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2年12月27号 05点 阅读 13901 评论7 点赞3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纪实】家是最温馨的港湾
王雅萍
在女儿发烧一周后,外孙也测出了“阳”性。这让一家人的心,一下子吊到了嗓子眼。果然“两道杠”是再清晰不过的,但大家都心生疑虑,总觉得不像。就像小家伙那活蹦乱跳的样子,哪有半点病态?于是过了一阵,他老爸让他再测一回。这一回的“两道杠”比上一次更加清晰,没有任何迹象可供你产生疑虑的,好像是一种铁板钉钉的宣判。为了保证家里另外两位的安全,只能将这只小羊也圈进了“阳”房。
只是他实在没有什么症状,有点小咳嗽,这与他的过敏体质有关,对他而言,一点小咳嗽是家常便饭,平时还比这次严重得多。他自称是无症状的喜羊羊 。照样上网课,课间握着球拍对着墙壁打乒乓,一气能打200多个,“阳”房里不断传出他打乒乓的声音。这样的状态让父母放心,却也让外婆忧虑,会不会是抗原测出了“假阳性”啊?这让外婆急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是假阳,进了“阳”房,那倒是变成真阳了。当外婆把这个想法与家人袒露时,遭到了一致的反对,其实谁也拿不出真正的理由,人类毕竟还是与奥密克戎初次打交道,对它的脾性还真摸不准。惯于想象的外婆此刻只能这样想,如果孩子是真阳,自己这一周与他24小时在一起,他阳了,自己还能逃得掉吗?可连续两天外婆一直阴着,这越发让她心如火燎。
直到第三天的半夜,外婆有了感觉,一量体温37.5°,看来与女儿的初始阶段一样,这么说,明天也要进“阳”房了。只是心里一点都不慌张,倒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看来抗原没有冤枉小外孙,没有错把他关进“阳”房。看来外婆也没有外孙那么幸运,几乎处于无症状,但是比女儿的状态要轻。好像这次奥密克戎还算照顾老人和孩子。当然这只是外婆的一种良好愿望而已。
经过这一番折腾,一家人已有三个“阳”了,唯一剩下的是女婿,成了“天选做饭人”。他们都还好的时候,曾经闲聊过“天选做饭人”的问题,外孙希望是他老爸。虽说他也是独生子女,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他更像他的妈妈,俗话说,“儿子像娘,金子打墙。”这座墙竟然打到了他们的小家,也算是女儿的一种福气。外婆倒不是说不会做饭,但她用的是传统模式,不受年轻人青睐。所以只要年轻人在家的时候,她总是将他推到前台,让他大显身手。
女婿是东北人,却没有东北爷们的做派。他更像他妈,她妈说,她是为家而生的。他好像也是这个意思。他对家的关切超过一般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小伙子。倒不是他天生就会做饭,常常是拿着菜谱,斤斤两两地校对,还拿着家里的小称,一点一点称过来,于是做出来的菜总是年轻人,尤其是他儿子最喜欢的。既然这已成了天意,老天果然也选中了他,那也只能辛苦他了。外婆戴上口罩,尽可能不与他打照面,她还没“阳”的时候,虽然不当主角,多多少少也能做掉些家务。尤其是“阳”人们的碗筷,既要消杀,又要清洗,风险可能比辛苦更甚。现在这一切都落到了他一个人的身上。白天,他还要在家办公,只能忙里偷闲地做一点家务。但他乐此不疲,无怨无悔。还想方设法地给一家人改善伙食,这些日子他做的菜,色香味俱佳,各式菜常换。外婆住在独自的“阳”房里,一盘盘饭菜、一碟碟水果、一瓶瓶开水等都即时放在门口,那种温馨的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
他的父母在沈阳,也都“阳”了,好在母亲轻症,可以照顾他的父亲。不过这样一来,他倒也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本来一直纠结春节要不要回沈阳?又怕自己在途中感染新冠影响父母。这下父母都阳过了,他的这个包袱就可以卸下了。这时外婆突然想起亲家母曾玩笑地与她说过,“我把天伦之乐都给了你啦!”当时还没有品出味道来,而此刻的体会却是刻骨铭心的。
女儿发烧8天后转阴了,十天时公司已同意她回去上班,女婿再过两天也要去上班了。外孙也已转阴。唯独外婆还“阳”着呢,外婆想让老伴回来照顾一下家,结果遭到女儿女婿的否决。“这种时候让老爸回来,风险太大,我们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他们决定晚饭还是由女婿下班回来做,白天多多发挥小鬼当家的作用。看着外孙稚气的脸,嗨,这个十岁的孩子能担得起什么呀?外婆心里在摇头。
第二天没有料想的事情发生了,“天选做饭人”也测出了“阳”。还好是双休日,女儿还在家,她平时不大做饭,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她拖着儿子,两个人倒也有商有量。外孙平时喜欢跟着老爸学手艺,还真会几个拿手菜,比如西红柿炒蛋、啤酒鸭翅等。于是女婿病倒后,外婆吃的第一顿饭,最好吃的还是外孙做的。他也特别有成就感,总要得意地介绍,“这小米饼是我做的呀”“这凉拌黄瓜是我拍的哦,OK吗?”
“OK!”外婆欢喜得不得了。以前都是外婆呵护外孙,而现在已经能得到外孙的照应了。
思绪突然像海涛一样翻腾起来。中国人对家的感情是最深厚的,中国的家庭相对而言也是比较稳固的,这一次对疫情的放开,更重的责任落在家庭。所以我们要在家这个最温馨的港湾里,集聚能量,汲取力量,以蚂蚁雄兵的气势与奥密克戎进行决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当和风拂面,万紫千红,风平浪静,春暖花开之际。让千千万万家的小舟,驶向大海,勇毅前行!
注:图片源自网络
信纸作者:薇拉
浦江思源张载养的评论:患病绝非幸事,但患病也有“幸感”,而且是“小确幸”,更加确信“家是最温馨的港湾”。王部长的这篇“纪实”,以生动具体的实景实情,细致描述和诠释了家的温暖。 近阶段防疫强调“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想补充说“家庭是每个人任何时候最温馨的第一港湾”。家里有琐事,常会有烦恼,但家有其他地方难有的亲情与爱意,有比其他地方更多、易得的包容与体贴。有家在,你的心不会走远;回到家,你会顿觉自在、从容、心安。家的魅力,除非亲临,难以言说。 王部长说得好:我们浦江思源群也是最温馨的港湾。平时多些互动,有事多些问候,有喜多些祝贺,有作品发表,无论写这写那,写好或一般,都一样点个赞。点赞不是评判,更像是一个微笑,一声招呼,传递的是一份温暖。 为王部长的佳作点赞!祝贺王部长及家人早日康复!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