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3月28号 18点 阅读 3571 评论2 点赞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3月17日下午,在上海市信访办、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组织的“2025年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专题培训”上,我作为上海市优秀人民建议获奖者代表,作了《我与人民建议的渊源与荣光》讲课,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这是我近三年在上海各单位开展200多场宣讲工作以来,讲课现场效果最好的一次,也是我发挥最好的一次,我感到很激动很荣光很难忘。
这次讲课成功的原因在于主办方的精心策划和点题,主题新颖独特,让我从“建议人”角度畅谈我在人民建议征集的经历、故事和收获体会;与会人员的层次高,同频共振,会场爆发了七八次会心的笑声,这进一步增强和激发了我的自信、灵感和文化底气。
总结回顾这次讲课的经历,收获非浅。
3月上旬,我收到该培训班的讲课邀请,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此次培训的规模、范围、形式是上海近年来首次,既是对上海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实践经验的梳理提炼,也是立足发展新阶段,推动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深化、能力再提升的集中部署。参加人员是各区信访办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分管领导、经办同志、街镇工作人员代表以及部分委办局信访部门、市级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相关负责同志,都是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老法师”。
在“老法师”面前讲什么?怎么讲?这成了我备课中的一个难题。我两次调整宣讲主题和宣讲思路,推倒重写。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相关处室的同志指点我三个讲:从“建议人”角度讲,从“市民视角”讲,“大胆”讲。平时我讲课的惯例是30%讲理论、70%讲事例。这次大胆调整为5%讲理论、95%讲事例。我在大量亲历的人民建议案例素材中反复精心挑选,最后围绕主题采用了20多个案例阐述,力争使讲课内容更新鲜、更生动、更接地气。讲稿内容反复推敲,一直赶到讲课前两个小时才圆满完稿。
结果,讲课的现场效果比我设计预想的更热烈、更互动、更活跃,讲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我感谢上海市信访办、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感谢人民建议征集这个平台,我将继续再接再厉,努力做好“建议人、宣讲员、奉献者”,为上海城市的更美好而积极建言献策和宣讲!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