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2月04号 05点 阅读 10457 评论0 点赞5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虽已年逾古稀,我仍对文学、摄影与音乐满怀热爱。生活里的每一处美好,都是我汲取灵感的源泉。每年春节前后,莘庄的两座梅园便是我心心念念的艺术殿堂。在这春节期间,我一次次踏上了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
莘浜路上的莘庄公园,那股熟悉的江南园林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首悠扬的古典乐章,笼罩着我的灵魂。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飞檐斗拱在蜡梅、早梅的簇拥下,犹如一幅迎春的水彩画。芭蕉黛瓦,恰似小说中描绘的世外桃源;蜿蜒长廊,犹如钢琴上演奏的灵动音符。漫步其中,如同走进一首优美的诗篇,每一处都吟诵出岁月的韵律。
正值春节,梅花展尚未开幕,可园子早已为这场盛会精心装扮。大草坪上,灵蛇造型的布置格外吸睛。大红灯笼高挂在孕蕾的梅树间,五彩风车旋转于盛开的水仙里。五福广场,五棵银杏树干上穿上了大红的围裙,以红色彩条和红色挂饰为主的景点布置,增添了十分喜气。松、石、竹、梅有机组合,描绘出梅花绽放时的盛景,让我迫不及待地用相机记录下这梦幻的一刻。
我手持相机,闲庭信步,寻觅着最佳的拍摄角度。早花品种已星星点点地在枝头绽放,似散落在褐色诗笺上的妙语。山坡边的红萼白瓣的梅花已开得热热闹闹,红白相间,如和声一样,和谐美妙。我凑近细观,那纤细的花蕊根根分明,顶端嫩黄的花药如珍珠般闪耀,在晨光的轻抚下,尽显娇俏。我迅速按下快门,将这细腻的美丽定格。
莘庄梅园与莘庄公园的古朴典雅不同,充满了现代园林的简洁大气,像是一首简洁明快的现代诗。一入园,大片的梅林便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开阔的视野让人心旷神怡,如同聆听激昂的交响乐。入口处鹿的造型景点十分惊艳,近10头大小不一的智鹿挂着小巧的熊猫等装饰,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好似在演奏欢迎曲。园内的梅花品种繁多,红得浓烈的朱砂梅,清新淡雅的绿萼梅,不久将会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我最钟情的,还是那个专门展示老梅桩的栽培园。它集梅花研究、艺术观赏、文化传承于一体,是远近专业人员学习交流和摄影人士采风打卡的宝地。这里的梅花,有的枝干盘曲,如翱翔天际的蛟龙,充满了奋进的力量;有的古朴苍劲,似饱经沧桑的智者,沉淀着岁月的智慧。栽培园不是全年开放,一般在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才打开大门。
值得欣喜的是,今年莘庄梅园的龙游梅数量由9棵增加到了13棵。龙游梅枝干自然扭曲,蜿蜒盘旋,宛如灵动的草书,充满了艺术的韵味。花朵小巧玲珑,洁白的花瓣围绕着金黄色的花蕊,恰似音乐中的旋律,优美而和谐。微风拂过,龙游梅轻轻晃动。那灵动的姿态,如梦如幻。我赶忙举起相机,记录下诗画般的瞬间。
莘庄公园与莘庄梅园,虽同以梅花为主题,却各具特色,诚如两部风格不同的文学巨著。莘庄公园凭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成为我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绝佳去处,这里的一切,能激发我创作古体诗词的灵感。莘庄梅园则以崭新的姿态、广阔的梅林和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尤其是独特的梅桩展示和珍贵的龙游梅,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汲取现代艺术灵感的世外桃源,让我在摄影创作中尝试更多创新的手法。
虽说今年春节梅花展还未开始,但园中的布置与初绽的梅花,已经让我感受到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我满心期待着梅花展的开幕,相信到那时,莘庄的这两片梅林,将成为艺术的海洋,无论是用相机捕捉瞬间,还是用文字记录美好,亦或是在心中奏响音乐的旋律,都将收获满满的感动与震撼。
|
信纸作者:杨克元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