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二十年代的由高吹万主持的张泾河疏浚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2年07月28号 08点 阅读 7692 评论1 点赞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二十年代的由高吹万主持的张泾河疏浚

贯穿古镇的张泾河是张堰的母亲河。这条从松江泖港口起,经兴农、松隐、干巷、张堰、金卫,流入杭州湾,长达二十多公里的黄浦江的一条支流。是张堰镇,金山县的一条重要水利命脉。黄浦江流沙较多,清朝中期后,每隔二三十年就要河道疏通一次。到了二十年代,特别是张堰至松隐一段,河道弯曲,河泥淤积,流水不畅,加之年久失修,河道内泥岸倾坍,杂草众生,河泥积淀,浅处水深不足一米,洪水一来,两岸白茫茫一片,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距上次光绪年间的那次疏浚,张泾河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梳理了。

为此,张堰镇的高吹万与松隐镇的的陈陶遗(曾任江苏省省长)等人联名呈请国民政府,要求疏浚张泾河。高吹万,名夑,居住张堰秦望村,世代书香,江南名儒。为人正直,在家乡热衷公益,关心家乡的生态发展。看到张泾河的淤结事态严重,就与里人共同发起了开挖张泾河的提议,并很快得到了批准。

民国十二年(1923年),金山县成立了张泾河工局,任命高燮为局长。有邑人高燮雇工开浚张泾河,治理张堰以北至松隐之间的河段。在这二十多里的河段里,他亲自到工地查勘,测量土方,拟订规划,编造预算,安排人员,忙得不也乐乎。为了便于指挥,他在张堰,松隐两地各设立分局,并在工程中段后岗处设立一个联络点,便于掌握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他还自撰楹联:“张弛咸宜,泾渭斯辨;河流津畅,工作克勤”。“泥龙蜿蜒,邪许声连三十里;柴牛驱策,指挥若定八千人”作为对自己的勉励。指挥着浩浩荡荡的民工战斗在了疏浚河道的第一线,使他很有成就感。在工程开展的历时近二个月大寒天里,先后遭遇四场大雨的恶劣天气,仍然按期完成了长达3340丈,土方5.47万立方的张泾河疏浚工程,耗资49200元(当时的货币)。

张泾河开挖好了,但也带来了不少后遗症。原有的这段河面上的十六座木制桥梁都不是十分的牢固,年久朽蚀,摇摇欲坠,开河也松动了桥基。开河还要造桥,造桥还根本没有列入疏浚工程的预算。而且时代变迁了,也不可能再去造简易的木桥,要建就造牢固的石桥。面对尴尬的局面,高燮就自告奋勇,自己独自承担了建造其中八座石桥的费用,其他八座则由他动员自己的兄,妹,外甥等亲戚分别认捐,筹集资金,共同负担,便利村众,造福乡里。

大河疏浚好了,但支流小河浜的河面高于干河,农田灌溉困难依然存在,也急需疏浚,这又给高燮出了难题。1926年他不顾自身重病的困扰,受命又对7.8公里的沈泾河(西起惠高泾,东至张泾,原为胥浦塘东段,也称东胥浦)的开浚,并开始倡议各地疏浚相应的支流,他讲:“通其外而塞其内,非所以言水利也;厚于彼而薄于此,非所以恤农艰也”,他本人会同张堰的姚氏,钱氏两个大户人家,共同捐款,对丙寅港进行了疏通,使640多亩农田受益,深得当地家乡父老的赞赏。

文人治水,更需勇气魄力,亦多感慨,高吹万先后为《金山张泾河工征信录》,《沈泾河工载记》二书作序。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1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1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同泰2022-07-28 09:25:58

    文人治水,造福乡里。赞!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