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来斋(朱)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答《东方卫视》记者绞圈房问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3月14号 14点 阅读 10808 评论6 点赞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答《东方卫视》记者绞圈房问

我从小出生于上海绞圈房中,曾与建筑档案专家娄承浩合著《上海绞圈房揭密》一书。最近应东方卫视之邀,拍摄纪录片《上海的真正老房子——绞圈房》,采景地为沪上两处经典的绞圈房:浦东旗杆村顾氏老宅和原陶长青故宅——一尺花园,讲解了上海绞圈房历史、特点和特色构件(戗篱笆、腰沓门、仪门头等)。顾氏老宅已修缮,并新修了卫生间,改由穿堂进出,96岁的顾家伯伯说:可再住几百年。我向顾氏老宅“绞圈房陈列室”捐赠曾参加“快乐老记摄影展”的作品《趴在腰沓门上浦东阿婆》,现将当时采访问答纪要如下:

一、请介绍一下绞圈房的历史

绞圈房脱胎于四合院,是上海开埠前代表性的民居,至少早在明末清初,上海地区就有了“绞圈房子”的民居建筑;而且遍及上海城乡,有过的辉煌历史,是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民居。见诸于文献的是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朱渊澄《家谱》记载在故乡浦东鹤沙已建成“怡仁堂”绞圈老宅,并绘有平面图。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建筑。沪上第一老人、著名书法家苏局仙的长孙苏永祁说:走进绞圈房子,就是走进上海历史。确实,绞圈房是上海历史的活化石。我写过一首《咏绞圈房子》,描写绞圈风情:俯瞰绞圈似米斗,河边翠竹鸟啾啾。黄篱斑驳深庭院,清荷弄影泛扁舟。家犬倦卧墙门间,阿婆闲话客堂头厢房时闻稚童声,百年老宅披锦绣

可以说,上海绞圈房是真正具有本土风貌的特色老房子,是上海开埠前小康之家的大宅门。绞圈房无论是在建造年代、选择环境、设计造型、装饰格局,还是其中的书香生涯、文化氛围,都浸淫着中华传统,透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是一所充满文化气息的居住空间。

二、绞圈房这个名字还没有学术性定义,这是为什么?曾经在少数书中出现的名字叫什么?

由于文献有限,缺乏专业人员的研究,上海本地房一直没有正式定义和名称,在民间也只是口头流传。据统计,有“交”“绕”“筊”“搅”“高”筶”“窖圈房”等近十种。

根据考证,迄今为止“绞圈房”最早的公开文献记录出现于清光绪九年(1883)的《松江方言教程》中,由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天主教出版社出版。书中记载:“五开间四厢房个一,绞圈房子、自备料作,包工包饭,规几好银子末,肯造个者。”以后书报中多有提及,如《申报》1938年10月30日在新闻《浦东杨姓巨宅被日军纵火》中这样报道:“昨日上午一时许,驻扎浦东南码头之日陆军部队,派兵三十余名,┅┅忽将该镇(三桥镇)附近乡民杨姓巨宅共有前后双进及两厢房,俗称一绞圈┅┅,纵火焚烧,霎时火光熊熊,烛照天空。”明确称巨宅为“绞圈”。1939年1 月19日《申报》报道:周浦西南召楼镇,于去岁“十一月间又将前上海典当业董事奚梅生巨宅七埭绞圈房子一百余间、全部焚毁。” 奚梅生故宅竟有“七埭绞圈房子一百余间”,确是“巨宅”,被日寇焚毁,实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的惨剧。

那为啥叫“绞圈房子”?我认为是因为这种房子四面有房,像绞链那样,绞合而成。这里的“绞”如同上海人说的“绞链”的“绞”(上海话读音【gao 】),同“绞圈房子”的“绞”一样,有浓浓的上海乡土味道。

三、很多人分不太清绞圈房和北京四合院的区别,他们之间有什么渊源或者联系吗?

四合院建筑 “四”表示东、西、南、北四面,“合”表示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绞圈房脱胎于四合院,保持了四合院的基本特征。

两者四点不同:1、北京四合院(见上图)四面有房,但并不绞连;2、左右并不完全对称;3、屋面南北双坡屋顶(人字形屋顶),左右厢房却大多是单坡屋顶;4、北京四合院进口大门并不居中,而是开在右侧的东南巽位,并不居中。

四、绞圈房与石库门的关系

绞圈房是上海地区农耕社会文化的产物,石库门住宅是上海租界文化的产物。一个土生土长,另一个中西结合。江南民居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发展出的四合院形制在江南地区的本土化,因此说石库门住宅脱胎于江南民居更为合理,但其中也受到了绞圈房的深刻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形制、布局、构件、名称等皆有脉络可寻。故说石库门是缩小了的经过改良的“绞圈房子”。我们从石库门的天井、客厅、厢房等名称中,不是仍能读出往昔老房子的味道来么?!

五、石库门兴起以后,为什么绞圈房慢慢不建了?

因为这一时期,正是我国从封闭的封建社会向开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在住宅建筑上的反映。封闭的、占地面积大的“绞圈房子”不适应开放的城市商业化的发展,这样,几代同堂的“大宅门”自然渐渐被独门独户、向上发展的石库门所取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保护绞圈房的重要性

上海石库门建筑近几年已保存了不少,还建有上海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但是上海本地的老房子绞圈房却像大熊猫一样,处于濒危境地。因此,为了传承上海地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给我们的下一代留下先辈的智慧与结晶,我们呼吁保护绞圈房。

现在已有四种保护模式:1、是居民(村民)和村委共同保护,以居民(村民)为主,如浦东棋杆村顾氏老宅——绞圈房。

2、是将其辟为名人故居,如傅雷故居。

3、是辟为纪念馆、展览馆,如浦东陆家嘴的吴昌硕纪念馆。闵行区将在绞圈房中开设“农耕文化展示馆”,主要目的是收集、存留、研究和展示上海在农业文明时期那些生产、生活器物以及记忆。

4、是经过改造,可作农家乐、民宿、咖啡店等,如浦东新区合庆镇一尺花园(陶长青故宅)。

七、像一尺花园这种改建,虽然没有留下内部原有的所有元素,但也可以算是留住了绞圈房的部分精髓,您觉得保护绞圈房还应该注意什么?

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跟上(摸清家底,分类保护),方法上要得当。尤其是要注意两种论调。一是不认同绞圈房是上海老房子。有些人认为,上海已有老房子石库门,何必再搞绞圈房?这种将绞圈房和石库门对立起来的观点,既缺乏唯物辩证主义,也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绞圈房是石库门之前长期存在于上海地区的民居,我们岂能视而不见?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只有重视绞圈房,我们才能传承和发扬上海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搞清石库门的由来。二是肆意将绞圈房范围扩大化。上海绞圈房基本特征是绞圈而成的平房,可有些人不仅将无绞圈之状的“一正两厢房”的三合院视作绞圈房,还将两层的楼房也当成绞圈房,甚至将不是民居的祠堂也归并进来,将绞圈房范围肆意扩大,导致上海一下子冒出了几百座“绞圈房”,这样也就丧失了保护绞圈房的根基。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1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1人点赞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华龙2023-03-17 11:50:24

    我发视频后,会把这篇文章链接起来一起发布,便于朋友阅读!

    举报

  • 黄新2023-03-15 12:12:06

    拜读!欣赏!点赞!

    举报

  • 华龙2023-03-15 11:25:51

    视频有好几种,我下面是flash制作,我们手机视频是mp4,可以直接发老小孩的发视频,也可以把手机其它视频发,亚夫老师需要发什么告诉我,是用不同方式上传,我们可以交流!

    举报

  • 华龙2023-03-15 10:53:08

    亚夫老师的绞圈房,好像以前东体育会路是有的是吗!

    举报

    紫来斋(朱) 是的,我的老家在曲阳新村也是绞圈房子.下次有机会我送本《上海绞圈房揭密》给你. 举报

  • 华龙2023-03-15 10:51:57

    亚夫老师是否提我这个音画中升级是吗,现在flash音画一般不支持,是有一个软件支撑着,需要不断升级。

    举报

    紫来斋(朱) 升级后在讲述中能发视频吗? 举报

  • 华龙2023-03-14 19:31:10

    举报

    紫来斋(朱) 请告此版本升级后有何好处?谢谢!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