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1月14号 23点 阅读 5851 评论0 点赞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不合時宜
王家媽媽一個人生活,騙子打來電話說“我是你兒子”,意圖騙錢。王媽媽知道這是騙子,但還是絮絮叨叨地和騙子說了一個多小時的話,騙子都叫她迂急了,說我不是你兒子,我是騙子。
王媽媽說我知道你不是我兒子。你說你是騙子,就當你是騙子,能打電給我話說了這麼長時間,也是難得的呀。
我一個孤老婆子,沒哪個肯和我說話的。
王媽媽孤獨啊。
有錢也沒用,住再大的房子也不行,曾經的教授職稱也没用,這些現在都不是最需要的了,最最需要的是和親人朋友經常敘一敘衷腸。這就是老人的普遍心態。
北京大學的著名學者季某林的兒子六十多歲了,失偶,家裡就一個保姆伺候他們父子。日久生情,季子卻和保姆好上了。後來居然就和那個女人結了婚。是有話無人可講,他和保姆不般配是肯定的,但是,就退而求其次,能有個講話的就能慰我孤寂多多了,
孩子們規定我不要和開車的司機講話,不要和住家保姆講話,不要和收破爛的講話,不要和看大門的保安講話,更不要和跳廣場舞的那些個長舌婦們講話。那我還能和誰講話呢!
我年輕時就話不多。
滿懷的理想,抱負,謀略,才華,國策,經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文地理,雞毛蒜皮,牢騷怪話,妖言八卦,滿腹珠璣無處放,亂擲亂抛講臺上。
借著書中的人物之口,漫天飛舞,化作一片五彩雲煙。
“離散轉移,飄舉升降。乘淩高城,入于深宮。抵華葉而振氣,徘徊于桂椒之間,翱翔于激水之上。”
回到家中,則啞口無言。望空書咄咄,面壁寂無聲。
現在老了,沉寂了二十年,再叫我將那些慷慨激昂的誇誇其談,從新搬演一過,早就不可能了,也沒有必要了。
所有的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粗人鄙事,難登大雅之堂的所謂庶人俗事。
“動沙堁,吹死灰,駭溷濁,揚腐余,邪薄入甕牖,至於室廬”。總是想和人講講。和誰講呢?沒人可講了。
老伴,耳朵聾聽不到。你給她講,她聽不到,回答的總是驢頭不對馬嘴,就是現在所說的資訊不對稱。徒生悶氣;
和司機保姆保安推車賣漿者說,常被雅人們譏爲洩密露機沒檔次;
我倒是想和朗普敘敘,和家寶談談,和敏濤說説,和勇岱侃侃……可是我認得人家,但卻找不到他們,也是白想啊!
一言以蔽之,老了,就是不合時宜。這是普遍的社會共識。
別人不認可,我自己認可就行了。
吃得進,拉得出;睡得著,起得來;想得開,花得多;穿得亮,玩得精;唱得響,扭得歡;騎得快,上得高;贏得爽,輸得起。他們想說我不合時宜,我偏要活得洋洋得意。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