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2年05月31号 21点 阅读 10710 评论13 点赞4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讲好抗疫故事,汇聚抗疫力量
在抗击新冠疫情,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中,三月下旬,老小孩网及时推出了《宅家·抗疫故事汇》精选栏目。这是老小孩网的第11个精选栏目。它集中了每天推荐的发表在老小孩网上的有关抗疫方面的优秀讲述。据统计,至今已推荐到这个精选栏目中的讲述有200多篇。而发表在老小孩网上的抗疫故事则更多。网宣志愿者、老年网友等,他们足不出户,“不待扬鞭自奋蹄”,以极大的热情、高度的自觉性,宅在家里发声发文,讲好抗疫故事。他们中有网宣团的标杆,曾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先进集体的闵行“春申晚霞”,还有黄浦“浦江思源”、松江“茸城夕阳红”、嘉定“秋霞圃”、宝山“盛世年华”等。还有一大批网宣个人和老年网友。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宅家·抗疫故事汇》中有些作品被分别转发在市、区官方媒体,如:《人民日报(人民号)》《新民晚报》《学习强国网》《东方网》《上海老年报》《上海老干部公众号》,以及各区的公众号等。这些作品积极传递正能量,点赞志愿者、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宣传身边的人和事,还敢于亮剑,对不良倾向敢于斗争。看了这些作品,网友王雅萍在一篇作品的留言栏里说:“当年我们的前辈为创造美好生活,不惜前赴后继,英勇抗敌,今天我们为了保卫美好生活,同样不畏病魔,万众一心去夺取胜利!最关键的是我们有主心骨——有着百年辉煌的党!最可靠是我们有民族的脊梁——抗疫中最可爱的人!最重要是我们有大地母亲,最伟大的人民!抗疫的胜利必定属于我们!我们正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第二个百年的辉煌!这就是佳作今天带给我们的特殊意义!”网友冷艳留言:“群众看到身边的共产党员个个都是好样的,哪有不齐心向春而行……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必须做群众的榜样!”
网宣团披挂上阵
网宣团在抗疫中大力弘扬正能量,积极发出好声音。闵行春申晚霞网宣团自这波疫情发生后,共发表讲述93篇。团员们不忘初心,辛勤笔耕,创作出一篇篇战疫好文。唐德华、徐凤平、杨克元、邵嘉敏、赵妙娟、吕万端、刘建国等多位团员不忘网宣职责,结合抗疫形势撰写一篇篇鼓舞人心的博文。浦江思源网宣团共发文110篇左右。团员们居家不忘使命,通过各种形式在线上线下为抗疫作贡献。志愿者张载养、王雅萍、陈业伟、王修林、曹伟民、康康、缪新亚、周雪芳、开凯、何秋生、毕文杰、姜济平、张福生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松江网宣团的谢国良、徐磐石、陈良保、陆桂林、罗克平等老同志积极撰写博文80多篇,分别在学习强国平台、松江区委老干部局公众号和老小孩网站发表。嘉定秋霞圃,宝山张庙至爱、盛世年华,长宁,奉贤,杨浦、金山等网宣团、网宣员在抗疫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
《宅家·抗疫故事汇》讲述的故事真实、生动,感人。在广大网友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获得了网友的留言和更多的点赞。这些抗疫故事多是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
4月1日是上海浦西封控的第一天,浦江思源网宣团志愿者张载养发表了以自己亲身经历撰写的音乐党课诞生纪实的讲述。当天清晨,此文就被推荐到了老小孩网首页,还转发到了《老小孩社区公众号》,并分别写上了“音乐党课,形式新颖,创作呕心沥血,演出精益求精。抗疫中歌声响起,激励必胜信心!”的导语。此文阅读量达到了11349人次,获得了不少网友点赞和留评。
松江网宣团志愿者徐磐石,他用文字书写真情实感,记录下在这场守“沪”战“疫”中发生在身边难忘的事和感动的人。他坚持以网为媒,平均三天出手两篇文章,晚上经常撰写文章到十至十一点,用深情支持抗疫,用键盘传播正能量。据统计,自3月1日至5月22日,他撰写讲述有50多篇,其中被推荐的优秀文章有42篇,名列松江区“茸耀”五老宣讲团和松江区关工委网宣队前茅。他发表的多篇文章阅读量高达上万人次,例如《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作贡献》《同心抗疫:五老志愿者的风采》《同心抗疫:拥有500名团长的“葫芦采摘”》等,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宝山网宣团志愿者盛华平当得知所在居民区党总支3月25日晚上紧急招募防疫志愿者时,他毫不迟疑,立马以“听党召唤,随时待命”之态加入抗疫队伍。围绕自己志愿者工作,撰写志愿者日记,3月1日以来,在老小孩网上编发了70多篇“关爱在友谊”“美在枫叶情”系列文章。他每天编发“抗疫论坛”“抗疫感想”“志愿者日记”“老党员在一线”“抗疫诗歌”大量文章。《专刊》得到了市老干部局、市老干部大学领导及读者的点评:“编辑们很有眼光,很有思考力,表达了对‘抗疫’有我,坚信必胜的姿态!”市老干部大学名誉校长陈铁迪每期阅读《专刊》,得知盛华平等志愿者的事迹,特地要市老干部大学领导转告:“向志愿者致敬!辛苦了!多保重!”
浦江思源网宣团的志愿者开凯、康康、周雪芳还担任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身边许多动人的抗疫故事。如:康康的《小区里的蓝精灵》,小草的《给我的战友们写的一封信》《业主贴心人、抗疫排头兵》,开凯的《乐为居民分发“大礼包”》等。
嘉定秋霞圃网宣团志愿者姚鸣是一位热心、勤奋的网宣队员。他坚守着这块阵地,闪放着光和热。在《我写短文书抗疫》一文中,深情回顾了自3月11日到5月24日这段时间共写的20篇短文。这些短文记录了他足不出户抗击疫情的生活轨迹,是一组将行动、行为和物质内化为精神操守的自觉活动。其中《亲情·友情·人间情》,与大家分享了“疫情当下,家人的挚爱、朋友的厚重、人间的温暖”深情厚谊。他把在网上医院峰回路转配到药的过程和三条感悟,撰写成《网上配药纪实》,发在“老小孩”网,推荐导语:“善于学习,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我们老年人跟上新时代就要有这股劲”。此文后来发表在《上海老年报》。
耳闻目睹,或是亲朋好友提供素材
闵行春申晚霞网宣团志愿者刘建国、杨克元在老小孩网拥有众多粉丝,讲述的阅读量和点赞率很高。当处于风口浪尖的上海,与我们最直接、密切关联的国际化大都市正面临严峻疫情的最大挑战时刻,刘建国撰写了《丢掉幻想,决战奥密克戎》一文,提出了“六个克服”。文中指出:树立必胜信念、齐心协力,无所畏惧,众志成城,没有过不去的坎,洪水泛滥终有退潮时,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坚决打赢阻击战。他还在《做个网上志愿者》一文中讲到,网宣团员如何更好地在网上发挥作用。杨克元写的《让党旗高高飘扬》,推荐导语:“共产党员什么时候都是群众的主心骨,越是危难越向前!永远为党旗争光!上海抗疫决战必胜!”他写的《团蛋的订单为何取消了?》《门铃声声》《阿拉,永不服输》《求药记》《盼》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在《盼》文中,网友王勤留言:“生活总有盼头,心中总有诗意。有曲折才觉得平凡的美好,点赞老师的美文!”
松江网宣团志愿者罗克平立足居住的百佳花园小区,主动参加宣传报道组的工作,及时反映小区党组织和志愿者、物业在同心抗疫工作中的事迹,内容既有抗疫故事,又有在疫情防控中的工作经验做法等。他采写了《鸡蛋大米药品的背后故事——向小区志愿者(物业)致敬!》《谢谢团长!谢谢志愿者!》《把平常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三剑客”护航汽车电池》等30多篇文章,为小区居民的和谐团结、同心抗疫增添了满满的正能量。撰写的《足不出户的“七动”经》《生活充满情趣》《热爱生活、充实精彩》等文章先后被《中国民航报》《每周广播电视》和松江公约数、老小孩网站等刊登。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和老宣传工作者,我要展现责任担当,积极发出好声音,弘扬正能量,为坚决打赢上海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当下,足不出户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可是,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主动作为,宅家也会有欢乐。奉贤网宣团志愿者春的韵律撰写的《宅家也欢乐》一文,就很好地谈了自己宅家寻乐的一些体会。她说:“宅在家里,及时调整心态,即使疫情仍在肆虐,也要注意不让各种谣言和负面信息污染心情,多看阳光鲜花,多关注凡人善举,全国各地都在支援上海,坚信难关终将过去,让自己心里充满阳光,宅家也欢乐。”对某些不良倾向,她敢于发声发文,在《生气》一文中,她指出:“反正在某些人看来,随便怎么做都不对的,怨天怨地怨社会,不管他人管自己,啥事都是他有理!不良情绪到处乱宣泄,光顾自己痛快淋漓,哪管污染社会风气,自私自利实在让人厌!”
通过电话、微信连线,直接采访当事人
浦江思源网宣团志愿者王雅萍通过电话连线采访当事人,写下了11篇反映抗疫的纪实报道。共计阅读量达到146030。她的作品常居老小孩热门榜之首。其中有《志愿者当家》《方舱热线》《居家隔离的日子》《方舱为媒》《又一条战线大白》《封控期间的助老餐》等。如:《方舱热线》,让更多人了解了方舱,《方舱为媒》讲述了有一对年青人在方舱医院谈恋爱。让人感受到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封控期间的助老餐》讲述了社区志愿者关爱老人,在疫情中,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高龄老人吃饭难。王雅萍老师写的纪实报道,较注重普通人的自觉抗疫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有利增强抗疫的信心和力量。她说,在抗疫中感到了网宣的价值和积极作用,作为一名网宣员很光荣。她还说,她身边的一些亲朋好友受到影响,不仅向她提供素材,而且还帮她一起转发她写的讲述。
不待扬鞭自奋蹄
《宅家·抗疫故事汇》里有着网宣团、网宣员、老年网友的真情奉献。如闵行春申晚霞网宣团唐德华负责审稿,本人还写了不少很有质量的讲述。他撰写的《宅在家里的春天》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号)》上,《在抗疫中学习抗疫》发表在《慈善公益报》上。刘建国本人写稿,还负责访客留评的回评。网宣员顾仲源同志因腿部静脉曲张于3月11日刚刚动了手术,返家休养正遇小区封控管理。身为楼组长的他,不顾刀口尚未拆线,坚持拖着病腿楼上楼下为大家服务,分发抗原试剂、通知做核酸、发放爱心礼包,撰写讲述等一样也没落下。浦江思源网宣团志愿者张福生负责审稿、编辑、发稿。每天清晨发上网宣团成员的讲述,本人还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撰写了配合防疫需要的《截屏刷码,这几个环节你知道吗?》《一条杠》《手机上的新发现》等。其中《截屏刷码,这几个环节你知道吗?》被转发在《上海老干部公众号》。浦江思源网宣团志愿者曹伟民负责每天在微信群被推荐作品的通知,以及转发分享网宣团成员的点评,还编撰部分讲述。他本人还撰写了老小孩网上只此一家的《浦江客读史》,疫情期间,专门编写了“古代防疫抗疫”篇,每周一次,以史为鉴,很有意义。
松江徐磐石、嘉定朱怀兴、宝山盛华平等网宣团的负责人为网宣团讲好抗疫故事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努力!金山鑫老网宣工作室、江爱传承、永葆初心、月浦关工委、梅陇夕阳红、多彩殷行、泾绣人生、老舟子新放歌、同泰、豪韵情怀、老青话医梦、豪韵情怀、谷水乐苑、君子兰、顶呱呱、容锅、文从非来、甲天下、黄新、守中、无忧女、勤学苦练、范仁佐、快乐奉献、阿Z、胡民、从头越、山水黄志凤、双口吕、冷艳、占峰、张立人、刚柔、叶惠麟笔名叶子、一舟1949、心旷神怡的小木屋、枫叶、文体中心、飞龙起舞、旭.东方、花瓣雨、梦在夕阳、晨兰之珠等以上网宣团、网宣员,以及老年网友都有佳作被推荐到《宅家·抗疫故事汇》(文中前面已经提到的不再重复,还有一些网友撰写的有关抗疫故事与其它内容交叉,可能被推荐到其它栏目,故在此没有名单)。
目前,抗疫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势稳中向好。抗疫正处在向常态化防控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好网宣的作用,继续讲好抗疫故事,坚定必胜信念,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注: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得到了闵行春申晚霞刘金岁月我的博客、松江茸城夕阳红大海、嘉定秋霞圃朱怀兴、宝山盛世年华盛华平、文传委主任瑞雪也芬芳等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素材,并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信纸作者:大海
转发浦江思源微信群书虫(王雅萍)的评论: 在上海解封,曙光初照时,读福生老师在解封前夕发的佳作。深感佳作视野之开阔,手笔之大气,信息之广泛,功底之深厚。佳作将老小孩写抗疫的博文分门别类作了展示,有大量的数据,有动人的故事,有战斗的檄文,有深刻的见解。让人惊喜地看到作为网宣志愿者的老小孩们在抗疫中的精神风貌,更让人看到整个上海在抗疫中不畏艰险、众志成城的气势。这是一本老小孩抗疫的真实记录,让未来记住上海封控两个月老百姓的真实状态;这是一部深沉而雄壮的战歌,唱出了我们在最困难时候的勇气和力量。佳作让我们不忘这一刻,将防疫抗疫的工作做得更好,佳作让我们记住这一刻,我们有力量战胜一切困难,开创美好的未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