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国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人是物非(徐建国)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4月10号 19点 阅读 9550 评论12 点赞3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人是物非

徐建国

2025、4、10

 

 

老师在校门前

 

 

       今天,我去了兴塔,拜见了我初中时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娄培珠。采访她从一个农家小女孩,考上大学,成为教师,最后连续担任三届学校党支部书记的经历。她老人家还以82岁的高龄,陪着我到兴塔小学、兴塔中学、兴塔医院旧址,带我到兴塔村“二场小学”旧址,甚至她的旧宅基上兜了一大圈。回家我看了一下微信步数,居然有两万多步。最令人感动的是,中午在酒店吃饭,说好我这个67岁的学生请老师,结果她老人家偷偷付掉了。

       今天上午9时许,我到了老师居住的小区大门口 。老师已经等在门卫室了,我们赶紧往老师家走去。一进门,她老人家就忙着给我泡茶,而桌上早已摆放着两碟切好的水果。我们闲聊了几句,就切入正题。我打开手机录音键,让老师谈谈她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经历;工作以后,她怎样从一个普通教师,不仅评上中学高级,而且成为兴塔中学连续三届的党支部书记。

       老师说,她家就在兴塔村第六组。父亲是农村木匠,母亲是家庭妇女。母亲一生养了13个孩子,有男有女,甚至还有双胞胎。但由于当时农村卫生条件太差了,最后只成活了她一个。于是,在1944年,她就被迫成了“独生子女”。正因为如此,她成了父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对象。老师从小就聪明、乖巧,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路贵人相随。

       说起当年求学的艰苦,今天的学生是无法想象的。老师的高中,读的是县中。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相距有十七八里之遥。十五六岁的老师,每周一个来回,都是徒步。当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缺吃少穿,学校供应还算充足。老师常常把学校发的油条、大饼节约下来,带回家给父母吃。

       大学上的是半农半读的嘉定师院,学制四年。后来学校搬到奉贤,就是后来的上海技术师院,现在的上海师范大学。老师常常要在农田劳动,有一次差一点把耕地的拖拉机开到海里去。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老师获得了大专文凭,分配到了兴塔中学教初中语文。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讲《鸿门宴》,板书写了满满一黑板。我的语文功底,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

       由于教学成绩出色,在1980年代被上级党委纳入考察对象,准备调入乡政府担任领导职务。是老师的父亲说:女子教书很好,不要到官场上混。于是老师铁了心坚决不上调,做了一辈子老师。后来由于学校老书记坚决辞职,乡政府让老师先代理学校书记,后来经正式选举成为学校党支部书记。

       老师说,她当书记,到位不越位,尽职不包揽。她分管教师思想、学生会工作,一直做了三届学校党支部书记。当时有一个学生,父母双亡,情况极为困难。是她一路化缘,护送他直达大学。现在这个学生已经成为一方土地的保护神,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正因为如此,学生都把她视同母亲,包括我。我虽与老师仅相差15岁,但我一直把她当做我的另一个母亲。特别是我的母亲病逝以后,我就视她为唯一的母亲了。人生道路上有难以抉择的事,总要去征求老师的意见;有什么困难,也总是第一时间想到让老师解决。

       这就是“人是”。我的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本真、积极、认真、勤奋的人。下面说说“物非”。今天,我去兴塔的任务,除采访老师,还有就是将小学、中学、医院的旧址拍一拍,以便用到《品怀兴塔》这本书里去。结果,老师就读的小学、中学,也是我就读的小学、中学校园,已经拆得连一块砖头都没有剩下 ,只有黑土地朝着蓝天,真正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毗邻的医院倒是还在,但已经变成居民住宅了。当年我儿子出生的产房,已经成了某位家境贫困老人的小家了。

       人生不过百年,可是仅仅过去几十年,“物”早已经“非”了。唯有我的老师,依然那么睿智,那么热情。每次,我给她老人家拍照,总感觉不是在拍一位耄耋老人,而是在拍一位少女,所以我常常在文章中称她老人家为“老年少女”!

       祝愿我的老师健康长寿,永远年轻!因为她老人家一生历经磨难,却依然对生活怀抱着热情、热爱。老师,您永远是我人生的楷模!学一辈子,也学不完!

       兴塔医院旧址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2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2人点赞

本文作者

徐建国

勤奋读书 努力成功:上海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21年金山区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度“金山好人”,上海市委党校“2021年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学员。枫泾文史研究会会员、理事、副秘书长。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徐建国2025-04-14 02:59:36

    浦兴祖:浓浓的感恩之情,令读者感动不已。[强][强][握手][握手][玫瑰][玫瑰]

    举报

  • 徐建国2025-04-12 16:14:38

    沈龙华:读了此文,勾起我浓浓的回忆。我68年9月分配到兴塔,先是在五一八队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69年上半年五月开始在五一五队(即周益平的老家)的一座破庙改成的学校(复设班,仅我一名教师,教一、二、四三个年级)代课,后来在兴塔中学也当老师的沈金弟正是一年级学生。然后在北片乡校(韩坞、卫星、泖桥)分别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到74年才调到兴塔中学教高中。当时学校在马路北面马路边上。此段时间与娄培珠老师同过事。因此对她也算很熟。79年暑假调到金山县中,接的正是周益平和徐建强这个班。在县中17年,到96年暑假后调离金山,在金山整整28年,度过了我人生青年、中年时光。我在这里结婚成家生女。在兴塔的七年,一直住在兴塔镇上的学校里,所以大约在十多年前,乐敏(陈玲老师的大儿子)还特地开车从南汇周浦接我们去兴塔中、小学去看看,当时好像已经破烂不堪了(学校大概已经撤了)。碰到蒋宏伟(生过小儿麻痹症的,沈静华老师的儿子)。娄老师的儿子娄健不知现在怎样?

    举报

  • 徐建国2025-04-12 08:22:48

    庄建林:强][强]写得感人

    举报

  • 徐建国2025-04-12 07:25:12

    王景生: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三千宠爱在一身”,徐老师你的老师被上帝吻过的。写的很好,好感动。

    举报

  • 徐建国2025-04-12 07:23:57

    何华章:娄老师人品高尚,令人敬佩!徐老师师恩难忘,重情重义,你们俩都是为人为师楷模,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致敬![强][强][抱拳][抱拳][抱拳]

    举报

  • 徐建国2025-04-12 07:23:10

    高文斌:兴塔村娄姓第一次听到。

    举报

  • 徐建国2025-04-11 18:40:46

    陈仕龙:有缘成师生,浓浓师生情,点赞。有一点不清楚:嘉定师范是中师,何时搬到奉贤上师大校区,八十年代初期我在那里学习,没听说过。

    举报

    徐建国 感谢陈仕龙老师阅读仔细!不是中师的那所嘉定师范,而是半农半读的嘉定师院。 举报

  • 徐建国2025-04-11 18:40:10

    陈仕龙:@徐建国 老师,一般而言,写自己的老师会有习惯性的敬畏。可本文似没有,可见他们师生间很熟、很融洽。“老年少女”这一有创意的称谓,能领略其中的韵味。第一张照片是这次拍摄的吧?娄培珠老师确实一点不见老。

    举报

  • 王勤2025-04-11 15:56:33

    难忘恩师

    举报

  • 丰子恺美育2025-04-11 12:06:49

    正能量的徐老师!

    举报

  • 叶惠麟笔名叶子2025-04-11 05:24:39

    拜读分享,谢谢老师的讲述和介绍!叶子

    举报

  • 杂食/老牛。2025-04-11 00:45:02

    早啊!是的。多谢!多谢。多谢!徐老师:老师,就是老师!祝福您: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好母亲!多谢。学习了。徐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母也!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