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中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关于饥饿,关于历史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7月24号 21点 阅读 11054 评论2 点赞1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的《饥饿出莫言》发表后,不少留言都质疑莫言所说的“吃煤”和“咬断电线”的真实性。莫言有没有夸大事实甚至说谎,我说不准,但沉淀在记忆深处有关饥饿的回忆却浮了上来。

      我是上世纪的“40后”,这个年龄段还有“50后”的老人,对当年席卷全国大小城乡的饥馑现象是记忆犹新的。所谓饥馑,发生在1959--1961年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我生活在上海,是全中国供应最好的地方之一,除了因为定量标准不断降低,从早到晚总惦着“吃”以外,有“饿”的感觉,却没有“馑”的恐慌。然而我在1961年去了江西的农场,这才让我听到了许多关于饥荒的“真人真事”。

        我所在的农场除了少数下放职工和知识青年以外,百分之八十以上便是来自各地的农民,他们每一位都有着悲惨的故事——而这些绝大部分是跟饥饿连着的。许多情节都是相似的,剥树皮、吃观音土、全家全村饿死或“胀死 ”(这是最残忍、最屈辱的死亡)。直到几十年后,我想起那些家破人亡的故事竟然发生在我们富饶的土地上,还是悲愤难忍!我们大队的流民大多来自历史上灾荒不断的安徽、湖南和苏北,但还有印象里的“鱼米之乡”——江苏的宜兴、常州,浙江的金华、仙居,可见当时的饥饿之风已经席卷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江西当时似乎是唯一没有饿死人的省份,于是越来越多的灾民吃尽千辛万苦涌到了这里,熬过了“困难时期”。我有时会对农场发点小牢骚,但现在对它充满了感激之情,是江西让许多人活了下来,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现在的年轻人对那次饥馑没有任何回忆了。可是对于当年吃过观音土、啃过树皮的老人来说那可是刻心镂骨的回忆。莫言的话真不真他自己知道,可是那种只要能填进肚子缓解一分钟的饥饿哪怕立马死掉的情景感同身受!

       唉,别提它了!不知者不知错,无知者无罪,今天的年轻人对莫言的怀疑有它的原因。我知道谁都说服不了谁,我写我的,他说他的,人跟人本来就隔膜,何况是两代人、三代人呢。

         其实被遗忘的历史又何止这三年呢。是我们首先选择了“选择性遗忘”,谁愿意背着沉重的记忆前行呢?谁愿意让后代再来继续我们的噩梦呢?让过去的永远过去吧!这是人性的选择。我就从来没对自己的孩子讲述过年轻时的生活,对他们来说一切都荒唐得匪夷所思。

       然而遗忘却会导致无知。昨天看到一段“一问全不知”的采访。问一位穿着时髦的女生,“我国国歌叫什么”、“我国全称叫什么”、“我国建军节是哪一天”、“我国国庆是哪一天”、“我国首都是哪个城市”,统统不知道。这段采访不知道是不是搞笑,但哪一年建国,我问过一些年轻人,确实说不出或者说错了。

        我不知道遗忘历史会有什么具体后果,但记得老祖宗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在前进,历史又在循环,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该记得的还得记住。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6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6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同泰2024-07-25 15:22:06

    不能忘记过去——

    举报

  • yvvone2024-07-25 11:08:18

    我跟小辈讲文化大革命,回应是匪夷所思,人不可能那么愚昧。所以历史只属于亲身经历的人。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