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晚霞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影碟与“进口大片”热门的年代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4月10号 07点 阅读 4802 评论6 点赞2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影碟与“进口大片”热门年代

朱岭

 

        1978年的改革开放和中美建交的浩荡春风,致使中国似乎大有欧洲当年文艺复兴的况味欣然呈现,那时候集中引进了一些外国影片。在经历了多年精神匮乏的人们才得以大饱眼福,大呼过瘾地麇集于电影院,逸兴遄飞地观看许许多多色彩斑斓、内容各异的电影。影讯就是喜讯。当时可以用“空前火爆,一票难求”来形容绝不为过。比如,日本电影《追捕》《望乡》《人证》;法国电影《佐罗》《巴黎圣母院》;英国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印度影片《流浪者》《两亩地》;南斯拉夫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等,陆续上映,轰动一时;买不到票者会在放电影之前,等退票者多如牛毛。

        上世纪80年代末,录像机时代莅临。日本的夏普、索尼、松下、日立等品牌录像播放机迅速进入我国市场,很快地改变了国人的家庭娱乐生活。

        记忆犹新的是,最早的录像机是卡带式的。那时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开设了不少录像厅,成为城区里的一道风景线。有资料表明,1990年,我国至少存在着5万多家在册录像厅。当时一部松下录像机要买到3000多元,而夏普的价格普遍在4800元左右一台,而彼时绝大多数人的月工资仅有100多元。所以,一般人是消费不起的,而且,不少人即便买得起录像机,也买不起录像带。所以当年不少人只能去租用录像带来观看、来过瘾。那时的录像带,砖头式的一大块,既占地方,清晰度又乏善可陈。而当年的录像带,流行播放港台片较多,比如《古惑仔》系列,李小龙的武打片,由金庸小说改编的武打片等。假如购买当时一部日本连续剧《姿三四郎》的录像带,则要占去家里柜子上很大一片空间。

        当年的新娘出嫁,嫁妆中除了电视机、音响等,要是有一台从港台购置的录像机,那绝对是“弹眼落睛”颇有面子的事,“腔调不要太浓哦!”

        之后,由于卡式录像带的种种弊端,替代它的是LD,就是激光视盘,它更轻便,分辨率画面更清晰。不过LD碟机器价格高达6000多元一台,而LD每张光盘的价格在300元左右,限制了许多人的高消费。好在不久被后来居上、价廉物美的VCD、DVD所取代,LD很快销声匿迹。

        大约1994年之后吧,VCD渐次进入千家万户。一张正规的VCD碟片低于30元,而那些盗版片,价格更加低廉,只有几元一张,因此,那些热门的外国译制盗版碟片史无前例地汹涌而来。这一时期,国门越开越大,国外的电影译制碟片似“忽如一夜春风来”,犹如决堤之洪水,滔滔涌入千家万户。电影院对那些国外大片引进的时候,不少影迷早已通过VCD看过碟片了,这对电影院的票房冲击颇大。由此,人们以往看电影上电影院的老习惯渐渐式微。一部电影被浓缩在一张小小的碟片上。观看电影的场合也从影剧院搬到了家里,可以斜躺在沙发上,边品茗或吃着零食,就能从从容容随心所欲地欣赏到一部部精彩的影片,以前那种需要买票观影和挤挤挨挨排队进电影院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矣。由此,七宝电影院成了“门庭冷落车马稀”鲜有人光顾的一座“冷库”,遂于1993年停止了电影放映。1994年改为音像厅,播放电影录像,内容多为港台武打、言情片、好莱坞热门大片;观众多为外来务工者。2000年4月,七宝老街改造,将原七宝电影院改造为“七宝塘南菜市场”。

        VCD、DVD影碟机,取代了先前的录像机,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一代影碟机,它们也将家用播放机推向了一个高潮与顶峰。那时国产的新科、实达、爱多、飞利浦、步步高、万利达等国内品牌,因其价格低廉,功能齐全,尤其是超级强大的纠错能力,打破了日本影碟机一统天下的垄断,一时风光无二,为许多国人所喜爱,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我因喜欢观看碟片,先后买过实达、步步高等多款影碟机。有一回,我欲购买一台影碟机,进到店里问营业员,他立即给我演示日本“索尼”影碟机,他放进去的是一张划满痕迹的片子,结果死机了。然后他又将此碟片放进国产“步步高”的影碟机里,很快片子就出现了图像,说明其强大的纠错能力,于是我立即购买了“步步高”。

        好莱坞制片界有一句名言:“印度人说为印度人拍电影,中国人说为中国人拍电影,我们美国人为全世界的人拍电影。”近三十年前的1994年11月,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的捷足先登,打响了进口大片的第一枪,开启了国内进口译制大片的大门,打开了我国观众的视野。据报道,在1994年11月11日晚,《亡命天涯》上映前夜,时任北京市海淀区电影公司总经理的韩茂端,载着八个拷贝满北京城转悠,躲避北京市电影公司的“阻拦”。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群飞回忆,当时《亡命天涯》引进后,在电影界形成了立场鲜明的两派,有的鼎力支持,有的激烈反对,认为“引狼入室”会摧毁本就脆弱的民族电影。在一片联合抵制声中,《亡命天涯》在北京地区上映一周即被迫下线。但由于夺人眼球的《亡命天涯》实在引人入胜,又没有政治上不能放映的问题,后来还是公映了。好莱坞以其宏大的场面、豪华的特效、振聋发聩的音响、信马由缰的想象力和扎实的影像叙事,为中国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和跨时代的观影体验。《亡命天涯》的故事是:一个被陷害的医生,意外踏上了一条为自己洗脱冤屈的亡命天涯之路。电影开始不久,大场面就安排上了,押送犯人的车意外与火车相撞,一时间电光石火,紧接着,正值壮年的哈里森·福特自大坝之上一跃而下,刺激程度能让人的肾上腺素飙升。据说,第一次在电影院里观看好莱坞影片的观众不少人下意识抓紧了座椅扶手。《亡命天涯》一举取得了2500多万元的票房。有了《亡命天涯》的成功票房,之后的大片引进变得顺风顺水、顺理成章。由此,进口大片长驱直入,风头无两,叱咤我国影院多年,始终占据着观影人数的前列。1995年之后,史泰龙的《第一滴血》,施瓦辛格的《真实的谎言》《终结者》,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以及《最高危机》《空军一号》《空中监狱》《防火墙》《角斗士》《刺激1995》《王牌对王牌》《廊桥遗梦》《逃离索比堡》《加勒比海盗》《石破天惊》《惊天动地》《第一号标靶》《黑客帝国》《勇闯夺命岛》《终极标靶》《断箭行动》《变脸》《铁面人》《金刚》等等,那些悬念横生、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场面火爆、冲击视野的大片呼啸而来。又譬如,最早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超人》之后,银幕上动作巨片超级英雄陆续踏来:超人、雷神、蝙蝠侠、钢铁侠、蜘蛛侠、闪电侠、007系列、美国队长、变形金刚、绿巨人等等。这些变形的巨人,超级的英雄,骁勇的战神,无敌的勇士,让我总感到玄乎得不可思议,强大得战无不胜,骁勇善战得所向披靡。我爱人,极其喜欢观看惊险刺激的007系列碟片,为此,专门将所有007系列碟片悉数买回家观赏。有的是后来拍摄放映的,她只要知道出了新碟片,千方百计会一部接着一部买回来看。1995年4月上映由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此片节奏极其紧凑,具备所有的商业元素,打斗、幽默、情色、火爆、大场面、大制作,简直让人看得喘不过气来,惊心动魄到了令人难以信置的地步。当年中国电影的平均票价是6元,《亡命天涯》票价15元已属特例,而《真实的谎言》票价竟达到每张30元。因为太过火爆,一度炒出过80元的黄牛高票价。1995年成了热爱电影的中国观众的狂欢节,《阿甘正传》《生死时速》《绝地战警》《勇敢者游戏》《狮子王》等大片,那些异域的故事,惊心动魄的场面,扣人心弦的情节,文化伴随着视听盛宴,开启了人们对远方世界的无限遐想。人们同样难以忘记《泰坦尼克号》《指环王》和《哈利·波特》带来的视听震撼。1998年,《泰坦尼克号》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涌向电影院,无论会不会英文的中国人,都会哼唱几句《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依旧》。1999年央视春节晚会,赵丽蓉在与巩汉林的小品《老将出马》中就演唱了这首歌,至于罗丝和杰克在泰坦尼克号船头缠绵拥抱的动作,成了永恒的至爱形象而被津津有味不断地模仿。这部长达3小时15分钟扣人心弦的影片,随着电影中缠绵悱恻爱情的展开和荡气回肠情节的演绎发展,不管是画面、表演、情节、音乐等,都让人非常沉浸其中、陶醉其间,影片好似魔法一样牢牢地摄住了观众的心弦。这部以超越时代的特效水准和融合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影片在国内以14亿元票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约占1998年全年电影总票房的四分之一,直到10年后才被《2012》和《变形金刚2》打破。这是好莱坞在我国电影市场天花板式的最高光时刻。电影让中国观众牢牢记住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大名。由此,当2010年1月,再一次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带来了他重磅的《阿凡达》电影时,它给观众的最大印象是,见识了真正的3D巨幕的魅力所在,它从而成为继《泰坦尼克号》之后的又一部超级大片,创造了13.39亿元票房业绩,重重地震撼了中国电影行业的方方面面。当《阿凡达》上映后,观众第一次发现,观摩这样的电影需要寻觅一个最好的影院,寻找一块最大的银幕才最舒适、最惬意、最过瘾。影片不但给我们带来强劲的视觉冲击,唯美的画面效果,更是技术、理念、思维的全方位更新与颠覆,可以说,《阿凡达》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视听体验。所以有人形象地说了,美国靠“三片”入侵我国:芯片、薯片、大片。

        如今发达的网络,先是将MP3随身听给灭了,又将CD给灭了,再后又让原本热门的VCD、DVD销声匿迹了。而今,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从电脑、手机等“流媒体”上下载各种音乐、影片来收听及观看,因而,原本星如棋布的的一家家碟片店纷纷关门大吉,CD、VCD、DVD皆成了过眼浮云。不少家庭几乎早就没了当年热门的VCD、DVD影碟机;即便有VCD、DVD影碟机的家庭,那些影碟机也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要是影碟机坏了的,也不会再去修理。至于当年所购买的不少进口译制大片,现在也很少有人再去回看了。笔者当年购置的几千盘VCD和DVD,如今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蒙上了不少的灰尘。然而,那段饱看飫览译制大片的过瘾时期,至今仍念念不忘,挥之不去。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茹歌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2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2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雪玲2025-04-10 12:31:33

    怀念那个年代明天晚饭后追看译制片的享受,但如今中国电影大片也走出国门了。

    举报

  • 2025-04-10 11:36:37

    怀念译制片时代的享受。

    举报

  • 嘉敏2025-04-10 09:10:57

    蒙灰的碟片刻录着那段历史痕迹

    举报

  • 家在闵行2025-04-10 08:59:53

    如今中国影片取代了好莱坞大片,娱乐饕餮令国人生活丰富、文化自信。

    举报

  • 赵妙娟2025-04-10 08:35:23

    科技迅猛发展,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举报

  • 兰奇2025-04-10 08:34:17

    社会发展与进步之快速,让很多新产品都昙花一现。说日新月异都不夸张,唯有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享受技术进步的红利。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