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12月09号 08点 阅读 9987 评论0 点赞1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12月6日是我们马来西亚三日游的最后一天,当天的行程先是参观三保山、三保井、三保庙。三保山意为“中国山”,是马六甲市郊的一座小丘,山上共有一万两千五百多座坟墓,是中国以外的较大华人坟山。山虽不高,地势毓秀,山峰连绵起伏,占地160公顷。 三保山是华人数百年来落地生根、辛勤开垦的见证,也是中马两国人民和睦相处、亲善友谊的象征。三保古庙是 500 多年前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1405 年,中国明代杰出的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奉旨率船队出使“西洋”,曾经到过三宝垄,他用带去的瓷器、丝绸、金银和铜铁器换取当地特产,与印度尼西亚人民开展和平贸易,进行友好交往。后来,广大华侨以及当地人民为了纪念郑和,在相传当年他率领船员登岸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名为三保庙的庙宇。最后来到了马六甲古镇,马六甲濒临马六甲海峡,郑和下西洋有六次在此停靠,2008年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保井和三保寺都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路过马六甲所建。明朝的皇帝将其公主汉丽宝许配给马六甲苏丹,苏丹为公主在三保山脚下挖了一口井。这口神奇的井,自始至今都没有干涸,而且始终清澈纯净。在三保庙展示的图片里,我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访问过三保庙。
我们的新马之旅始于马六甲海峡,也终结于马六甲。12月3日晚我们从新加坡港乘坐邮轮在马六甲海峡航行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抵达马来西亚巴生港。12月7日我们从马来西亚边境小城新山,乘坐旅游大巴越过马六甲海峡大桥进入新加坡。这一路得益于马来西亚地接导游叶先生“脱口秀”般的解说,让我全程聆听了马六甲的传奇故事,深入了解马六甲与郑和的渊源及西方殖民的历史文化,亲历其境大有不可自拔的感觉。途中两次邂逅一群马来学生游览马六甲,很为马来孩子们的纯真烂漫动容。在古镇遇到了阵雨,我独自一人在雨中走过了荷兰红屋、古城墙炮台、鸡场街,沉醉在马六甲的遐想之中。
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古城——马六甲!从古至今,马六甲一直是海上的交通要道,中国唐代的强盛,催生出海上航贸通道,从这个时期开始,马六甲的作用就日益明显,等到明朝,郑和带领船队开启了下西洋,这里就成为了明帝国远航的重要通道。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之后,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者远渡重洋,为了香料与贸易,强占马六甲,将这里变为了殖民地。所以现在马六甲的古迹与文化,都带有中式文化与西式文化相融合的色彩。
由于马六甲是下西洋的要道,这里留存了许多郑和船队的古迹,马六甲上的三保山,就是郑和曾经驻节的地方,当地的华侨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功绩,在船员登岸的地方建立了一所中式风格的三保庙。
明帝国的南洋系列远航结束后很久,西方的殖民者打破了马六甲的宁静,葡萄牙人用大炮占领了这里,在岛上建立了一个防卫马六甲王朝残余势力的城堡,如今这座城堡仅剩下一座古城门,传递着当年的故事。荷兰红屋、圣保罗教堂建于1641至1660年,还有圣地亚哥古城门、海上之花号博物馆等等。
鸡场街是一个多姿多彩值得一游的好地方,长约400米,路宽仅能供两辆汽车探身而过也是值得一逛的地方。街旁多为两层楼房,屋梁颇高,并有骑楼,均有百年以上历史。曾经的鸡场街,住的都是马六甲有钱有势的峇峇娘惹,15世纪初期定居在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代的明朝后裔,是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场街最让人流连忘返的还有各式糕饼手信。街头入口处的三叔公糕点铺,以独特的手艺制成的糕点,成了人们从马六甲购买手信的不二选择。
荷兰红屋坐落于马六甲河畔,荷兰红屋是荷兰殖民时期所遗留在马六甲的红色建筑物,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宽阔的石级,它建于17世纪,是东南亚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荷兰式建筑物。荷兰式红屋有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门前是宽阔的石级,馆内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婚嫁服饰,金、银、珠宝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馆内还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古城让你深入了解马六甲与郑和的渊源及西方殖民的历史文化。
马六甲圣保罗教堂位于马六甲河口的升旗山,建于1521年,为葡萄牙人所建。著名传教士圣方济各埋葬于此,教堂前竖有圣芳济各神父塑像。1670年荷兰人占领马六甲后,将教堂用作城堡,今天在外墙上仍可见到不少子弹孔。1753年,荷兰人另建了一座教堂,而圣保罗教堂则做为荷兰贵族的墓地,现在仍保留了一些刻有拉丁文和葡萄牙文的墓碑。在教堂内有一墓穴,是1553年圣芳济各的临时墓地。
圣地亚哥古城门,15世纪因为马六甲苏丹拒绝了葡萄牙人的不平等贸易要求,葡萄牙人以武力占领了马六甲,并修建了城堡用来防卫苏丹军队的进攻。其中的圣地亚哥古城门是进入古堡四大通道的其中一条。
海洋博物馆位于一艘仿造的内,收藏了许多苏丹、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统治时期所留下来的遗迹文物图片资料,包括当时的地图及航海图等。老旧笨重的货柜箱也在展示之中。
娘惹,也称土生华人(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六甲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原籍大部分是中国福建、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当地马来人混血,从而产生一种介于中国和马来文化之间的特殊文化。马六甲是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后裔及欧亚混血儿等混居的地方,交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高低错落、被涂得五颜六色的房子,干净的河道。来到马六甲,玩的就是穿越的心跳——穿越历史,穿越国度。不要以为马六甲小,就可以匆匆而过。如果你的时间充裕,最好能在马六甲停留一两晚,除了领略鸡场街的热闹,还可以坐在马六甲河边,看河水静静淌过,让自己像诗人那样抚今追古一番。总之,马六甲的美是含蓄的、质朴的,需要用心来慢慢体味。
告别马来西亚
跨越马六甲海峡
信纸作者:茹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