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 的个人主页 注册

【转载】民族音乐(葫芦丝)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1年10月01号 09点 阅读 6256 评论0 点赞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背景音乐

民族音乐(葫芦丝、巴乌)

 

 

简介:(摘编自百度)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等民族中。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葫芦丝的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间,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

巴乌,也叫“把乌”,流行于云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巴乌的外形像箫笛,但是吹口处有一个簧片,属于簧管乐器。管身八孔,前七后一。演奏时,管身粗而长者横吹,细而短者竖吹。常用于独奏或为舞蹈和说唱伴奏。巴乌的音色非常地柔美悦耳,很像一对钟情的恋人在互诉欣悦,低诉衷肠,所以每到晚间,彝族、哈尼族、苗族青年在谈恋爱时,常用它抒发自己的衷情,传递爱慕之情。

 

收录在本集的葫芦丝和巴乌音乐,大部分是有其他乐器或小乐队伴奏的。而9~13曲(《金秋月夜》等)是由葫芦丝名家哏德全先生演奏的五首纯葫芦丝独奏曲(录自《古歌》专辑),由于没有伴奏,更能欣赏到葫芦丝音色的柔美迷人。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支著名的由民歌改编的葫芦丝独奏曲。施光南作曲、倪维德作词,原唱关牧村。葫芦丝把这首歌曲演绎得非常完美,似乎能通过葫芦丝“听”到情侣们在谈情说爱,宛如身临其境。 

《多情的巴乌》原本是一首彝族风味的声乐曲,张汉举作曲。歌词大意是这样的,云雾山中遍地竹,砍棵竹子做巴乌,吹的我呀傻呼呼忘记种包谷,亏得他呀来帮忙,种完包谷吃晌午,巴乌吹到庄稼熟。

《渔歌》是由阎铁明作曲的巴乌独奏曲。基本音调采自云南红河州哈尼族、彝族民间音乐,曲调优美清新,通过巴乌特殊的柔和音色以及浓郁的哈尼歌调,表现了边疆人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说明:

为能方便制作自己喜欢的背景音乐播放器,下面提供一个制作表格,经常使用习之提供的背景音乐播放器的朋友应该很熟悉,只要选择播放的歌曲,颜色、播放参数三项,就能得到一款单曲播放器。只是由于老小孩网站为规范博客页面,不再支持使用脚本语言,因此这个表格是用Flash做的。虽然外形与原来一样,但是只提供播放器的源代码和供试听的播放器,不再提供可以拷贝的播放器实物。

右面提供一款播放本集音乐的多曲播放器,供连续欣赏。

下面是制作好的一个音乐播放器的实例,音乐是“月光下的凤尾竹”。

需要填写(或选择)的表

 

背景制作:习之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本文转载自:http://www.oldkids.cn/blog/view.php?bid=590069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