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光影铸魂!央视首播《志愿军》掀爱国主义教育热潮

字体调整: | |

光影铸魂!央视首播《志愿军》掀爱国主义教育热潮

莘庄镇  俞善进

昨天晚上,CCTV6 电影频道播出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如同一堂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透过光影将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的壮烈历史与家国情怀,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观影过程中,震撼与感动交织,让我深切感受到文艺作品在传承历史记忆、激发爱国情感上的磅礴力量。

该影片让我感受到史诗叙事,还原历史抉择的重量。影片以宏大而细腻的叙事,还原了 1950 年那段决定国家命运与民族尊严的历史时刻。1950 年 3 月,毛泽东回到北京”的历史场景,到军委作战部内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参与讨论,关于朝鲜战局的焦灼讨论,影片精准捕捉到新中国在 “百废待兴” 与 “强敌压境” 间的战略挣扎。领袖们的沉思、将领们的研判,让观众得以触摸到历史决策背后的 “家国大义”——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 “保家卫国” 的必然选择,更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庄严宣示。

该影片让我感受到光影刻画,让英雄从 “符号” 变 “血肉”。战争场面的呈现,是影片最具冲击力的部分。剧照里,志愿军战士身着军装整齐集结,战士们列阵待发,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决绝;当镜头转向鸭绿江上被烈火映照的大桥,火焰熊熊的桥梁,战士们冒着炮火毅然挺进的身影,瞬间将观众拉回硝烟弥漫的战场。

该影片让我感受对 “个体生命” 的敬畏,更让 “英雄” 不再是抽象符号。“师部被敌人包围了” 的紧迫台词,战士们身处困境,搭配战士们满身泥泞却紧握武器的群像,把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恐惧、挣扎与最终为家国牺牲的勇气,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让抗美援朝精神变得可感、可触 —— 英雄,本就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只因怀揣对家国的深爱,才选择直面生死。

让影片让我感受到情感共振,从历史荣光到当下力量。影片的感染力,最终落脚于 “和平来之不易” 的情感共振。当 “1950 年 12 月 6 日,平壤解放” 的字幕,红旗招展、民众欢呼的平壤解放场景出现时,银幕内外的 “胜利喜悦” 达成了跨越时空的共鸣。这不仅是一场战争的阶段性胜利,更是正义与和平的胜利,是志愿军将士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民族荣光。

作为一名老记团一直在者,我深知历史叙事的力量。《志愿军・雄兵出击》以电影艺术为载体,将教科书上的 “历史章节” 转化为震撼心灵的视听语言,让爱国主义教育从 “被动说教” 变为 “主动共情”。在当下,这样的作品尤为珍贵:它提醒人们,今日的和平安宁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无数先辈以生命为代价铸就;它更激励着观众,将对英雄的缅怀与对家国的热爱,转化为奋进当下的精神动力。

该影片让我感受到光影落幕,感动与敬意却在心底久久激荡。《志愿军・雄兵出击》不仅是一部再现历史的电影,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 它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我与观众心中生根发芽,于新时代里传承不息。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8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8人点赞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 你没有登录

收藏夹名称

×
×
评论
点赞
分享
导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