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4月13号 21点 阅读 4479 评论4 点赞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有这么一位可敬的老师
郑鼎文
昨天我去看望刘老师,其实他没有给我教过课,只是我在那所学校读书时,他在该校教书。像我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很多,虽然刘先生没有给他们教过书,但在那个学校读书时,刘先生就在那里教书。特别是刘老师除了书教的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没有一点老师的架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和学生打成一片,非常关心学生,学生有什么困难,他都热心予以解决。在那个条件很差的时代,有的学生吃药没有开水,就毫不犹豫地去刘老师那里解决,且自然如愿以偿。正是这种难得的亲和力,使刘老师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美誉度,甚至把他当亲人对待。
刘老师还有这么一个流传得很久很远的故事。当年他在学校教书时特别用功,书教得很好,深受学生尊敬。有一次上数学课,也不知何种原因,他突然昏倒在讲台上,学生们发慌了,连忙用木板抬着他去附近的地段医院抢救。学生们救人要紧,走得很急很急,木板也晃动起来,忽然刘老师醒过来了,问学生你们这是干什么?学生们连忙说明情况,他坚决地说不用了,我现在清醒了,没有什么事儿,赶紧回去上课吧。学生们见老师这么严肃地说,只好听话地把他抬回去,又继续上完了课。
这件事儿,几十年来一直被学生互相传告着,并且添油加醋,越说越传奇。刘老师后来说,那时候生活条件差,营养不足,昏倒很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吧。
刘老师敬业爱生,后来多次被评为各级先进,又先后被提拔为高中校长、县教研室主任,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么着,不仅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刘老师没有教过也认老师,即就是没有在刘老师所在学校读书,也认刘老师为老师。常言道“桃李满天下,教师最光荣”,这句话用在刘老师这里挺合适的,也会当之无愧的。
刘老师退下来后,从2003年到2017年,15年来一直在县老科协教育专委会工作。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去基层学校搞调研,建言献策。由于亲密的师生关系,加上他的阅历和威望,所到学校都很欢迎,接待非常热情。再者,他退休后因亲密的师生关系应邀聚会不少,饭局是不少的。
昨天我去刘老师家,顺便问他在周原广场转不转,因为他所住的小区离周原广场很近,那里绿化美化好,空气好。他说去双语学校那里(原来的一个学校)走个来回。其夫人接口说:原先他也去周原广场转,在那里经常碰上的学生太多,都亲热地与他握手,把他的手都握疼了。所以他改变了散步的路线。
这就是刘老师,他当年工作期间很精彩,退休后生活也很精彩。看来一位德才兼备、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始终是很幸福的。
全家福,前排左二为刘老师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