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9月17号 05点 阅读 11269 评论6 点赞2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康康茶室】市井弄堂里的“十里洋场”
康 康
田子坊是上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继新天地成功改造之后,又一处知名度很高的旅游景点。它以独特的上海风情和穿越时空的想像而闻名全国。是一条别具风情的艺术弄堂。
我又一次走访了这条位于泰康路与建国中路之间的弄堂。这是一处由三条南北向主弄和若干条东西走向的支弄穿插而形成的弄堂。原来是一条极不起眼的马路集市,充满了市井气息。1998年,一大批思觉敏锐,观念前卫的艺术家和老克勒,率先进驻田子坊,开办了一些充满浓郁海派风格的艺术中心、工作室、工艺品制作工坊。逐步形成了一条充滿小资情调的特色弄堂。曾在这里居住过的著名画家黄永玉,根据中国古代画家的姓名田子方的谐音,取名“田子坊”。
走进田子坊,一片典型上海老石库门建筑便展现在我的眼前。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打造,仍保留着浓浓的上海老弄堂那五味杂阵的市井气息,不少居民还居住在这里。不时可以看到阿婆们在二楼阳台上凉晒衣服,只有透过密密的纵横交错的电线网的空隙,才能看到红色砖墙上的那些精致的浮雕。窄窄的道路二侧,各种酒吧和工艺品作坊一家连着一家。在五颜六色的广告中,各自展现自已的味道。我穿行在迷宫般的小巷里,空气里弥滿着慵懒的咖啡香味,不少外国友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停地照像、购物。倒有几个像老克勒模样的老先生在咖啡店门口小圆桌上悠闲自得品尝咖啡。
我看了几家很有代表性的创意作坊,主要制作各类别出新裁的,具有老上海风味与新魔都相融合的手工艺品。这些作品清新、精细、独特,非常有生活气息。我看到有几个文艺青年和摩登男女在洽谈交流。如果说,外滩是一位咤吆风云的大商人,那么,田子坊却像一个石库门小家碧玉的精致艺术家。
田子坊还开没了不少怀旧气息浓厚的特色小店。如老照像机店、老点心店、老照片、气味图书馆。那里很安静,也很温馨。使我们穿越时空,仿佛又回到“十里洋场”的繁华世界。在一个小巷尽头,我看到一批挂在墙上花花绿绿的形态各异的老信箱,一下子把我带到那时光倒流的年代。墙上涂雅的“慢递馆”三个字,提示我们,生活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田子坊最受欢迎,人气最足的还是各种特色的酒吧和餐厅。这些充滿异国风情的小吃,吸引着很多美食家的光顾。店外摆放的餐卓,一到晚上,基本上高朋滿座,在朦胧的灯光下,享受世界各国美味佳肴。
这里是上海创意产业的发源地,也是视觉创意的“硅谷”。陈逸飞、尔冬强、王劼音等一批艺术家功不可没。1989年,他们在一座5000米老厂房里起步,建立了陈逸飞工作室和尔冬强艺术中心等,形成了赫赫有名的田子坊,吸引世界几十个国家艺术家,设计家在此创业、发展。把这里打造成小型国际艺术博览会。
在一间楼上凉晒着衣服的咖啡馆的门前,我点了一杯咖啡。翻阅刚才拍摄的照片,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上海曾有“十里洋场”和“东方巴黎”美称,也是上海创新型城市之一。田子坊这条文艺范,又充满小资情调的弄堂,不仅仍保留着现代文明的风格和气质,而且又不断展示它的朝气和创意,丰富人们生活。这里的创业者热爱生活,创造生活,这就是田子坊存在、发展的主旋律。
信纸作者:茹歌
转发浦江思源缪老师的点评:黄浦卢湾两区“撤二建一”12年了。 卢湾区的称呼已经消随历史的烟云飘散而去,以“310103”打头shenfenzheng已经成为绝版。 看着“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黄浦区卢湾体育场”之类的招牌,恍惚之间,大有封建时代出嫁后农村女人妇随夫而姓“张王氏”之类的感觉——卢湾已经变成“黄卢氏”了! 逝去的卢湾,在上海留下了三张“名片”:新天地、思南公馆、田子坊。 它们三角鼎立,以它们独特的海派风韵共同入选上海20个文化特色街区行列。 老卢湾的人,知道:张区长在卢湾主政七年多,为上海留下了新天地、思南公馆、田子坊等一批上海弥足珍贵的弄堂“名片”。 这三张“弄堂名片”的保留,都发生在他担任卢湾区区长的任上,这绝不是偶然的,没有对历史的尊重,没有弄堂情怀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今,思南公馆、新天地、田子坊在黄浦比肩而立,它们表现着海派风韵的不同方面:新天地是改造版的石库门,田子坊是原生态的老弄堂,思南公馆是洋房版的新天地。 三张弄堂名片:新天地是“带着整过容的昨天去约会明天”;田子坊是“今天带着昨天的倦容去追赶明天”;而思南公馆则是“今天保持着昨天的矜持去拥抱明天”。
又见田子坊,记忆中的上海老味道!老克勒,老有腔调的“市井弄里的十里洋行”!康康老师的佳作《市井弄堂里的“十里洋行”》有新意!虽然时不时地走过路过进去过田子坊,但是康康老师笔下的飘逸着氤氲馨香的咖啡奶茶绿茗,就连阳台上晾晒着的衣服,都带有沪上特有的气息。由此我感怀原卢湾区老区长张载养先生当年亲自指挥规划建设包括田子坊在内的诸多带有浓烈区域色彩的建筑地带,让人们享受到了莫大的生活乐趣!直到今日,居住在田子坊以及搬走了的老居民们都津津乐道!“张区长,载养区长”的口口相传的口碑不绝于耳…为康康老师的佳作《市井弄堂里的“十里洋行”》点赞!向康康老师致敬!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