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3月16号 04点 阅读 10401 评论12 点赞4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轪侯利苍的夫人辛追
我最近一次计划的自由行,还是在前年的五月。准备先去长沙住几天,参观橘子洲、杨开慧故居、岳麓书院、湖南省博物馆和马王堆汉墓。并且预购了从“上海南至长沙站”的硬卧火车票。后因故未能成行,退了票。
近来得到信息说,闵行博物馆正在举办“长沙马王堆文物精品展”,我感到一定要去看看。本想上周六去参观的。打开手机看到参观要预约,而且本月的双休日已经全部无票,星期一馆休,我只得周二上午去了。
确实,前天上午参观的人很多。我们是排着长队凭手机预约入场的。也有现场扫码参观的,毕竟人数要比双休日少些。
马王堆位于长沙的东边。记得在我青年时代的1972年到1974年,在这里考古发掘了三座汉代墓葬。从中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古尸。古尸为轪(dai)侯利苍的夫人辛追,其肌肤还有弹性,关节可以活动。当年,通过电台广播、报刊杂志和电影《新闻简报》的传播,引起了社会的轰动。这在我们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其中一号墓的古尸为轪侯利苍的夫人辛追。
二号墓葬的墓主人是长沙国丞相,名叫利苍。他生于战国末年,逝于汉高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利苍早年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惠帝二年,因功被封为第一代轪侯。
三号墓是他们的儿子利豨(xi)。葬于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年约三十岁。在其墓里随葬大量兵器、《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
“长沙马王堆文物精品展”最吸引人的就是有关夫人辛追的文物精品了。其中有直裾(jv)素纱单衣。这件衣服平铺在一个很大的玻璃展柜里。其薄如蝉翼,轻若云雾,只有49克,令参观的人们不禁赞叹了起来。这是西汉时期纺织品的巅峰之作,也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在另一个展柜里陈放着一件“T形帛画”,名为非衣,即“飞衣”,寓意死者灵魂升天的途经。帛画用三块单层细绢拼成。顶端可以横裹一根竹竿,上系丝带,用以张举,出殡时引作前导,也是入葬时覆盖在内棺上的“铭旌”。
帛画从上到下分为天上、人间、地下。在天上有代表太阳的金鸟、代表月亮的蟾蜍、烛龙、飞龙和天国的守门神;在人间,我们看到了轪侯夫人辛追,在三个侍女的簇拥下缓缓升天,他的家人在祭祀;地下是描绘着巨人托举大地。其意寓着通向天国的仪式和途经。这些画面充满了自然气息、神秘意味和浪漫色彩,是古代神话和人们永生愿望的浑然融合。其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夫人辛追,在文帝后元 元年,即公元前163年前后去世,年约五十岁。从众多随葬品中可以看出,其生前生活雅致。在T形帛画上,被身后三个侍女簇拥着的辛追也尽显雍容华贵。
在“长沙马王堆文物精品展”的最后,陈列着轪侯夫人辛追的棺木。根据展壁上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辛追的棺木有四重棺。由外至里为: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漆棺、朱地彩绘漆棺和锦饰漆棺。
锦饰漆棺内装殓着辛追的遗体。棺内髹(xiu)朱漆,外髹黑漆。棺外横缠两道厚六至七层丝带。盖板和四壁饰有树皮纹绒绣和羽毛贴花绢,象征死者灵魂借以羽毛成仙,通达不死之仙境。
四重漆棺紧密套盒,均用梓木制成,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其寓意墓主灵魂由黑暗空间到天国的穿越之旅。其中两副彩绘漆棺内容奇幻、风格浪漫,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代表了汉代漆画的最高水平。锦饰漆棺是迄今唯一的发现。
参观闵行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文物精品展”,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正如结束语中所说的:曾经深埋地下的马王堆汉墓,如今展现于博物馆中,生死的图像转换为审美对象。在这种转换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张力。感受这种张力的过程,便是今与古的一次对话。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