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塔石乡卫生院,患者希望的港湾

字体调整: | |

       来塔石十来天了,经过傅院长的6次针灸治疗,有了初步效果。之前双耳失聪听不见,现在起码对着我说话能听见了。老伴治疗便秘,感觉不错。24日三姐和小妹夫妇一行4人也慕名而来,25日做了一次治疗都觉得有效果。塔石山好水好,还有好神医,给了我们新的希望。

       在金华西南部的青山绿水间,塔石乡卫生院如一盏温暖的明灯,几十年来默默守护着方圆百里村民的健康。这家始建于本世纪处的基层医疗机构,傅卫明院长用仁心仁术诠释着“健康守门人”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每一天都在上演着守护生命的故事,这座白墙黑顶的建筑,早已成为塔石乡村民心中最安心的健康希望港湾。提起卫生院的傅卫明院长,当地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他扎根基层医疗三十多年,以一颗仁爱之心和精湛的医术,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成为了乡亲们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塔石乡卫生院坐落在浙江S215省道旁的塔石村,是一座规模可观的三层楼乡级卫生院,中西医基础科室基本齐备。卫生院附近的乡政府有15路公交车停靠站,每天一早就有许多远近村民乘公交车来就诊。他们多数是老年人,来找傅卫明院长做针灸治疗。

       傅卫明是塔石乡岱上村人,从金华卫校毕业后就到自己的家乡塔石乡卫生院从医,凭借祖传的针灸医术为村民治病,一干就是34年,现在已经50多岁了。他擅长针灸、理疗、穴位注射,治疗耳聋、带状疱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膝关节病等疾病很有一手。
       走进山沟里卫生院的三层楼房,现代化医疗设备与人性化服务相得益彰。全科医疗科、中医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配备齐全。尤其令村民称道的是,这里创新推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辖区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享受到了"一对一"的健康管理。 "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看好病"是傅院长的座右铭。为此,卫生院积极与市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开通远程会诊系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

       我们来塔石求医也深有感触。卫生院门口就有公交车站,交通十分方便。理疗科最热闹,候诊室宽敞明亮,墙上挂满了患者送的锦旗。室内有空调,大热天进来感觉舒适,还提供免费茶水、WIFI,等候中有电视可看。桌子上放有傅院长的名片,需要的可以取,还有餐巾纸可用。找傅院长看病不用挂号排队,直接用医保卡排队就诊,也有预约的,治疗完网上刷卡收费,非常方便。最主要每天看到傅院长7点钟就开始给患者做治疗,一直持续到下午5、6点钟下班。那么多病人他都是笑脸相迎,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边做治疗边问询患者的感觉。
        在塔石乡,提及卫生院,傅卫明院长的名字如同一颗温暖的星辰,闪耀在每一位乡亲的心中。他不仅是这家卫生院的创始人,更是一位怀揣着满腔热忱与无私奉献精神的医者,扎根乡村医疗第一线,书写着对家乡医疗事业的执着与担当。
       扎根基层,坚守初心。傅卫明院长自参加工作以来,就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塔石乡,投身于基层医疗事业。他深知基层医疗对于百姓健康的重要性,这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百姓看病就医存在诸多不便,所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所学,为乡亲们解决病痛。几十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乡村医疗的第一线,无论严寒酷暑,还是节假日,只要患者有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卫生院的工作琐碎而繁重,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怨言。他常说:“我生在塔石乡,长在塔石乡,这里的百姓就是我的亲人,为他们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这份坚守初心的执着,让他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为基层医疗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傅卫明院长祖传针灸,传统智慧与仁心仁术的完美融合。其祖传的针灸医术更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基层医疗中散发着独特而神秘的魅力,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傅卫明院长的祖传针灸医术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追溯家族的从医历史,数代人都致力于针灸医术的研究与实践。在过去的岁月里,家族中的长辈们凭借着这门独特的技艺,为周边的百姓解除病痛,在当地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每一代传承人都将祖传的针灸技艺视为珍宝,通过口传心授、亲身示范的方式,将针法的技巧、穴位的奥秘以及辨证论治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下一代。傅卫明院长所传承的祖传针灸医术拥有独特的针法。这些针法经过家族历代医者的精心打磨和实践验证,具有精准、高效的特点。傅院长常常在自己身上试针,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患者扎针的感觉。
       在针刺手法上,傅卫明院长运用的“轻捻缓进”针法,在进针时动作轻柔缓慢,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能够精准地将针刺入穴位,巧妙地激发经气活动。这种针法对于一些体质较弱、对疼痛较为敏感的患者尤为适用,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针刺的角度和深度方面,傅卫明院长严格遵循祖传的经验和中医的理论。他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以及穴位的位置,精确地调整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对于一些位于浅表的穴位,他会采用较浅的针刺深度,以刺激穴位表面的经络气血;而对于一些深部的穴位,则会采用合适的深度,直达病所,调节深层的脏腑功能。
       在进行针灸治疗之前,傅卫明院长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他通过详细的问诊,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综合这些信息,运用中医的理论体系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入的辨证分析,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邪正盛衰关系,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他的祖传针灸医术是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疗法。它不依赖化学药物,而是通过刺激人体自身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激发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许多患者在经过傅卫明院长的针灸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们对傅卫明院长的祖传针灸医术赞不绝口,纷纷称赞这是一种神奇的疗法。

       据卫生院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8月至今,共针灸治疗耳聋耳鸣患者234人,其中115人治疗1~2次就停止(绝大多数是农民,或因一两次见效,或因路远而放弃)。患者中70岁以上89人,80岁以上28人,总有效率55.1%。最近,又有两位患者一针复聪,他们激动地叫起来:“我终于听到声音了!”还有一个15岁的男孩突然失聪,令人惊奇的是找到傅院长一针下去就恢复了听力。杭州耳科专家称赞这是个奇迹。

       除了治愈耳聋耳鸣,傅院长还让金华市洋埠镇中风瘫痪的胡有贞站起来了,胡有贞来时被抬进诊室,一次针灸后他就走出了诊室。我三姐肩膀疼困扰多年,手术后也未解决问题。接受傅院长第一次治疗后感觉轻松多了,胳膊能抬起来了,指尖不麻了,当晚睡眠也好多了。

      很幸运,我们这次在塔石邂逅了中国足坛打黑第一人,浙江老干部陈老。和他同住一家民宿,同在傅院长诊所治疗。他四上塔石,找傅院长治病取得成效,将此事写成《让声音重新传到耳朵里》,被刊登在2024年9月13日的《生命时报》上。陈老的《四上塔石乡》2023年9月4日被《人民日报》登载。消息传开后,北京、上海、内蒙、四川、江苏、福建、山东等省市及浙江省内的老人纷纷赶来诊治,省内多家同行也专程来学习取经。

      除了在卫生院出门诊,傅院长还定期带着医护人员下乡为乡民登门治病,进行科普宣传。每个医护人员都包干几个村,任务到人。有一位老年患者有一阵子没来看病,傅院长放心不下,驾车进山沟登门看望诊疗,这位长者感动得老泪横飞。上级要调他进城,大医院要他,都被他婉拒了,他说:“多年了,我对家乡有感情,乡里的患者离不开我,团队也离不开我,我愿意在塔石乡卫生院干到底。”
       傅院长的团队有4个助手,短的跟了4、5年,长的20年。为了让年轻人早日成才,他让助手们往他身上扎针,边扎边根据自己的感觉传授医术。这位被浙江省文明办授予“浙江好人”光荣称号的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胸前的党徽特别闪亮。傅院长是塔石乡的一面旗帜,代表了塔石村民、党员的精神风貌;一扇窗口,展示了塔石“山好水好神医好”的风采;一个会客厅,接纳了五湖四海的宾客。

 

 

 

 

 

 

 

 

 

 

 

 

 

 

 

 

 

 

 

 

 

傅院长还是个摄影爱好者,这是他拍摄的塔石岭边古梯田。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茹歌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9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9人点赞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 你没有登录

收藏夹名称

×
×
评论
点赞
分享
导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