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4年11月12号 18点 阅读 2185 评论3 点赞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朋友聚会,“孝顺”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总有两种声音:音量大的是“子欲养,亲不待”,另一种“声音”是写在脸上的,是聆听“百善孝为先”之后的惶惑、不安、微微的内疚。仔细分辨,前一种感情激荡的,往往是双亲或其中一位不在人世,至少不住在一起的。而后一种呢,肯定与高龄老人同住。
这也应了“距离就是美丽”这句老话了。当老人远在天堂或外地的时候,想起来的只有他们的种种好处和恩德;好不容易长大,有点出息了,可是报恩无门,怎不羡煞那些老人就在身边、日日相伴、时时可以奉献孝心的朋友呢!
可是“那些老人就在身边、日日相伴、时时可以奉献孝心的朋友”更多体会到的却是另一种滋味。如果光是没有距离的“不美丽”倒也算了,实际生活要煎熬得多;而且这种煎熬是根本无法放到台面上去说的,只有几位处境相同的人在一起才会吐槽。他们总觉得为什么“别人”做得到,自己就“不来事”呢?所以这个话题,他们总是默默倾听,一笑置之。
一部多年前热门的电视剧《老有所依》,提出了一个“老有谁依”的尖锐问题,引起热议。有人说这戏反映的现代人“养老”问题,太残酷了,看得“太堵了”,其实,现实比剧情要更加丰富和复杂。现在的老人寿命大幅度延长了,生命的自主意识、对生命质量的追求意识也大大提高了;从前吃饱穿暖便心满意足,可是现在他们在精神上也有要求。所有这些都是正当的、合理的,可是侍奉他们的子女也步入了老年期,也开始需要年轻一代照顾了;显然他们有些力不从心。
不少老人会“作”。朋友们兜兜情况,有这些:比如事事爱管,管不动了还要管,怎么办都不满意;对身体过度敏感,说他健康不行,说他不健康也不行,动辄就要兴师动众上医院;话挑刻毒的说,句句直捣小辈的心窝,比如“我知道你们巴不得我死”之类;近仇远亲,住在一起的视为仇敌,怎么都讨不到他的好,偶尔拎着水果来看望一次的,却会感激地念叨好久;动不动就摆出脸色,问他什么都是爱理不理,一句“随便”把人噎个半死,可你真办了,又是一百个不满;因为消费习惯,舍不得用电,造成种种险象,出了事,承认错误却坚决不改……
大家都知道,老人“作”是因为孤独,是因为血管硬化,思维僵滞,是因为可能已经是“阿尔兹海默症”或“老年忧郁症”的早期,他对自己的言行已经无法完全负责了。老人是病人,老人是孩子,你没法跟他们认真计较,然而,知道归知道,谅解归谅解,事到临头,忍无可忍,还是会发作一番,伤了感情,事后又是无穷无尽的自责。于是许多和高龄同住的老人日复一日地被负能量折磨,当看到许多老人纷纷“活出自己”的时候,他们除了一声叹息以外,还能咋的呢!
老有谁依?我对过去认为“充满人情味”的家庭养老的模式产生了怀疑,不是子女不孝顺,而是子女们没有这个条件和能耐让自己年迈的老人尊严地走完人生。这是两败俱伤的事。从前我们过分地强调了道德教育的作用。而无情的现实告诉我们,许多事情光是依靠道德,那是极不可靠的,只有依靠体制、依靠制度才能妥善解决。封建社会大张旗鼓地表彰“孝顺”,用二十四孝来树立标兵,恰恰说明“孝顺”的贯彻是多么困难。
《老有所依》在结局暗示了一种最可行的解决办法——如果你没有时间、没有专业知识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如果你不放心保姆、又担心即使接父母在身边却没有时间交流而造成“精神空巢”,与其把他们拴在身边以显示自己的孝心,不如送他们去一家合适的养老院。办好各种级别、各种类型、适合不同需要的养老院,政府不是差钱,而是没有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资源,老百姓有权利期待着。一个“老无所依”的社会是多么可怕的社会呀。
一天,一些与父母同住的朋友聊天,大家自我表扬道:老人能高寿,本身就证明了我们的孝顺。有一种亲情是不声不响,有一种亲情是吵吵闹闹,只有少量的亲情才是那么“温良恭俭让”,而且多半被文艺家加工了。老人忘了你的年龄,把你当成年轻人使唤,固然很别扭;可是做个“大龄儿子”或“大龄女儿”,偶尔撒撒娇,也会忘了自己的年龄,这倒也是件乐呵呵的事。他们给了你最健康的基因,这不是最大的“宝”吗?
他们都笑了。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