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4年12月21号 04点 阅读 2876 评论5 点赞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走进郎官巷里的严复故居
参观冰心故居以后,我沿着南后街朝南走,不远处就是郎官巷。这是福州三坊七巷中一条古老的巷子。进入郎官巷,严复故居静静地坐落在那里。据说,故居以前有好几进,现在拆得只剩一进了。
走进故居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天井。下午的阳光光影,在地面上斑驳交错,仿佛在编织着历史的画卷。四周的木柱与门窗上,雕花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仍可辨出精美细腻的纹路,彰显着当年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天井里的严复半身塑像庄重而肃穆。在其背后白墙上方有习近平的题词:严谨治学 首创变革 追求真理 爱国兴邦。
我走进塑像左边的侧门,里面是一个小天井,别有洞天。小天井里安放着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八个字,还有严复的生卒时间:1854.1.8—1921.10.27 很是引人注目。
在石碑的附近,竖立着严复身着长袍的雕像。他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仍在凝视着这个国家的兴衰荣辱,思索着救亡图存之路。据石碑上的碑文说:他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介绍到中国,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他是清末极具影响力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
走进展室,里面详细介绍了严复的生平事迹。他出生于福建侯官县的一个中医世家。13岁的时候,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福州船政学堂。后来因为成绩十分优异,被派往英国海军学院深造。跟他同时的同学有萨镇冰,后来成为北洋政府的海军部部长。严复毕业回国之后,到了自己的母校福州船政学堂做教习,后来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工作,之后担任校长,为中国培养了无数的海军人才。
此外,严复还受马相伯邀请创办复旦公学,后为该校第二任校长。1912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同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为首任校长,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卓著。
他所翻译的《天演论》如一声惊雷,在当时沉闷的中国社会炸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惊醒了无数仁人志士,激发了他们救亡图存的决心与斗志。严复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与卓越的文字功底,将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之中,让更多的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先进思想的魅力与力量,为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漫步在故居的各个房间,仿佛能看到严复当年在此生活、著述的身影。书房中,简陋的书桌与书架上摆放着书籍与文房四宝,想象着严复在此挑灯夜读、奋笔疾书的场景,那一个个深刻的思想与激昂的文字,便是从这里流淌而出,传播四方。他的卧室陈设简单朴素,反映出他一生淡泊名利、专注于学术与思想探索的高尚品格。
这里的严复故居,是其晚年定居之所。1919年,严复首次在此居住,1920年为避寒,66岁的他与次女严璆回到此处,直到在此逝世。
严复逝世80周年时,其在台湾的孙女严倬云、孙女婿辜振甫谒献“吾宗之光”匾额,以赞扬严复光耀宗族门楣的功绩。
走出严复故居,三坊七巷依旧熙熙攘攘。回望我们国家的近代史,严复的思想如同璀璨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让我明白,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时代的浪潮中,唯有不断学习、借鉴先进思想,勇于创新与探索,才能推动国家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