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2月21号 12点 阅读 1485 评论3 点赞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曾经三登沪东状元楼
叶基馥
八埭头曾是杨浦最热闹的地段,平凉路沿街商铺林立,门类齐全,享有“杨浦南京路”的美誉。位于平凉路403号的沪东状元楼,更是平凉路上的一块金字招牌,以经营宁波本帮菜闻名全市。
今年春节长假的一天上午,我去了一次八埭头。当我经过沪东状元楼原址,这里一片废墟,所有的商铺都被拆除,四周砌起了围墙。
目睹此景,不禁让我想起三登沪东状元楼的场景。
第一次荣登沪东状元楼,是我以新郎官的身份“闪亮登场”。1983年年初我“顶替”回城,便着手筹划年底的婚礼。婚宴在哪家酒店举办,我和家人一致选在沪东状元楼。
这可是我小时候时常走过却没有口福的酒店,走过时只能闻闻从酒店里面飘出的诱人香味。把婚宴放在沪东状元楼,也算是实现我小时候立下的“长大后有了工作一定要去沪东状元楼吃一顿”的心愿。
那时刚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东风徐徐吹来,各行各业都注入了活力生机勃勃,沪东状元楼也不例外,生意兴隆,顾客盈门。每天傍晚,一对对新郎新娘佩戴胸花,站立在酒店门口欢迎亲人嘉宾光临,是当时八埭头的一道最亮丽风景。那天婚宴,我站立在酒店门前,就像“大姑娘坐花桥”满是兴奋,充满憧憬。
第二次上沪东状元楼,是2000年后老邻居相约。1998年许昌路一带老房子动迁,小时候的老邻居各奔东西。5年后老邻居相聚在沪东状元楼,看到八埭头与小时候看到的不一样了。许多商店承包给了个人,大都经营起了服装。平凉菜场改建为综合商场,通北路成为海鲜一条街。沪东状元楼也受到影响,少了宁波菜的风味,多了些“海鲜”的味道。
老邻居借助变了味的沪东状元楼这一平台,纷纷回忆起自己小时候与八埭头的情缘。有的说自己最喜欢去沪东电影院看电影,有的说最快乐的是去天泉浴室孵混堂,有的说那时最苦恼的是天未亮就要去平凉菜场排队买菜,有的说那时最惬意的是去旧货商店遛达淘宝。
唧唧咋咋,搬离八埭头的老邻居,仿佛在弹奏一曲八埭头的“咏叹调”。
如果说这次邻居相聚是一首八埭头的“咏叹调”,那么2014年年底农友在沪东状元楼相聚,则是一首八埭头的“告别曲”。那时八埭头的动迁改造已进入最后阶段,沪东状元楼正面临拆除。
百余名农友纷纷前来参加,其中70届、72届农友从小就在八埭头长大,对八埭头的商店如数家珍,十分熟悉。更多的虽然从小生长在徐汇、长宁等外区,对八埭头也是耳熟能详。大家相聚在即将拆除的沪东状元楼,算是对即将消失的八埭头作一告别。
在相聚的农友中,既有远道赶来的原生产连长老李,他特地从农场(海湾镇)赶来,也有居住在“一碗汤”距离(通北路)的罗兄。这位罗兄很少参加农友聚会,这天他也兴致勃勃前来参加,谈兴甚浓,兴趣颇高,喝了不少酒后醉醺醺地唱起了歌。
是为即将消失的八埭头唱挽歌,还是为他老房子动迁后的新生活唱赞歌?
挽歌也好赞歌也罢,一个崭新的“八埭头”必将浴火重生,这是我今年春节期间重游八埭头的感受。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