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麟笔名叶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我当过赤脚医生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2月25号 05点 阅读 10050 评论3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当过赤脚医生

 

 

叶子

 

 

   1969年3月我奔赴云南西双版纳插队落户,我出生在中医药世家,又学过中医药,离开上海前参加过针灸推拿的培训班,困此成了乡里的赤脚医生,傣家人叫我“阿拉摩雅”,摩雅就是傣语中的医生。

    傣乡缺医少药,因此我的卫生箱里除了治疗头疼脑热、胃痛拉稀的西药外,就是红药水、碘酒、酒精、橡皮胶、药棉外,就是我从上海带来了十多枚长短不一的银针。因此便学习傣族医药学。

   傣家的治疗方法叫做芬雅,就是研磨有关药材的意思,然而在碗内盛上适量冷开水或米汤,放上作用不同的药粉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常用于治疗佤药塔(阴阳失调,风寒风热)引起的疾病、妇科疾病,对于食物中毒,就会用解毒的药材和水或米汤,用小麻木碗中研成药汁或口服,或外辅。 在药材炮炙中,傣家有烘雅(熏药)方法,按所需药物(多为鲜药)切碎,置于锅内加水煎煮后内服,或置于金属大盆中剪汤,借药物蒸气熏蒸患者肌体,待温度合适时,让患者坐于盆内浸泡,以达治疗的效果。

   我还曾多次到县图书馆,借阅翻释为汉文的傣族传统医药学书籍。从中知道傣医药学对于不同病症多以症状来命名,目前整理出来的已有96种之多,其中如“聋西里罢买”为昏迷昏睡不语;“聋西里罢锚”为指昏迷谵语;“聋西里罢练”为精神失常、乱说乱跑;“聋西里罢筛”即双目直视、呆痴;“西里罢艾那”为剧烈咳嗽;“西里罢多东旧那”就是腹部疼痛等。其他几类包括有10种、8种疾病不等,最少的一种类型只指一种疾病,比如“裁费”指喘;“哀”指咳嗽等等。傣族传统医药学理论对疾病的论述内容尚多,鉴于目前整理出的资料内容有限,还有待将来不断补充完善,使其逐步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傣族医药体系。

   经过长期实践,傣医药不仅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在诊断与治疗疾病方面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经验。傣医药在诊断疾病时,主要是问、望摸,有点似中医中的诊断:问就是听病人或病人家属讲述病者患病的情况和反应,包括发热、疼痛、咳喘等等,望就是观察病人的体态、精神、气色等,其摸诊只是触摸患者肌肤的冷热,有无包块和其他异常情况。

   因为傣家人喜欢食用生的东西,体肉常有昆打约米多洞(寄生虫),故我就会观察其眉毛,正常人眉毛应分别顺两边倒,如眉毛不经外力而自行竖起则可能有寄生虫,孩童口有流唾涎、烦躁欲呕,腹内有寄生虫。我学习过中医,在望诊时,注意颜面赤红,多为火偏盛之热症;肢体浮肿、面色滞暗黄、行走困难者,常为水偏盛的水肿,我还会看顾病者舌苔、舌色、舌态,舌红而干为热,舌淡白不思饮食常为胃肠病变、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当时我刚学切脉,从而只是感觉脉像的强弱、沉浮及脉跳等,我还学过耳诊,在感觉患者体表发热、出汗、还有耳尖冷热等,在问诊时,我则问傣家患者黄糯脑乃(怕冷否),黄乃脑糯(发热吗)等等。

   还有傣语中的“塔都杭禾”,“雅塔都软”,“塔都档细迭”,就是风、火、水的“过盛、不足、崩溃”,从而便有不同的土药方,如:因风寒所致病的药方称为“佤药塔雅塔”(风方);用于因火致病的药方称“爹卓塔雅塔”(火方);用于因水致病的的药方称“阿波塔雅塔”(水方);用于因土致病的药方称“巴他维塔雅塔”(土方)。

  傣药同中药,多为植物药,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还有少部分的外来药 。离开傣乡四十多年了,中医药不实践忘了不少,何况傣医药,但在我日记中,还可以找到“埋亥忍”为臭木,“埋嘎筛”为龙血树,“嘿多吗”为鸡矢藤,“嘿罕”系即无根藤,“摆”系树用叶,“哈”系根,“其”“景”即芳香药;热性药叫雅黄,凉性药叫雅嘎因,平性药叫雅奢墨)。*宋为酸用于收涩、止汗止泻等;甜(傣语为万)多为补药;咸(傣语为景)多用于软坚、补虚;苦((傣语为烘)多用于清热、解毒、除湿、止痛;麻(傣语为门)多用于止痛、镇惊、祛痰;辣(傣语为撇)多用于散寒、止痛;香(傣语为荒)多用于醒脑、开胃健脾。由于药物性质不同,人体亦各有差异,故用药也各有特点。1~20岁为生长发育阶段,傣语称为巴他麻外,生病时药物配伍宜偏甜味;20~40岁为成熟壮实阶段,傣语称为麻息麻外,生病时用药配伍宜偏酸味;40~60岁以上者,为逐渐衰老阶段,傣语为巴西麻外,生病时用药配伍宜偏咸味。又如根据不同的季节配伍不同的饮料方,以药代茶饮,以达预防、治疗的目的等等。

  傣族医药中的药物处方,虽然不象中华医药学中方剂那样有严格的处方原则,但在治疗疾病时大多数使用的还是由数味药物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复方,药方中少的二三味药,多的数十味药;既有一方多治,也有一症多方。因风、火、水、土失调致病而设的四“雅塔”即佤约塔、爹卓塔、阿波塔和巴他维塔,都有固定的药方,称为“雅塔都档细”。

 

 

 

  我常用的傣医药处方,一是“雅叫帕中补”(常用良药),由九种药物组成,具有理气健胃、止痛、安神的作用;二是“雅叫哈顿”(五宝散),由五种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和中解表、调经补血、止血止痛作用;三是“雅沙里门囡”(万应药),由七种药物组成,具有消暑和中、解痉止痛、除满止泻的作用;四是“雅玛哈嘎仑那龙”(多药大方),由三十多种药物组成,具有调补气血、活血止痛、通便之作用。

  傣医治病常为内服、外用(包括涂擦包敷)及内服与外用相结合。我从不跟随父亲学习过中药材为,从而在傣乡制作过大、小药丸,研制过散剂,还配制过药酒

 

附制作过程(略)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叶惠麟笔名叶子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4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4人点赞

本文作者

叶惠麟笔名叶子

退休的业余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笔名叶子。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