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行走南翔古镇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12月07号 07点 阅读 11092 评论0 点赞4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千年古镇,诗意情怀。南翔古镇古名槎溪,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建白鹤南翔寺于此,后因南翔寺成镇,故以寺得名,古镇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1991年,南翔古镇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作为上海四大历史名镇之一,南翔古镇风光独特,风格迥异,宜商宜居。明清时期,南翔经济繁荣昌盛,文人雅士竞相建园,“银南翔”与“小小南翔赛苏城”的美誉由此而来。

 

 

 

 

        趁着深秋初冬,我们农业农村委退休支部组织参观南翔古镇,大家漫步南翔老镇的街道、历史建筑、江南园林之间,感受独属于南翔古镇的历史韵味。

 

 

 

 

        一进入南翔古镇,就会被保留完好的古朴石板路、青砖黛瓦的民居和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风貌所吸引。

 

 

 

        漫步南翔古镇的古巷——人民街,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漫长岁月遗留下悠久的古迹,古镇依然留存了五代砖塔——双塔、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宗的烽火墩——鹤槎山,以及明代建造的园林——古猗园和明代文人李流芳的私家花园——檀园。而属于南翔的那一条老街曲曲折折,更不知藏了多少故事和往事。

 

 

 

 

        古镇不大,老街已经过后期修葺和扩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中,开着大大小小的现代店铺,售卖着人们喜爱的奶茶、冰激凌、大香肠等各色小吃,当然也少不了小笼包、生煎包、蟹黄包等上海当地特色美食。

 

 

 

 

        古猗园,国家4A级旅游景点,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而得“猗园”名。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园”。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古猗园历经多次改扩建,面积达到150余亩。全园划分为猗园、花香仙苑、曲溪鹤影、幽篁烟月4个景区,各具独到精巧的艺术构思,散发着古猗园特有的古朴、素雅、清淡、洗练的气质。园内保存的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南厅、微音阁等文物、历史遗迹,弥足珍贵,引人探古问胜。 

 

 

  

        南翔双塔,又名南翔寺砖塔、云翔寺砖塔。双塔建于五代至北宋之初,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曾是“南翔八景”之一,名为“双塔晴霞”。原本是在云翔寺两侧,如今见到的是已经移了位置并经过后代修复的。塔身八面七层,小巧精致,细看其上还有许多精美石雕,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飞龙武凤都相当传神。

        双塔是全国仅存的一对年代最悠久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史、地方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该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留云禅寺,始建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初名为“白鹤南翔寺”。唐时达到鼎盛,寺基扩大到180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消逝于烟雨中。曾经的白鹤南翔寺在经过重建后已更名为留云禅寺,因为是新建便也少了几分古意,洁白的墙壁、朱红的门坊,怎么看都是未经风雨的模样。

 

 

 

 

 

 

        南翔古镇内的小桥流水景观,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南翔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曾是江南水乡的交通要道,如今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南翔古镇以古街、古桥、古寺、古塔、古巷为主要景点,被誉为“五古之乡”。

 

 

 

 

        南翔最出名的当属南翔小笼,来南翔旅游更是一定要品尝的美食之一。老街中就有南翔小笼的百年老店——长兴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技艺遗产(制作类)。进去点上一笼,皮薄馅大,汤汁鲜美,咬上一口满口留香。但千年古镇并非止步于此,亲自打卡,真的走进其中才会发现,小笼味之外,那古朴玲珑的双塔、清新淡雅的江南园林、雕梁画栋的老宅都是这座千年古镇的魅力。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大海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43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43人点赞

本文作者

大海

潇洒人生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