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07号 15点 阅读 6138 评论0 点赞1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大明山风景区,有一巨石,平坦如榻,相传朱元璋起义兵败至此,曾卧石上,故名“天子石”。朱元璋屯垦时曾登台拜将, 故山顶有点将台。朱元璋屯军千亩田,招兵买马,生聚训练,养精蓄锐,然后杀下山去,打下大明江山,故此山称为大明山。大明山旅游度假区,是一个方圆30平方公里的美妙自然世界,以“一泓碧湖、十里幽谷、百丈飞瀑、千亩草甸、万米岩洞、群峰啸天、林海无边”风光著称。
我们入住的和旺民宿酒店距大明山景区仅3.5公里,可以说近在咫尺。去大明山景区,和旺赠送门票和小交通。我们计划去大明山景区,柳老板头天晚上就给我们办好了门票和景交车票。7月7日天气晴好,早餐后柳老板又把我们送到景区一直上了景交车。到大明山旅游很方便,景交车下来之后登800多个台阶就到索道口,乘坐索道直上山顶海拔1130米处的观景地。回程更方便,索道下山后就乘景交车,一直把我们送到酒店。
对于如我们这般,已将攀登陡峭视为畏途的年纪,索道便成了与大明山这位“浙西村姑”相晤的最佳津渡。山脚仰望,那墨绿障屏依旧亲切温和,峰壑间流荡的山风,仿佛在邀请我们以羽化之姿赴约。检票入站,步入那小小的移动舱室,门扉轻合,便是另一番天地的开端。缆车徐升,仿佛被无形的气流温柔托举,大地骤然沉降。顷刻间,满目的绿意如瀑布般从四面八方向窗内奔涌、流淌。方才在山下尚需仰望的密林树冠,此刻已尽数匍匐于脚底,成了一片翻滚着的、凝固的深碧浅翠的海洋。缆索便是我们的航道,缆车如舟,沉稳地航行其上。每一次轻微的上升或滑行,都牵引着窗外景致的巨大更迭:看那峡谷的深邃陡然被拉近又推远,裸露的岩壁肌理在咫尺之外展露雄浑,远处亭台楼阁则如碧涛中若隐若现的礁屿仙踪。我们飘然其间,化身了无挂碍的飞鸟,任山风擦过窗舷,将松针与溪涧的清冽湿气送入鼻息。此等凌空俯瞰、移步换景的畅快,是脚踏实地时断难想象的“上帝视角”。
悠悠十数分钟,便轻松渡过了昔日需跋涉数小时的山路。甫一踏出车厢,豁然已立身于山之怀抱的高处。目标明确,平坦宽敞的步道引我们直抵山顶明珠:大明湖畔。这一段路,是为老年人精挑细选的精华。栈道平缓绕湖而建,步履轻松。碧湖如镜,倒映着“御笔峰”等环伺的青山秀骨。湖光敛滟,山岚偶拂其上,将坚挺的山影洇染得朦胧柔美。此地停留,呼吸着冷冽纯净的空气,远眺来时的索道如一道银线缀于千仞之上,心下不禁莞尔:方才的飞升,原是为了此刻山巅信步的从容与饱览湖山的闲暇。山巅信步,精华浓缩处的从容。山顶美景连连,除了千亩草甸太远单程就要70分钟我们走不动没去,其他的大多走到,花了两个来小时,最多的一位老人走了13000多步。我是适可而止,仅在大明湖处转转,也走了3000多步。
辞别湖光山色,再返索道归程,下行缆车启动,又是一番全新的景象徐徐铺展。方才上行时被忽视的背面山坳,此刻在暖煦的斜阳里尽显丰腴姿彩。山壁的褶皱纹理被拉得绵长深邃,向阳的坡面金光流淌,背阴处则沉淀为深邃的靛蓝。金色的光柱斜斜穿过逐渐稀疏的林梢,如同巨大的画笔,在绿毯上挥洒跳跃的光斑。回望山顶的湖、亭、栈道,如精妙的沙盘模型被快速缩小。云海未能遇见的遗憾,却被“光影交响”悄然弥补。缆车的降落变得缓慢而富有仪式感,仿佛舍不得剪断这贯穿上下的金色丝线。我们如同乘着阳光的羽翼,缓缓滑向山脚,满载一身的清风与光泽。
回首仰望,阳光下的大明山沉静无言。我们大汗淋漓地刻下深刻的足迹,那栈道几痕、索道两线,不过是极其轻盈地划过其苍莽肌理。然而,这索道的一上一下,却如同打开了一扇巨大的观景窗,让我们这些步履迟缓之人,得以凌空饱览山之嵯峨、湖之娴静、林之浩瀚、云气之氤氲,以及光与影在山肌上流动的魔幻时刻。我们以这种几近悬空的方式亲近山岳,不扰其清梦,却更深切地体味到其雄浑与温柔的交融。缆绳轻摇间,大山以它博大的胸怀收纳了我们的仰望与回眸。此一行,双脚未曾踏碎深谷,心灵却已托付那悠悠云海,铭记下这索道之上、群山怀抱中的辽阔与安宁。
初赴大明山,心绪纷扰如尘,总未消绝。及至立身于山脚仰望其挺拔峻峭,似见一壁矗立的墨绿障屏横直竖立于眼前。然而山形虽是庞大肃立,但山势却并不峥嵘狰狞,倒觉亲切温和了。当地人戏称其为“浙西小黄山”,倒也并非浪得虚名之冠;若谓黄山如大家闺秀,明秀矜持,大明山则似村姑,自自然然地淳朴亲和,更引着我们投入其怀抱。
登高时,我们自认踏碎山魂;离山一转身之际,顿觉自己不过只是轻划过其表皮的一缕风动,一只小鸟。山是山的模样,人是人的样子。山如常,人如故。可那山巅的云卷千峰之势,却如微火深植——它只证明过:即使微小如蚁,行客也曾攀援,也曾让青山如鉴,在身体里拓印下峰谷的轮廓线。我们攀登的并非只是山峰;向上拓印足迹之时,大山也在我们的心灵里凿刻下深深的峡谷,安放未来无边的云起云沉。
信纸作者:茹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