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嗨,小先生
发表于2023年05月23号 20点 阅读 6884 评论3 点赞1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今天收到毛豆给我的生日礼物——一根金棕色的拐杖,见“杖”如人,从此他将伴我“天天向上”。
他周岁生日那天,当时太太还在世,中午四代亲人在现在的“网红”光明村欢宴一堂;饭店挂了一条横幅,正儿八经地写着“XXX小先生”如何如何;“小先生”这个叫法有创意,十多年了还记得。谁知那餐饭,这位“先生”没有一点“先生”矜持的样子,调皮捣蛋,逢人就笑,遇食就馋,吃得来了兴,还留下一泡“巴巴”,啼笑皆非。
时光如飞,一晃,“小先生”便14足岁了,还是没有半点“先生”的样子,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先生”了吧;好在“先生”现在不“吃香”了。
不少老人一开始都郑重宣布不带孙辈,因为看多了一旦“套牢”,很难再有自己的生活了;而且这种付出有时是“吃力不讨好”。孩子难免有闪失,自己不安且不说,还会招来埋怨,故而前几天在某平台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这‘贴钱保姆’我不干了”。然而血缘是很奇怪的东西,决心再大,孩子呱呱落地,一个小肉团小心翼翼地上了手,老人的心就融化了。难道自己的孙辈就不是“自己的生活”了吗?难道这个和自己有某种相像的新生儿不比名山大川、唱歌跳舞、扑克麻将更重要吗?于是便心甘情愿地把白发苍苍的头套进了那温柔的“圈儿”。但带孩子终究是个身心俱疲的活儿,一定要多方面配合,子女下班后要把孩子接过去,不能还是握着手机不放;亲家要积极配合;要有“假日”来调剂。老伴带了整整八年毛豆,直到女儿把她“赶回家”去照顾老爸,我这才有了日后几年马不停蹄的游山玩水。遗憾的是亲家身体不好,帮不了忙,于是家务事请钟点工,老伴专门料理孩子。随着“小先生”活动范围的扩大,她精神上的紧张和生活的单调往往更超出体力付出。带孩子的过程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一天天过得老慢,一段段过得老快。两代人互相配合,互相谅解,那么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有新发现的孩子,将是快乐和欣慰的最大源泉。孩子最早二岁半就可以入托了,努力并非遥遥无期,捱过“相持阶段”,曙光就在前面了。那时,老人更老了,孩子的父母该挑大梁了。我们当然还会“搭搭手”,可是更多的,得抓紧时间过过“自己的日子”啦。
“小先生”的成长我贡献最小,因为见面就是陪他玩,所以他跟我比跟外婆更亲,这也是外婆很“想不落”的地方。但即使如此,逐渐长大的他,世界也在不断“长大”,外公外婆在他脑袋里比例越来越小了;有时他视频也是心不在焉,有点“任务观点”。可是我们一样想他、爱他,比从前更想、更爱,只因为我们的世界不断缩小了,他的比重越发增加,我常常会看着他玻璃板下的照片,轻轻叫一声:嗨,小先生……一生何求,只希望将来我们不在了,他有时也会突然想起那两个爱他的老人,叫一声:
嗨,外公;嗨,外婆……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