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10号 08点 阅读 10025 评论0 点赞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在杭州西北郊的青山翠谷间,沉睡着一座距今五千三百年的神秘古城。当考古学家的铲子轻轻拨开岁月的尘土,良渚——这座被后世誉为"中华第一城"的史前都邑,逐渐显露出它恢宏的面貌。这里不仅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更是一把打开中华文明起源之谜的钥匙。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地处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距离杭州市区不远,交通便捷。它所在的区域,曾是良渚文化权力与信仰的核心所在 。从时间维度追溯,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先民就在此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8月9日早餐后,我们顶着烈日驱车前往良渚遗址公园,那里距君澜度假酒店6公里左右的路程,车行十来分钟就到了。天气炎热,园区又非常之大,我们选择了坐电瓶车游览,20元一张票,老年人门票是免的。园内还看到了无人驾驶出租车。坐电瓶车逗一大圈,看到良渚遗址公园开发建设的非常好。遗址公园山峦起伏,水网密布,尤其是广袤的稻田很是吸人眼球。我和兰敏在莫角山下车,这里是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天气再热也要爬上山坡观赏。大小莫角山,一圈走下来也有5000多步,烈日下山坡上下搞得大汗淋漓。景观好,来一次不易,还是值了。回到酒店午休后,我又去游泳放松,室内泳池十分凉爽舒适。自6月10日做了白内障手术,医生说两个月不能游泳,时间刚好到了。这回游了500米,感觉还行。
走进城址区,就仿佛踏入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这里有精心设置的十大片区,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它以生动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良渚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得以触摸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源头 。在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迹,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等待着您去发现、去探索。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核心区域包括古城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和以良渚玉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这座占地约300万平方米的古城,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之一,由11条堤坝组成的水利设施,控制范围达100平方公里,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展现了惊人的工程智慧。考古发现表明,良渚先民已掌握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技术,这在同时期世界文明中极为罕见。
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巍峨的城墙遗址。城墙周长约6公里,高约4米,底宽约20-30米,全部采用草裹泥堆筑技术建成。这种独特的建筑方法是将泥土包裹在茅荻等植物茎秆中,既增加了泥土的韧性,又提高了抗水性。站在残存的城墙上远眺,可以想象当年城内"宫城-内城-外城"的三重结构布局:中央是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宫殿区,贵族们在此处理政事;内城居住着贵族与工匠;外城则是普通居民的聚居区。这种等级分明的城市规划,标志着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成熟。
良渚文化的核心密码藏在那些精美的玉器中。在反山王陵等高等级墓葬中出土的玉琮、玉璧、玉钺等礼器,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神人兽面纹",这种刻在玉琮上的神秘图案,被认为是良渚人的神徽,体现了统一的宗教信仰体系。考古学家发现,良渚玉器制作采用了切割、钻孔、打磨、雕刻等一系列复杂工艺,有些玉器的钻孔精度达到毫米级别,反映出当时已存在专业化的手工业生产。这些玉礼器不仅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更构成了中国最早的礼制文明雏形。8日下午在良渚博物院,已经看到了"神人兽面纹"玉琮等镇馆之宝
良渚遗址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物质遗存,更在于它揭示了中国文明起源的独特路径。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的城邦文明不同,良渚展现的是一种"多元一体"的文明形成模式——以稻作农业为基础,以玉礼器为纽带,形成了一个地域广阔、结构复杂、信仰统一的早期国家形态。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其"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
漫步在良渚遗址,那些穿越时空而来的文物静静诉说着一个古老文明的故事。碳化稻米堆积如山的粮仓遗迹,展示着发达的稻作农业;刻符陶器上的原始文字雏形,暗示着文明传承的载体;而那些精心摆放的祭祀遗存,则透露出先民对天地神灵的敬畏。良渚文化是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顶峰,上承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下接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良渚文明虽未留下文字记载,但它通过物质遗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图景,证明中华文明并非始于甲骨文的商代,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源头。
盛夏的阳光下良渚古城的土垣格外靓丽壮美,我们仿佛能听见五千年前的文明回响。这座沉睡的古城告诉我们:中华文明的根基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深厚,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线索的简单延续,而是在广袤大地上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璀璨结晶。走进良渚,就是走进中华文明的童年时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民族文化基因最原始的密码,感受到文明初曙时人类智慧的光芒。
信纸作者:茹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