望她 。开始的时候因为新冠疫情,她能理解。以后放开了,病房里的病友,每天都有人来探望。尤其是她的邻床,子女一天24小时陪护,而她的家人却都不来,她没人陪护,就有了一种被嫌弃的感觉。于是她总是闭着眼睛,泪眼婆娑的样子。医生护士也要解除她的误解,一方面与她的儿子电话联系,发现她的儿子是个直男,态度生硬,但他们还是做通了他的工作,让他常来看看母亲;另一方面,他们也对金阿姨说,你的儿子更相信医院的人文关怀,看你住进了医院,就放心了。他们小夫妻俩工作忙,还要照顾孩子,你也得体谅他们一点。这么一说,金阿姨的心好像一下子放开了。儿子也不时地来看看,她的脸上也绽开了笑容。

 

 

15)治疗心病

 

       阿婆的心情不好,没什么人能接近她,连她的老伴都躲得远远,以免无缘无故地被她骂。那天她拿出她的宝贝给医生看:那是45年前,她与老伴一起拍的照片,两人紧靠在一起,非常幸福的样子。但现在她对他总是满腹抱怨,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本来想将孙女带大了,让自己好好活几年,结果自己却病倒了,觉得自己这条小溪快要干涸了。她觉得最可怕的是痛,自己从小就怕痛,而现在自己得的病,最后是要活活痛死的。一想到这一点,她就怕得浑身发抖。如何治疗她的这些心病?医生护士们都在思考。护士发现她喜欢看书,就与她聊书本里的事。她觉得史铁生的作品很动人,护士就与她一起读一段,聊一段。那天,就在她又想起了痛,直喊“我怕······我怕······”的时候,护士急忙拥抱着她,与她一起读史铁生的书。读着读着,她进入了情景中,有了惊喜,有了新的希望。医生护士趁热打铁与她家人联系。她竟然听到了老伴的声音,小宝贝也来了·······

       原来,阿婆在家一直是一把手,以前什么事情都是她说了算,老伴虽然心有不爽,忙于工作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退休后天天守在一起,他感觉受到排压,也常常反击,一度关系紧张起来。阿婆认为是自己没有用了,连老伴都对她这样了。此刻,看到老伴来到床前,嘘寒问暖,心里又热乎起来。她不再孤单,不再怕这怕那。有了老伴的陪伴,心里再无遗憾。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6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6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徐建国2023-11-18 19:43:23

    王雅萍老师的文章,常让我读得泪水涟涟。平静的文字下面,隐藏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啊!只有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的人,才能够写出这样如潺潺小溪的文字!

    举报

  • 书虫2023-11-18 17:18:39

    转发大学同学杜伟民的点评:@书虫(王雅萍)也不知道是自己老了,还是这个社会真的老了,反正现在不经意间,就会遇见与老年相关的事情和话题,说不上好坏,只是仿佛一直在被提醒:老了[偷笑][偷笑][偷笑] !从你的大多数人际关系里,探出來的,常常是苍茫的脑袋[呲牙]。你心态年轻便又如何?且看那如血夕阳,在那遥远天边,不经意地打着瞌睡,偶尔也会有些诗意的霞光亮满半天,引得下班路上的年轻人,抢救性地拍个不停。但夕阳却架不住夜的催促,不情不愿地下台去了。当然,夕阳也不是伤感的理由,没有夕阳,哪来又升的旭日?没有晚霞,哪来的灿烂朝霞?天道轮回,人际更替,道法自然。这其实是最好的节奏,最祥和的景象,就所谓的父死、子死、孙死[呲牙][呲牙][呲牙]。想到这里,一切释然了。

    举报

  • 霜木2023-11-18 17:02:08

    生命的最后时刻,病人在想啥?想亲人,想儿女,想减少疼痛,想无遗憾离去。我们的护理人员,送上了细心的护理,送上了热情、耐心、温暖的关怀。生命最后一程中,发生的事是悲凉的,事中的故事是动人的,人间有大爱。我们要更加珍惜生命,虽是近黄昏,也要晚霞放光彩。王老师提出了一个违忌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做好临终关怀?为我们提供了真实而又生动的实例。值得我们思考。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霜木老师热忱鼓励与惠评!老师的点评是温馨而深邃的,也给予我更多启迪与思考!再谢老师,向老师问好啦! 举报

  • 书虫2023-11-18 11:23:15

    转发网友邱宏达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为【记时连载】护送生命的最后一程(四)点赞!为安宁疗护的护理人员点赞!是她们善解人意的开导和无微不至的呵护,让逝者安息,让亲者安心。愿安宁疗护能推广。

    举报

  • 书虫2023-11-18 10:50:42

    转发老同事袁芝凤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读了你的这篇连载,为坚强的邱姐喝彩,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还能那么的坚强,为女儿、为丈夫崇高的职业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同时也为她的女儿和丈夫感到凄凉,悲从中来。从邱姐的遭遇想到我在纽约去世的外甥媳妇,也是癌症剥夺了她年轻的生命,她是在家里走的,那里的家庭医生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每天shangmen服务,她弥留之际与我有个视频,感觉她很坦然,可能与她信仰基督有关。我想“生命最后一公里”是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在没有更多的医疗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动员社会的力量做些人生终点的健康宣教,让人们不再害怕死亡。邱姐和我外甥媳妇都有他们的信仰,相信未来还在继续,真的很好。

    举报

  • 136517303702023-11-18 10:04:48

    邱姐的一生短暂而灿烂,最后的护理周密而心暖。王部长的佳作【纪实连载】《护送生命的最后一程》(四)令人动容!致敬,优秀的护理医院医护人员!读后也让人呼吁那些“直男”或者“直女”们,要学学古人“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的道德观,尤其是在父母亲生命最后一程,亲情陪伴显得格外重要。决不能往医院一送了之,认为最后的护理归医院。我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孝道为先。这部作品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让生命最后一程毫无遗憾,关乎千家万户,关乎从事这项工作的医生护士,关乎各家单位。为王部长的佳作【纪实连载】《护送生命的最后一程》(四)点赞!向王部长致敬!

    举报

  • 书虫2023-11-18 09:28:36

    转发老同事吴育青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今天看了王部长写的三个实例,使我想起老妈在敬老院的最后时光。孤独渴望陪伴,幸亏老妈识字,晚年读报看外面的世界,虽故土已难觅踪影,只记得老宅的一个门牌号,心便安然。面向未来的遗书,蕴含着人生的思索。[玫瑰][玫瑰][玫瑰][强][强][强]

    举报

  • 张载养2023-11-18 08:58:46

    终点也不暗淡 千里寻医而来, 留下女儿心牵; 叮嘱丈夫安心守边, 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遗书写给未来, 英年忍痛告别; 女儿也想长大穿上白大褂, “这样可离妈妈近一点”。 照看孙女病倒了老伴, 护侍老伴累坏了自己; 心里埋着暗结十分难受, 医生解开误解欣喜颜开。 本想老来幸福满满, 不料小溪断流水干; 医生治病更送温暖, 病还未愈情悦心欢。 生命总有最后一程, 情真意切临终关怀; 世间美好没有盲区, 夕阳西下霞光璀璨。 为王部长的纪实佳作《护送生命的最后一程》点赞!

    举报

  • 石腊红2023-11-18 08:04:38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

    举报

  • 占峰2023-11-18 07:13:52

    医院里有孩子的诗音,有老人的慰藉,有临终前的一抹斜阳……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占峰老师的诗意点评!让临终前的情景变得那么动人,逝者无憾,生者心安,正是安宁疗护所追求的境界!向老师问好啦!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