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6月05号 05点 阅读 13476 评论0 点赞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2023年6月1日下午,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的第三场宣讲,在石湖荡镇中心村的恬润新苑会议厅举行,听众都是退役退休老兵。由禇康龄老师主讲《我是一个兵》、朱渭民老师主讲《铁道兵在抗美援朝战场》。
宽畅的会议厅里坐满了当过兵的人,平时难得相逢,自然话语多多。据主办方介绍,以往召集退役老兵聚会,因说话的人太多,让主讲人有点尴尬。那今天会是怎样的情况呢?只见老兵褚康龄雄赳赳走上讲台,胸前的军功章和纪念章,金光闪闪。他一句中气十足的话镇住了全场老兵。
他说,“战友们、下午好,我是禇康龄,1961年入伍的炮兵。咱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开会之前先唱歌,是部队优良传统。下面听我指挥,我们一起高唱《我是一个兵》。”
这首军歌老兵们在部队时天天唱,如今退役退休几十年了,还能记得住歌词吗?只见褚老师挺起胸膛起了个音,双臂有力挥动,兵味十足!全体老兵嗓门洪亮,唱得十分带劲。
在这样互动氛围中,褚老师开讲了:他把当兵时的传奇经历归纳成“一、二、三、四、五”,即一次“选择”、两回“蒸发”、三款”军装”、四临“死亡”、五写“血书”。只因为,我是一个兵!他还随身带个包,包里有在越南打仗时的钢盔、有服役时戴过的军帽。最珍贵的是一瓶带血的泥土,那是在越南战场上,牺牲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啊,他一直珍藏在身边。台下静悄悄,没有人讲话、也没有人走动,所有人的眼睛都聚焦在褚老师身上,他胸前佩戴的那一排排军功章,见证了他在大西北保卫核基地的战斗、在越南红土地上抗击美国侵略者的博杀,也见证了他身为淮河抗洪抢险敢死队长,率领150位勇士跳进洪水中堵漏的英姿,面对这样的战友、这样的英雄,听众无不肃然起敬。你看台下老兵专注的神情,就知道这堂课的效果有多好。人常说,战友之间心灵相通,褚老师的人生经历引起了战友们心灵的共鸣。他们中,有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有人参加过汶川地震救灾……许多老兵珍藏着部队颁发的军功章。褚老师的《我是一个兵》,是他们的共同见证,更是一辈子的骄傲。
第二位上场宣讲的是朱渭民老师,他主讲的《铁道兵在抗美援朝战场》把大家带到战火纷飞的战争岁月。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想当年,铁道兵六个师奔赴朝鲜,在千里铁道线上浴血奋战,硬是用血肉之躯托起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把粮食、武器、弹药、兵员源源不断送往前线,迫使敌人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一个个战斗故事让老兵们听得入神,大家都为铁道兵的光辉史迹感到自豪,更因为听众中,有好几位69 年入伍的铁道老兵,石湖荡镇还出过一位因隧道塌方壮烈牺牲的铁道兵烈士潘金弟同志,他如今长眠在陕西省紫阳县东山烈士陵园里。家乡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儿女,在松江烈士陵园里,有潘金弟烈士的衣冠冢供后人祭奠。这堂课,两位老兵精气神十足地身穿军装、全程站立、脱稿讲述,令全场战友听得意犹未尽,直呼过瘾。
宣讲之前举行赠书仪式,由朱渭民老师代表老兵宣讲团向镇社区服务中心领导敬赠《老兵讲故事》书,宣讲结束后,主办方安排全体老兵上台合影,朱老师提议,请褚康龄老师指挥,全体战友再唱一次《我是一个兵》,老兵们虽已两鬓染霜,却唱得比第一次更洪亮、更激昂。更有战斗精神。因为军歌声让大家想起了当年的军旅生活,想起了生死与共的战友不知今在何方?一场宣讲、两唱军歌,让大家觉得:“唱歌是互动,互动出激情,激情澎湃听故事,故事更入心。
信纸作者:司一良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