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纪实连载】雷鸣(二)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9月16号 06点 阅读 12737 评论11 点赞2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纪实连载】雷鸣

 

王雅萍

 

(二)

 

 

       雷鸣没头没脑地被转送进了深山,除了依靠太阳分别东南西北,他手里什么也没有。修筑工事的活太重,每天都是与巨大的石块打交道,不是搬就是扛,都不是他的力气所能胜任的。干这些活的人,大都是膀粗腰圆的壮年汉子,哪有像他这样稚嫩瘦弱的身体,干不动不是恶言训斥,就是鞭子相加。这让他想起当年自己在《歌唱王二小》里扮演鬼子队长,大家说他演得还不够狠。如果像现在天天看着这样凶神恶煞的人,他一定能演得让大家都服帖了。雷鸣在那里干了一年多,一天早上,他突发高烧到了39度,浑身疼痛无力,骨头像散了架似的无法起床,浑浑噩噩的睡着。正在此时,工头握着皮鞭进来催工。二话没说,见人就打,雷鸣被打得皮肤开裂,只能忍痛爬起来,挺着高热去工地干活······他觉得实在熬不下去了,萌生了出逃的念头。

 

 

       在一个月黑风疾的深夜,趁着外出解手的机会,他悄悄地溜走了。一口气走了几十里地,心里七上八下的,紧张与害怕一直伴随着他,生怕有人追上来。大概走了两天,他确信不会有人来追他了,这才放下心来。可这心一放下来,却比刚才更可怕。刚才因为是头上悬着一把剑,心都被吊在那里,倒像有一种使命感,心里也只有一个念头,其他都顾不上了。而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所有的位置都被孤独所占领,周边看不到一个人,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可谓万籁俱寂。他突然很想见到人,哪怕是追来的人,哪怕被追回去暴打一顿。他实在是缺乏这样强大的心理,面对这样的孤独。晚上更加可怕,他只能睡在山洞里,黑暗和孤独包围着他。就在他近乎崩溃的时候,居然看到了村庄。那规模、那架势还不是一般的村庄,像是农场。一打听,还是父亲正在那里的劳改农场。他报上父亲的姓名,等了半个来小时,父亲竟然颠颠地走来了。他已有十多年没见到父亲,父亲老了,老得让他不敢相认。只是开口提及家人家事,便亲热地抱在了一起。两个人都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父亲领他进了他们的集体宿舍,让他在那里住了些日子。父亲的刑期已经结束,在劳改农场继续劳动改造。这里的生活待遇好像比修筑工事的地方要好。也许父亲不会再“电闪雷鸣”了,他已被改造成另一个人。雷鸣很希望在劳改农场待下去,但他不想让父亲知道他的现状。他只告诉父亲队里派他出来修路,正好修到这里,顺便过来看望他。当然他更明白劳改农场是不会让他长期住下去的,他必须得走。

 

 

       告别父亲的这一路,开始有了人烟,他也在一些小镇上打起了零工。这样就有了一些收入,晚上挤在大通铺的旅店里。至于在一个县城待多久,全看人家需要他打工的时间。也有在一个县城一待好几个月的。就这样,他漫无目的地流浪着,过着流浪者的生活。

       那天他无意间来到了江西的分宜县,那里的景色与山区完全不一样,到处氤氲着江南水乡的气息。他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感觉心旷神怡。只见一条条小河纵横交错,放眼望去一片碧绿,都被菱叶覆盖着。在水波如镜的河面上,无数的采菱姑娘正划着菱桶,忙着采摘菱角。那场面大得一望无际,是他不曾见过的。他被这样壮观的气势所吸引,站在河岸上,呆呆地看了许久。

       突然有一位坐在菱桶里年纪稍长一些的采菱女冲着他喊,“小伙子啊,你看中我们哪一位采菱姑娘了吧,别不好意思,大胆地说出来,看看她愿意不愿意哦!”于是河里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随即她们竟唱起了《采红菱》的歌,“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郎有心,妹有情,就好像两角菱,从来不分离,我俩一条心。”他被这样浪漫的氛围感染了,竟有些舍不得离开。却又怕那位老大姐肆无忌惮地开他玩笑,只能先走开,去其他地方逛一逛。等他一大圈逛下来,日头已经偏西了。这时有不少采菱女已经收工回家,只有少数几位还在忙乎着。其中一位穿着红褂子的姑娘,是他之前也注意到的,那件褂子色彩鲜艳,太夺人眼球,要想不注意到她也不行。她是最后一位上岸的,从菱桶里站起来的时候摇摇晃晃的,险些摔下河去。他急忙伸过手去拽了她一把。

 

 

       “谢谢!”她呢喃着,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他却听得真真切切。他见她的脸已经涨得绯红,红得就像她身上的那件褂子。

       “你怎么干得这么晚?人家早就回家了。”他关切地问。

       “我采得慢,我们每天采菱是有定额的,我总得完成自己的份额。”她如实说来。

       “噢,是这样啊,那我以后帮你一起采。”这句话是他情不自禁从嘴里迸出来的,并没经过大脑思考,在脱口而出的瞬间,他自己也吓了一跳。她倒已经从刚才的羞涩中闪了出来,哈哈大笑起来,“哪有小伙子采菱的,只有采菱女,没听说过采菱男哎!”

       “那怎么唱‘郎有心,妹有情’呢?”他倒也拿出“打破砂锅纹到底”的气质来了,并无调情,也无羞涩。

       “那是歌,唱唱的呗!男人有男人的活,都忙着装菱、运菱,还忙不过来呢!”她是个实在人,实话实说。

       “那能不能让我去干装菱、运菱的活?”他每到一处打零工,都是这么去讨活干的。

       “那我帮你去队里问问。”她也不推辞,很热心的样子。

       “那太谢谢你啦!”

 

 

       那天他俩聊了蛮长时间,她知道他是来自上海的知青,叫雷鸣。他也知道她的名字就叫“红菱”,她出生的时候,正是红菱成熟的季节,父母又不认识几个大字,便“红菱”“红菱”的,叫习惯了,她也就成了红菱。

       她去问队长,能不能让他像男劳力一样干点装菱、运菱的活。队长竟一口答应了。原来她们采菱队的队长,就是之前在河里起哄的那位老大姐。她有意撮合他们呢!

    注:图片源自网络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2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2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徐建国2023-09-17 10:43:07

    普通百姓的生活,是纯朴可爱的!

    举报

  • 刚柔2023-09-16 17:18:22

    一只生动的社会故事,刚开头。看来接下去是一只爱情故事。但题目很清晰地告诉,是纪实连载。这样精美的语句,这样流暢的文笔,已经把我给吸引住了!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刚柔老师热忱鼓励与惠评。您说对了,这是一只社会故事,接下去依然是,只是比较凄迷,却还是有一缕缕的阳光。再谢老师的关注,向老师问好啦! 举报

  • 书虫2023-09-16 14:56:27

    转发大学同学杜伟民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血腥暴力的疾风暴雨,在轻易的逃亡中,变换出了和风细雨,情谊明媚[偷笑]。作者真是好手段,让我们在过山车上看风景,看皮鞭呼啸,看荒山野岭,看劳改风霜,看菱角风情。同一个苍穹之下,同一片沃土之上,同一波人群之中,竟同时在上演,截然不同的冷暖人情。雷鸣,用他的双脚,为我们丈量了文明与野蛮的距离,斗争与温情的距离,战争与和平的距离。那距离,远隔千山万水;却又,近在刹那之间。那便是佛与魔的距离,庄严国土,可以血雨腥风,也可以柳暗花明,一切,尽在一念之间。然而,这一念却又是艰难的了得,可以纠缠人类多少个世纪,可以相杀、相仇多少个族群[呲牙],哎,人类的苦难,其中有多少,不是自找的? [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136517303702023-09-16 10:10:39

    雷鸣遇红菱,或许是天意。王部长的佳作【纪实连载】《雷鸣》(二),将逃离虎口却又无处安身的雷鸣的破碎的心灵得以安放,让人激起了对那段黑白颠倒的年月的愤慨,同时也从中得到些许慰籍。作品以洒脱、不拘一格的高超手法,凸显了主人公乱世遇佳人的豁达与豪迈之情。王部长的作品既来之于真情实录,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放飞,是文学最精彩也是最高境界的写真。且不说雷鸣日后会不会再度遇难,他与红菱在特殊时期的邂逅能否碰出爱情的火花,能在颠沛流离的途中巧遇采菱女,此生足矣!为王部长的佳作【纪实连载】《雷鸣》(二)点赞!向王部长致敬!

    举报

  • 书虫2023-09-16 09:36:02

    转发老同事吴育青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好似一首抒情的散文诗,很美。一个游子聆听着那首《采红菱》,竟在心灵深处荡开了情感的涟漪。文章的收尾为进一步叙述雷鸣的心路历程作了铺垫。[玫瑰][强]

    举报

  • 书虫2023-09-16 09:08:57

    转发大学同学徐质陶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小说层层拉开,引人入胜,忆往昔峥嵘岁月,雷鸣人生的悲苦喜哀拉开了序幕,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霜木2023-09-16 08:49:49

    流浪人碰着有心人,好心人,真幸运。流浪人后事如何,期盼像他的名字,一鸣惊人!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霜木老师热忱鼓励与精彩点评!向老师问好啦!——书虫 举报

  • 张载养2023-09-16 08:37:53

    菱塘情缘 大名雷鸣,其实个小, 身体瘦弱,干活力单; 常有恶言相向, 甚至遭受鞭打; 发烧如同散架, 出逃心中害怕。 面对一片荒凉, 竟是劳改农场; 相遇年迈父亲, 他刑满在此留下。 一路流浪,一路打杂, 穿过山岭,又遇水乡; 菱叶覆盖河面, 点缀采菱姑娘。 她,上岸稍晚, 说是自己采得较慢; 他,有意相帮, 无奈从未有过采菱男。 装菱运菱也行呀, 队长大姐笑语答话; 雷鸣小伙有了方向, 红菱姑娘满心喜欢。 为王部长的纪实连载《雷鸣(二)》点赞!

    举报

  • 书虫2023-09-16 08:28:42

    转发老同学鲁月仙的点评:@书虫(王雅萍) 谢谢分享,但愿今后的道路能摆脱阴霾,一路平坦,愿像两角菱,永远不分离。

    举报

  • 书虫2023-09-16 08:23:49

    转发浦江思源钱主席的点评:王部长的【纪实连载】雷鸣,刚开头,已引人入胜[强][强][玫瑰][玫瑰]

    举报

  • 冷艳2023-09-16 06:28:09

    欣赏老师佳作分享!早上好老师!赞一个!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冷艳老师第一时间的热忱鼓励!向老师问好啦!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