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四人视角下的抗战与统一战线 ——【游览随记】之四十六
四人视角下的抗战与统一战线
——【游览随记】之四十六
毕文杰
9月3日临近,我再次走进浙江宁波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的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墙上四张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人物照片上。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抗日战争中民族统一战线的复杂、坚韧与力量——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人心向背终会冲破阵营壁垒,正义力量终将聚成不可阻挡的洪流。
第一个名字,是位于纪念馆西侧的墙上:板木郁吉。这位曾经身着日军军装的士兵,在浙东战场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的烧杀抢掠,终于认清战争的本质。他毅然放下武器,加入新四军,成为反战同盟的一员。在一次伏击日伪军战斗中,他为掩护战友中弹牺牲,手中还紧攥着写有“反战”二字布条。一个日本军人的觉醒,印证了正义不分国界——当战争的罪恶暴露无遗,连施暴阵营中也会有人站出,与被压迫者并肩作战。这正是统一战线最深刻的力量:它不仅团结同胞,更能唤醒良知,让反战成为超越民族的共识。
纪念馆的玻璃柜里,放着一枚锈蚀的美军徽章,属于飞行员托勒特。1944年,他驾驶战机支援中国战场,不幸被日军击落。浙东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将他救起。新四军战士护送他穿越封锁线。康复后,他主动要求参加对日军阵地的侦察,最终在一次低空轰炸任务中牺牲。一位美国青年,跨越重洋来到中国战场,用生命践行“中美协同作战”的承诺。这让我想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来不是闭门造车的弧勇,而是开放的、包容的——它联结起所有反法西斯的力量,让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
转身看到“田岫山”的名字时,展柜里的史料透着几分沉重。这位国民党三战区挺进第四纵队司令,曾在我方统战工作下动摇,承诺脱离国民党顽固派共同抗日。然而在日军威逼利诱下,他最终背信弃义,率部投靠日军,沦为伪军。1943年,浙东纵队发起讨逆战役,将这股1000多人的伪军全部歼灭。田岫山的结局,是对“民族大义”四个大字最尖锐的注解:统一战线容得下分歧,却绝不能容忍背叛,在民族存亡的选择题前,任何投机取巧、见利忘义的行为,终将被历史唾弃。
与田岫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俊升的故事。同样身为国民党三战区挺进军司令,他看清了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面目,更被共产党“团结抗日”的诚意打动。1945年,他率部毅然起义,带着全部武器加入新四军浙东纵队,后来成为我军的优秀指挥员。起义那天他在誓师大会上说:“枪口一致对外,才是中国人的本分”。张俊升的选择,印证了我党统一战线的核心力量:它以民族大义为旗帜,能让真正有良知的人,冲破阵营的束缚,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
走出纪念馆,初秋的微风拂过村里的稻田。这四个人的故事,像四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层层涟漪。板木郁吉的反战,托勒特的支援,是国际正义力量的共鸣;田岫山的背叛与张俊升的起义,则是国内阵营分化的缩影。他们共同指向一个真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所以能成为胜利的基石,是因为它扎根于“民族独立”的共同信念,它凝聚了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力量。
铭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使我们懂得:团结是穿越风雨的底气,合作是走向复兴的根基——这便是历史留给今天最鲜活的启示。
附录:1.瓦窑堡会议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我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毛主席代表党中央在会上率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通过会议制定了相关策略方针,并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统一战线形成后,坚持正确方针策略,维护了团结抗战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重要体现之一。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含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等,旨在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的政治联盟。3.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 等27人点赞

精选留言
张载养
2025-08-21 08:27:01
从过去走来,向未来奔去 “九三”临近,抗战成热门话题;80年漫长岁月,变化巨大,追忆不息,感悟良多,畅想悠远;“四人视角”,挺有吸引力,看看如果同话“抗战与统一战线”。 一个曾经的日军士兵,亲眼目睹侵略者的血腥暴行,幡然觉醒,放下武器,成为反战一员;一位美国飞行员,驾驶战机支援中国抗战,不幸被击落,由浙东老百姓救起,新四军护送归队,再次参战,血染战机;一个国民党军队将领,曾被争取加入抗战,后又背信弃义,投靠日军,终遭被歼命运;另一位国民党挺进军司令,毅然率部起义,成为我军优秀指挥员,弘扬民族大义,建立不凡功勋。 同一时期,同一战场,走向东西,命运各异;抗战中的统一战线,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继续前进的旗帜。 为毕老师的佳作《四人视角下的抗战与统一战线》点赞!
13651730370
2025-08-21 07:47:51
团结是抗战胜利的底气,合作是走向复兴的根基。毕老师的佳作《四人视角下的抗战与统一战线》——【游览随记】之四十六,以生动详实的史实资料,揭示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颠簸不破的真理,那就是万众一心,统一战线,奋起抗击最凶恶的法西斯侵略者。虽然是游记,却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敢于亮剑,赢得胜利的世界上最高贵的凝聚力,团结了包括敌对阵营中的正义人士共赴国难,同心抗战。慷慨悲歌震敌酋,血战光复我神州。为毕老师的佳作点赞!向毕老师致敬!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你没有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