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黄志民在张堰中学的日子……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1月24号 08点 阅读 16916 评论4 点赞1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黄志民在张堰中学的日子……

                                            黄志民参加张堰中学校庆活动

黄志民是浙江上虞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同志,1957年从部队转业到金山县工作。1958年4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临难受命,来到了张堰,担任了张堰中学的校长兼支部书记。同时还兼管张堰小学,张堰卫生医疗所等单位的党务工作。(那时张堰小学等文卫单位还没有建立党组织,直至1962张堰中心小学党支部建立)。

尽管黄志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不大了解地方教育单位的情况,他解放后多年在部队军事院校任职的阅历,也成了组织任命的缘由。在这个新的领导岗位上,他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勤勤恳恳,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培养干部,提高师生觉悟……逐步把反右运动搞乱了的学校工作引上了正轨。

黄志民来到张堰中学后,领衔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把原来的浦南初级中学改建成公立的高级完全中学。这是金山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张堰地区教育历史里程上的一大飞跃(当时金山只有县中才有高中,高中就读就得去朱泾或松江,沉重的生活负担让不少青年放弃了上进的机会)。年级增加了,学生增加了,校舍要新建,教师要配备,教学设备要添置……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确实是头疼,特别是师资的问题,尤为突出。要培养出好的学生,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不行。除了要求上级分配来一些教师以外,还是要积极发挥好原来老教师,老职员的特长和作用,做到了不拘一格,人尽其才,唯才是用。有位叫韩德华的教师,他国学底蕴深厚,在全县教育界也是公认高水平语文教师,但刚被划为右派,革职降薪,思想消沉,黄志民通过思想工作,发挥他的特长,委以高中部语文老师的重任,给以精神的鼓励,工作上的支持(在长期的工作中,他们也培养了良好的私人关系,退休了还常有通信来往)。还有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蒋琛庭、蒋仁贤夫妇,长期在学校任教,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也都得到了要职和重用(当然这些后来在文革中也成了黄志民执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一大罪状)。我记得有一次发现家里电灯泡头松动了,黄志民就让我去问一下隔壁总务处的严宗元老师,并讲严主任是个很聪明的人,知识经验非常丰富,他讲行,就行,他讲不行,就没有办法了。可见,黄志民对这一批老知识分子还是十分信赖、信任的。在以后张堰中学扩建中,严主任把整个基建工程规划搞得井井有条,合理节约,表现出了很卓越的才干。

为了对教师加强了业务培训,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学术交流,安排教师到结对的上海市重点敬业中学,县中去听课学习,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对年富力强的年轻教师,只要肯刻苦努力,有业务能力,如陆文越、张国元等老师,都安排在了学校教学的重点岗位上,为他们才能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和空间,培养出了一批教学骨干力量。黄志民对青年教师培养教育也很严格,他发现有几位刚从学校分配来的老师字写得不太好,他就亲自为他们在白纸上划好方格,要他们每天练写字体,提高汉字书写水平……。连续几年的努力,张堰中学教学成绩显著提高,当年张堰中学第一届高中收了两班,到1961年毕业时还有67人,因学生缺员合成一班50人,部分同学转校金山县中复习高考。安排蒋厚载教导主任亲自兼任毕业班的班主任,抓紧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工作。这年考上各类大学院校的有40人,升学率高达近80%。其中有北大、哈军工、北航、中国人大、西安交大、同济等院校,一炮打响。在以后的四届高考中,又有不少学生考上了大学,不乏有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同济、南大、浙大、南开等名校,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由此张堰中学在社会上声望大振。

随着学生,班级的增加,张堰中学的扩建工作面临土地和校舍问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把学校前后左右的空荒地块都圈了进来,才有了今天张堰中学的版图。在原学校办公室的后面,新建了二排、四幢、十六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当年东面地块全是荒芜的墟墓塚坟,野草丛生,乱石遍地,经过治理,成了一个体育场,有二百五十多米的环形跑道,中间正好是一个足球场,两头还设有跳高,跳远的沙坑,在西面新建的校舍前又增添了两个篮球场、排球场。教室的后面则是一个有十多亩地的农场,成了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还办起了一个饲养场,也解决了师生用餐的部分吃菜问题。

当年学校的建设中除了请了一些建筑工匠外,不少辅助工作是由老师们带着学生通过义务劳动的形式来完成。运砖瓦的船只沉重,河道搁浅无法靠近工地码头,学校就组织同学排队到小桥河,用蚂蚁搬山的办法,把船上的建筑材料卸到岸上,再用人工运回到学校工地;大年龄的同学帮助学校把木排从河道拖上岸;组织教师同学自己修路,用砖头竖好两个路边,中间填入三和土(用废砖块敲成均匀的小块),再用小石子和黄沙铺平;挑担整地,除草积肥;黄志民很重视校园绿化,栽树,种花,养草,他也经常会亲自参与,……确实发挥了当年提倡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己动手,建设校园,成了那一代师生们永远的自豪和骄傲。当年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工作也很重视,组织团支部,学生会活动,学生干部培训,学生积极分子评比等都见缝插针进行,坚持贯彻了党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至今运动场旁边的几棵大树依然还在,高大的树冠已有数十米高,它可见证了老一辈人的艰辛和努力。

当年黄志民的工作是十分繁忙的,常常吃饭都忘了时间,家属常让孩子到后面的办公室里去叫他一下,看见他还在废寝忘食地埋头工作或在开会——战争年代留下来的伤病,工作过度的劳累,加上当时生活条件又差,黄志民身体也被拖垮了,肺部发炎穿孔,面黄肌瘦,两脚浮肿,浑身无力,后来不得不转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去住院治疗……。

黄志民性格温和,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大家都讲他没有老干部的架子。平时对教师,学生都很和蔼可亲,很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有位年轻女教员,家里两个孩子还小,黄志民就让爱人常去帮忙照料。至今大家还清楚记得,高三部分同学在校园参加平整土地义务劳动,天气很热,满头大汗,见大家很辛苦,黄志民就叫人买了西瓜切给大家吃。他爱人也经常会在刮风下雨时,为上课的寄宿生们收被褥,晾衣裤,掉在地上脏了,洗好了再挂上。黄志民自己贫苦出身,深知工农家庭出身的学生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对那些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十分关心,也经常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经济上困难,甚至有时也会应急为他们垫付一些。记得有位叫张立成的同学,家住很远的农村,每天一早赤脚赶到校,在河边洗净后穿鞋进教室。黄志民常用这些同学的行为事迹来教育学生,要大家向他们学习艰苦的求学精神。记得学校农场里出现了野兔子,黄志民拿来了一支小口径步枪,远远瞄准,一枪将野兔打翻在地,在场的师生都欢呼起来,对部队出来的校长精准的枪法赞叹不已。——黄志民对学生们的关心和爱护,也赢得到了同学们的崇敬和爱戴。在文革艰难时期,仍然有些学生悄悄上门探望;在黄志民同志百年纪念时,也有数十名同学闻讯前来参加活动,几十年过去了,老校长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依然是那么的深刻。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迷你园2023-01-25 18:08:53

    祝福老师新年好!阂家欢乐!

    举报

    建平 感谢迷你园老师的祝福,也祝老小孩们身体健康,新春愉快。 举报

  • 国强2023-01-24 15:45:31

    作者讲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干部,黄志民校长的二,三事;几十年过去了,老校长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依然是那么的深刻。赞!

    举报

    建平 感谢国强老师的点评,他为学校,为师生做了好事好人,老师、学生、群众也会牢记他。 举报

  • 黄新2023-01-24 14:34:46

    祝愿老师新年快乐!

    举报

    建平 谢谢黄新老师的祝福 举报

  • 同泰2023-01-24 09:07:39

    黄志民校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干部,也是建平的父亲。他的音容笑貌依然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谢谢分享,赞!

    举报

    建平 这些年来,一直有他的老同事,老校友们在给我讲父亲的事迹。老一辈人就是这样,辛辛苦苦为事业,勤勤恳恳作贡献,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