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3月25号 08点 阅读 11698 评论31 点赞9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黑夜枪声又响起” ——侦破纪实
当年11月3日(星期日)凌晨三时半左右,从位于上海县北部境内传来“呯”一声枪响,划破天空的宁静,把睡梦中附近居民惊醒,传出枪声具体位置在虹桥路伊犁路口,发案地是在武警总队某支队驻地。令人惊讶的是当晚在青浦县境内的徐泾地区又响起一声枪声,24小时内的接连二声枪响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惊。
熟知内情的人清楚地知道,十多天前,附近不远的地方曾发生持枪杀死多人的惊天大案。[ 见2018年4月《半夜枪声》介绍 ]余波未了,黑夜枪声又响起,给当地的老百姓增添了更多的惶惶不安。枪声不断,不要说老百姓有恐慌心理,在公安内部我们当警察的神经搞得很紧张的。治安形势严峻,在当时的情况下,执行“内紧外松”的原则,发生在警(军)营又十分敏感,对此类案件的发生严密封锁,对我们公安战士有严格保密纪律要求的,绝对不允许向外泄露,一支有20人左右组成的专案组紧急奔赴案发现场,各项侦查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这里发生了什么重大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揭开这段距今将近三十八年时间尘封久远的记忆。
这起枪击案件始发现场处于上海县境内,按照刑事诉讼法地区管辖的规定,接到上海市公安局指令,要求上海县公安局全力配合武警(部队)查清案件,缉拿凶犯。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曹某、王某两人年龄相仿,二十来岁,都是来自江苏兴化县顾村乡人,一九八零年同年入伍,又在同一部队同一支队服役,当上了武警战士,可喜的是俩人在部队表现出色,几年后双双入党。入伍前早己相认识,入伍后经常往来,关系更为密切,且进步很快,曹任中队司务长,王任后勤处军械助理员。
五年的军营生活一晃而过,青春的萌动期已经到来,开始进入了恋爱的阶段。当年三月,曹经姑母介绍与原籍女青年黄某通信建立恋爱关系。可好景不长,才几个月的热恋就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八月下旬起,不知何因黄在信中对曹渐产生冷淡之意。
九月下旬,初入爱河的曹某迫不及待回原籍探亲,意欲挽救摇摇欲坠的恋爱关系却未果,返沪后情绪明显低落。为此,支队领导多次找曹谈心、稳定其情绪。曹流露自己患遗精、遗尿症,担心恋爱不成,思想包袱很重,有队领导除进行教育疏导外,还指派卫生队长陪其去医院检查治疗。
十月中旬,在支队领导的协调下,黄建芳在曹的姑母陪同下来沪探望曹,意欲稳定其情绪。小住几天后黄离沪,曹的思想波动,他明显地感觉到是组织行为干预维持恋爱关系,感觉黄很勉强,思想很消极,一再要求退伍复员。支队领导找其谈话时,曹坦露怀疑支队里的“老乡”王某向他女友泄露其生理缺陷,使其恋爱受到波折。
十一月二日下午,支队领导再次找曹谈心教育,要心情开朗、不要愁眉苦脸、更不要疑心疑鬼,即使恋爱不成也是正常的事、来日方长,启发开导曹某,当时未见异常表现。当晚,曹邀集给养员、炊事员炒菜喝酒消愁解闷,但未曾流露极端想法。
晚十一时许,曹独自离队。 三日凌晨一时五十分左右,身披“83”式棉大衣,内着“78”式武警制服(未戴帽,无领章),携带“56”式冲锋枪一支,子弹数发,进入支队机关大院把王从宿舍里叫出,在院内草坪上谈话,究其什么内容已无法证实,约三时三十分,曹犯开枪将王杀死后携枪潜逃。当时,哨兵,保卫干事及院内部分干部、战士都曾听到枪声,但未引起警惕,没有及时查看,没预料情况那么严重,但不幸一切已经发生了。
早上六时,直至许炊事员外出买菜,在草坪上发现王躺倒在地已停止了呼吸,即向支队领导报告。
上午七时一刻市局领导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案情,组织指挥战斗。案发后,市委、市府领导十分重视。市委书记芮杏文、副书记杨堤对追捕工作及时作了指示,市委常委石祝三在市局具体指导追捕工作。我局是最早接到报案的,因为距案发地最近的上海县公安局虹桥分局就在不远处,专案组由此即刻出发,直奔军营。
十一时,市公安局召开电话会议,通报了案情、嫌犯穿着特征,根据判断随身携带枪枝弹药若干,布置各分、县局和市局有关单位,迅速调集各方面力量,巡逻搜查,追捕堵截,严防曹犯继续行凶、伤害无辜。
大网撒开,追捕凶犯战斗由此拉开大幕。 各级公安机关和武警部队以及铁路、航运、民航等公安机关紧急行动起来,组织了三千四百多名公安干警,四千六百余名工纠联防队员,在全市布下搜捕大网。同时,派出六名干警奔赴江苏省兴化县保护被害人家属和曹之女友, 并请浙江、江苏公安机关协助堵截。
上海县公安局派出的增援力量在赵格成局长亲自带领下,带领局机关的干警负责铁路沿线的守候伏击,这是通往市区可能途经的空旷地带,人员来往稀少,易发现情况。为防止凶犯向西北方向逃窜,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高度警惕,荷枪实弹隐蔽在铁路两侧。
晚上七时十五分左右,青浦县公安局徐泾派出所民警李某某联防队员陈某某等同志,在沪青公路徐泾车站发现曹犯踪迹,一面通过报话机紧急呼叫,一面迅速追捕包抄。市局接报后,火速调集了一千二百多名公安干警、武警指战员和工纠联防队员,以曹犯逃窜的徐泾乡为中心,组成三道包围圈,进行搜索围捕。当地农民群众也积极配合公安干警、武警指战员作战,主动带路,协助围捕 。
晚九时三十分左右,曹犯被我追捕干警缩小包围圈,潜逃至徐泾乡联民四队一社员猪棚内。我警方不断喊话,劝其放下武器,缴械投降,形成强大的政治攻势。曹犯自感罪孽深重,无路可走,饮弹自毙。追捕干警缴获了其随身携带的枪枝和子弹,保证了群众无一伤亡,胜利结束了战斗。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二声枪响,鲜为人知、颇为惊险,经过公安战士争分夺秒、神勇作战终于在24小时内划上了句号,警营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犹如没有发生那般,按照当年上级领导的要求,达到了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本文根据采访当年参战部分干警和查阅有关原始资料整理而成,初稿形成后征询了部分知情老公安意见,作了一定的修改,充实了其中内容,文中人物均为化名,但不影响纪实的真实性,上述插图均系本人保存原照。
|
信纸作者:晓风残月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