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2年12月29号 05点 阅读 12572 评论7 点赞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讲好蓝色星球上最精彩的奋斗故事
——透过高频热词,学习二十大精神
(三)
缪新亚
二十大以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词,成为了多家媒体解读本次大会的关键词和高频热词。据红网大数据搜索引擎显示:全网一共出现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的网络信息253.5万余条,累计阅读量超32.8亿次。
“中国式现代化”是热词,但不是新词。小平同志八十年代就已经有过中国式现代化的提法。
但对“中国式现代化”比较系统、全面、深入的阐述,是近年来的事情:第一次是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来自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参加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发言提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第二次是20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有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让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关键词。
二十大刚开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又一次强调:“要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认识到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显然把中国式现代化提升到科学理论体系的高度来论述了。
作为科学理论体系,它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博大精深,对它的解读,需要深入学习,反复研读,全面理解。但作为一个偏正式的复合词来讲,它又可以拆分为“中国式”和“现代化”2个彼此独立的词。
从构词方式来看,虽然“现代化”三个字是中心词,“中国式”只是是修饰语,但是”在这里,“现代化”,相对好理解,它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个高频热词,共出现86次。对“现代化”的解读可以长篇累牍,写许多文章,作充分阐述。而且对现代化论述的文章汗牛充栋,此不作论述。
虽“中国式”这个词是个修饰语,但笔者以为更重要,更要好好理解,基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的多样性,对中国而言,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唯有“中国式”这个词才能正确地表达,因为适合我们自己国情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们要花大力气、下深功夫,认真解读和理解“中国式”这三个字。
根据笔者的学习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之“中国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7个层次: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中国式”;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设的“中国式”;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中国式”;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中国式”;五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的“中国式”;六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式”;七是,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新形态的“中国式”。
中国式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我们可以看到:有人对现代化有偏面的理解,错误地认为现代化就是物质上高度文明,其实,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实现中国梦,必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洞察“世界之变”,科学而准确地回答“世界之问”,鲜明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全球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为共创美好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
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大国阔步迈向现代化,堪称这个蓝色星球上最精彩的奋斗故事、最引人注目的文明史诗。对世界而言,拥有占世界近20%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不仅将极大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也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信纸作者:大海
浦江思源张载养的评论:以“人民幸福”为宗旨与目标,通过“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总书记二十大报告的突出主线,也是缪教授循着高频词,解读二十大报告的清晰脉络。教授就是教授,紧紧扣题又循循善诱,自己读深悟透,也让我们入脑入耳。 “中国式现代化”,网上相关信息253万余条,阅读量超32.8亿次,绝对是惊天的海量;作为主角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绝对是非凡的体量;直接关联的民众,占世界人口的近20%,绝对是超大的份量。想象一下,在世界的东方,一个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国度,带着三个谁都望尘莫及的“巨量”,正迈开大步,行进在现代化的征程上,且又带着独特的“中国式”:人口规模巨大,人民共同富裕,物质精神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坚持和平发展。这样的现代化,多么美好,多有力量;满怀希望,共同奋斗,定能实现梦想! 为缪教授的佳作点赞!为中国的持续进步喝彩!
浦江思源王雅萍的评论:缪老师又一篇导读二十大精神的佳作热气腾腾地出炉。此篇解读热词“中国式现代化”,可见国人对此的关注程度。正如缪老师所说,此词并非新词,却依然是热词。小平同志八十年代就已经有过这个提法,但比较系统、全面、深入的阐述是近年来的事情。缪老师一次次地讲述过来,不仅让人一目了然,更让人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与世界的非凡意义。鉴于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宏大的体系,缪老师并没有在此具体展开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将重头戏放在学习领会“中国式”的内涵上,这是一种心领神会的把握,说明他已将这些精神吃得透透的。他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从7个层面进行概括与提炼:中国式政治;经济;文化;国家治理体系;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新形态。佳作全方位、立体式、多视角地描摹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愿景。不仅提纲挈领,而且深入浅出;不仅解疑释惑,而且入心入脑;不仅深谙中国国情,而且更具国际眼光。完整而精辟,深邃而透彻,成为又一篇大家喜欢的经典导读!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