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3月26号 22点 阅读 10722 评论9 点赞4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滈园,又见“江南园林”
文/摄影 国强
迎着春天的阳光,踏着春天的脚步,聆听着春天的鸟语,喜闻着春天的花香。
老小孩网宣摄影组的寻春活动,又见一片新天地,这便是滨江森林公园二期,名曰:滈园;沪上又一座“江南园林”诞生。
因“江南园林”看得多了,滈园又有何特色呢?我们跨进大门,沿着路线图前行,浓浓的江南园林风情,山环水抱之中的建筑群落,感受江南文化的神韵。
滈园借鉴了江南古典名园的不同特点,打造出一座具有人文意趣、灵巧活泼、野逸自然的园林。笔者认为,与世博园内的“申园”相比,滈园虽逊色一些。但也各有各的特色。园内保留的历史建筑“杨氏民宅”,量体裁衣打造园中之园,将历史风貌、文化元素、地域特色有机统一。以自然山水为“江南园林”的特色,使滨江园熠熠生辉。
江南园林,明清时期发展较快,均为私家打造的园林。但滈园不再是私园,整体格局呈现开放融合之态,展现了上海城市空间的开放与包容的国际化都市的城市精神。
又见“江南园林”,有多少人曾醉梦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在现代时空里,在外高桥三水交汇处的滨江园内营造一座“江南园林”,表现江南之态,传达江南之魂,这是对江南水乡空间记忆的回应,也是对上海历史文脉的一种传承。
滈园,一座有历史、有风景、体现出文化品位的江南园林,是浦东“公园城市”特色的一颗明珠。一条河,两条江,一座城,上海的故事从这里开启。
滈园,画中有江南,江南亦如画,精雕的窗棂,散发着江南独有的精致秀气。
在中宅院区的月波堂前,阿木林老师翩翩起舞,江南地域特色风景的写照,尽显江南之态。
摄影组的女同胞在水面岸边,隔水相望,面对碧水对面的景色,使人陡然产生一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遐想。
进入园内,在深巷小径之中行走,拍摄;觉得滈园更像是个江南的小家碧玉,徜徉在滈园的拍摄之中。
细细品味这个虽小却有着欣赏价值的江南园林,这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环境,景观,建筑精雕细琢,传承了历史文脉。
在这亭台楼阁旁,童心老师一回头,便摄入镜头之中,风雅气质油然而生。
园内中宅院区的主体建筑是杨氏民宅,曾被誉为“凌桥第一宅”,建成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总体布局参照传统江南山水园林。
“又见江南园林”,犹如一幅山水画,在我眼前徐徐展开……山坡上,楼亭旁,绿树成林,山林野趣,高低错落,迂回曲折。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此地甚好,留影留念。
沿小径缓步而行,以假山为特色,山腰设一亭,观赏体验江南园林风貌。
水中设两岛,通过曲桥与陆地连接,布局颇具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之感;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
一道古色古香的圆洞墙,光辉老师与晨兰老师拍摄交流,如江南一样温婉多情,柔美灵动。
我在亭榭曲廊中穿梭,欣赏独特的风姿和明媚的色彩,童心老师在远处拍摄,亭台水榭清幽雅致,美轮美奂!下面两张照片均为童心老师拍摄。
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勾勒出一幅深院回廊,摄影组的女同胞在此合影,心间有情,处处温馨相伴,感念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审美情趣油然而生。
坐于曲廊檐下,体验建筑的古朴气派,微风轻轻袭来,神清气朗。那一瞬间,美丽的相遇, 禁不住心中的悸动,顿感意韵无穷,遐想无限。
文/摄影 国强
2023年3月26日夜
信纸作者:国强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