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0年10月25号 07点 阅读 10806 评论33 点赞3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人之初,性本私
柳斋·澄寰
记得六七岁时,一天夜里,先父为我课读《三字经》。问我开头两句“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我半天答不出来。
先父怒气之下,用竹鞭打了我几巴掌。几十年过去了,巴掌早已不痛了,但所问的问题一直在脑里盘旋。
后来到古今中外许多哲学书中去求教,才知道“人性善恶”问题,原来是中外思想家论争了几千年的大问题。别说小学时代的我,答不来,身为乡村塾师的父亲,恐怕也未必能讲清楚。
况且今天看来,“人之初,性本善”这两句话本身,是否站得住,还值得探讨呢。
三字经
《三字经》首二句:“人之初,性本善。”
一、老子说
老子(元前571—470)没有使用“人性”一词,但有系统人性论主张。
老子的人性论,最强调两点:一是“归真返朴”,二是“上善者水”。
何谓“归真返朴”?老子把“道德规范”视为扭曲人性的第一个原因。他认为人性善——“质朴无华”、“天真无斜”,经过“仁义礼”等道德加工,反而失去本真,虚伪多诈,引发祸乱,使社会退化。因此应该“归真返朴”。
何谓“上善若水”?老子视“争名夺利”是扭曲人性的第二个原因。他主张与世无争。他说:“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水与谁都不争,往下处流,利万物。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上善者,最善也。
老子的“归真返朴”与“上善若水”的善恶人性观,含有辩证法内核。
老子(571—470)画像。文征明绘,嘉庆、乾隆、宣统鉴。
二、孔孟说
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儒家主张并不一致。
孔子(元前551—478)第一个提出人性问题。他说:“性相近,习相远”,最早把“性”与“习”分开。
关于人性,他在《论语》中有许多论述。比如,他说:“士志于道,而耻于恶食恶衣者,未足与议者”;“余未见好德如好色也”;“富与贵,人所好也”;“贫与贱,人所恶也”。又叹曰:“好德者鲜(少)矣。”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好食、好衣、好色、好富、好贵,而鲜有好德者。所以强调以礼(道德)化之。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可见,孔子是“性恶”论者。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说:人与禽兽区别处,在于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德”。故“人皆可以为尧舜。”人如果丢了四心,就丢了人性,由善变恶。这就必须通过反省,找回四心,回归善良本性。即所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三字经》头两句“人之初,性本善”,是引用孟子的说法。
荀子继承孔子的“性恶”论。他说:“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认为从人性顺人情,必出于争夺,犯分乱理,归于暴。
上述为儒家的人性善恶观。
孔子像。唐吴道子绘。
孟子像。清南薰殿藏本
荀子像(前313—前238)。清殿藏本。
三、六祖说
禅宗六祖慧能主张人人天生皆有佛性。
他的传世禅偈称:“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慧能还说:人性本净,万事在自性,直观内省,显露真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慧能的“佛性”说,与孟子“性善”说接近。他的“援儒入佛”,使佛教中国化,儒学化,人性化。
六祖慧能真身(638—713)。现供奉广东韶关南华寺六祖殿。六祖真身历1300年不腐。西方人称孔子孟子慧能为“中华三圣”。
六祖慧能真身。日军入侵广东韶关时拍摄。
四、朱王说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与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则“援佛入儒”,把儒学推入新阶段。
朱子认为:“气质之禀各有清浊”,人性“有善有不善”。他殷殷教人努力“变化气质”,提高修养。
朱子认为人的禀性“各有清浊”,“有善有恶”,融孔子与孟子的人性观于一炉。
王阳明用四句话,表明他对人性善恶的看法。
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他把人性善恶问题,分为“无、有、知、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心之体(本性、本能层次),“无善无恶”。
后面三个层次分别是有善有恶、知善知恶和为善去恶。
王阳明关于人性问题四个层次说,有人视为中国历史上人性善恶问题争论的总结。
朱熹像(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阳明画像
五、西哲说
古罗马时代伟大的哲学家善罗提诺(普洛丁)把人分为三种:“人类处于神与野兽之间,时而倾向前者,时而倾向后者。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
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洛克认为推崇太高尚的道德,会使每个人在太高尚的道德面前失去做人的尊严。所以他只从人性底线出发,提出生命、财产和自由等“三条道德底线”。他说:“人性具有堕落的倾向,人性也有升华的本能。思想家的目的,就是要给人一条线,线的这头牵着人性的堕落,线的那头牵着人性的升华。这条线,会让人恪守人的生命、财产和自由三条底线,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向前。”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性(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照快乐的原则,是“原始的人”。
自我:寻找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让本能的冲动得到满足,是“现实的人”。
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协调平衡状况,保持人格的正常状态。如果失衡,就会发生心理障碍,危及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人性三层次说,与我国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人性四层次说,原理相通。
弗洛伊德的门生、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人格结构分为集件潜意识、个人潜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
他说:潜意识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心理原型。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阴影、自性等。
弗洛伊德认为性是最强势的本能,而荣格则认为性只是本能中普通的一种。他打破了老师的泛性欲观和忽视种族潜意识之弊。
荣格认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战争、饥荒、灾难等等,而是我们的自身心灵(黑三角)。
普洛丁像(205—270)。新柏拉图学派领袖。
洛克像(1632—1704)。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
弗洛伊德像(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
荣格像(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
六、忆斗私
1967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毛泽东主席最近视察华北、中南、华东时指出:“革命群众组织要实现革命大联合,要团结大多数干部,要斗私批修。”
此后,两报一刊就此陆续发表社论。“斗私批修”成了文革中的纲领性口号。
“斗私批修”,是一个“左”的口号。特别是“狠斗私字一闪念”,更不可思议。
人性私。在一定范围内,承认“私”的合理性,有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进步。
随着文革被彻底否定,“斗私批修”口号,自然也同时被废弃。
今天值得反思的是:毛泽东为什么在文革中,会提出“斗私”?有何教训?有何启示?
文革《要斗私批修》像章
文革《要斗私批修》出版物
七、人与兽
市场的勃兴,使人欲横流。经济繁荣,造就一批富商,也孕育一帮恶兽。
今年8月4日,广西南宁留英大学生黄某阳,22岁,因父母不同意他继续留学,竟把双亲杀死家中。第三天,调低空调后,携款潜逃英国。案发一星期,才由邻居报警。又过一星期,黄某于柬埔寨金边一家饭店被抓获。从他身上搜出2份身份证,10张中国银行卡、17只戒指。他父亲是广西的著名律师、某公司副董事长黄贵普,母亲是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博士陈丽琴。父母亲年收入达百万以上。黄某阳的初高中同学说:他小时候挺乖,后来喜欢吉他、摇滚乐,精神状态渐变,被父亲打过。从家里回学校时鼻子上有创可帖。进宿舍常用脚踢门,把门都踢烂了。他和父亲关系很紧张,留学后变本加厉。他的毁灭,可能是金钱造的孽,也可能与家教有关。
今年7月5日,绍兴籍小商人许国利为侵吞两套拆迁房和百万存款,竟下毒手杀死同床十二年、育有一个11岁女儿的二婚妻子,而且把妻子碎尸万段,抛进马桶和化粪池中,丧心病狂。
南宁杀亲和杭州杀妻二起恶性案件,昭告世人:人成圣贤,要磨炼百年。人成野兽,一念之间。
被儿子杀害的陈丽琴教授
陈丽琴儿子黄某阳,于金边被擒。
被丈夫杀害的来惠利女士(左一)
八、性本私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多数思想家认为:人初生下来,属于本能阶段,有利己之欲,无利人或损人之心。所以,人的本性,有私心,但无善,也无恶。
婴儿饿了就哭就叫,要求满足自已本能需求,但不会想到别人。
传说以前的盗墓者,需要两个密友配合。一个宻友下墓坑取宝,一个密友在坑上拉绳接宝。
但是这种合作往往失败:坑上的密友为了独占盗墓之宝,便丢下坑下的密友,逃之夭夭。
后来,“密友配”改为“父子配”。开始,是父亲下坑寻宝,儿子在坑外接宝。但也发生儿子抛弃父亲的丑事。
最后,改变了分工,让儿子下坑寻宝,父亲在坑上接宝,才避免发生类似的案情。
人性之“私”,于此可见。
积一生所见所学,我总觉得《三字经》开头两句“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改为:“人之初,性本私。”似更贴近人之本性。
“私”是人的本能,非善非恶。随着教育与环境的变迁,有的人向善,有的人向恶;有的人成了圣贤,有的人成了恶兽。
无善无恶,人之本性;知善知恶,可作人师;为善去恶,堪为世表。
庚子重阳
【十四家会评】
一
旅美学人老赵先生从加州硅谷来信云:
柳斋先生的《人之初,性本私》是一篇好文章。
文中论述了人性的核心问题。他从道家、儒家、佛教以及国外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有关此问题的论述,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得出他的主张:“人之初,性本私!”
显而易见,他发展了我们中国传统的认知。
过去,我对“性本善”观点也存疑。阅读此文之后,十分赞同他的观点。
该文内容十分丰富。有中国古代多家的学说,也有海外思想家的主张,值得一读,肯定收益非浅。
2020.10.25
二
上海作家木凡女士说:
四叔积一生所见所学,得出《人之初,性本私》。木凡读来得到的印象,如王阳明“敦本尚实,返朴还纯”的求索,达到百步穿杨。四叔真厉害!
我今年刚开始读王阳明的书,特意买了《王阳明全集》,还只读了一点点,就觉得对劲。
他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我深信不疑。
四叔写到王阳明的这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更是尊奉。
四叔说:“私”是人的本能,非善非恶。随着教育与环境的变迁,有的人向善,有的人向恶;有的人成了圣贤,有的人成了恶兽。
又说:无善无恶,人之本性;知善知恶,可作人师;为善去恶,堪为世表。
木凡能和四叔有同感,暗自窃喜呢!
感谢四叔!
三
上海作家董国强先生说:
四叔积一生所思,探究《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引经据典,综合国内的儒家,道家,佛教,及国外的哲学家、心理学家,进行分析研讨。此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体现了学者的严谨治学作风,是吾辈之学习榜样。
四
济南山东地质局刘振先生来信说:
读张老《人之初,性本私》,感触颇多。
人一出生,性的善恶之分,古往今来,颇有争议。
相对于先天,我更主张后天的区别。
人生为婴儿,意识混沌,不能思考。饿了张嘴哭,有声音的睁眼看,都是由神经通过大脑做出的反应。长大后受教育与环境影响会改变他的性格。
正如孔子说的“性相近,习相远”。
山东是孔孟家乡,受孔孟忠君爱国、尊宗敬祖思想影响较深,所以自古至今齐鲁大地忠臣孝子多。
可见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张老所言“人之初,性本私”,这个私字,自私,私欲,或可称为欲望。驱使这个欲望的,无外乎外部刺激,引起内心冲动。如果有一个道德标杆,在欲望驱动时,有所节制,就不至酿成大灾大祸。所以要重视言传身教。
鄙陋之见,望张老海涵。
五
福建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潘宝骏先生读张老《人之初,性本私》感怀:
孔老荀张,古今争鸣。
庚子重阳,研讨人性。
世上众生,总总林林。
或善或恶,或兽或人。
知善知恶,绝非天成。
为善为恶,根在家庭。
2020.10.25 于福州
六
山东李山老师说:
孟子主张“性善”论。《三字经》头句“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
孟子说:“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蕴含着很深的意义,
但这四心,不是天生而来的,不是人的本性。如果没有后天的良好环境和良好教育,恐怕不会有这四心。像杀害自己父母的广西黄某阳那样,丧心病狂。
人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一颗善良的心,社会才能安定祥和。
七
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陈鸣钦先生说:
《人之初,性本私》,文章不长,却涉及一个争论了几千年的大问题。
文章搜集、梳理、分析了古今中外许多大思想家对人性善恶问题的精辟见解,实为不易。
作者经过几十年的苦苦探索,对《三字经》头两句孟子的话“人之初,性本善”提出质疑,并认为“人之初,性本私”更符合人性。我觉得作者的看法是正确的。
娃娃落地,饿了就哭就叫,要吃奶,不会想到别人。这是人的动物本能阶段,有私心,但无善也无恶。长大后,是向善,还是向恶?是成圣贤,还是成恶兽?环境、教育是关键,特别是教育。
因此,从幼儿园起,小学、中学、大学,都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家人、爱亲友的品德。
儒学讲仁义。佛教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基督教讲爱心。孙中山讲博爱。毛泽东主席讲为人民服务。习近平主席抓扶贫。都是行善,行善自然去恶。
这篇博文,对人很有启迪作用。
八
福州廷宅张在勋老先生说:
拜读《人之初,性本私》,觉得观点新颖,理据充实。想告人们,人性本私,强调教育和法治之要。以此,使人性向善。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贤弟年逾八旬,仍坚持读书研究,撰著不辍。且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观点独到,份量重,价值高。可喜。
在勋
2020.10.27
九
厦门大学59级校友宋巾英老师来信说:
关于“人之初,性本私”问题,我记得一、二十年前,在您返乡时,曾和我讨论过这问题。
您认为,人之初本无所谓“性本善”或“善本恶”,只有“性本私”。
当时您就举了许多事实,我是同意您的论点与论据。
我说,比如几个月的小孩,肚子饿了就只知道哭闹要吃的,大一点看到好看的或可以吃的东西,就抢着要,哪还管别人?善恶是后天敎育或社会影响所至。
您的博文,引经据典,集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精辟见解之大成,又做了深刻分析,太有说服力了!
您的每篇博文,都是那么的严谨,引人入胜,深受敎育。
十
沈阳冰河先生说:
《三字经》是宋末区适子所作,已经流传一千多年了。它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启蒙教科书。
柳斋先生积一生所学所思,对开头两句“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说),提出质疑,认为“人之初,性本私”,比“人之初,性本善”,更符合人性。考证翔实,见解大胆而独到,彰显出大师级的学者风范。敬佩。
十一
上海书法家占峰先生说:
拨云见日九秋天,跋山涉水溯流源。
本是天地精灵子,一个私字亦堪怜。
性本私,追根溯源。而这私,无善无恶,后来有的向善,有的向恶,两极分化,中间多数。善,第一心也;恶,亚心,次心,第二心也。这是我的看法。
多谢四叔!两脚书橱。
十二
杭州董校雪方家来信说:
我是1944年生,耀妹45年生。但精力和身体都远不如你。
你老研究人之初,很有意义,多创见。
人之初,佛教叫缘起法。“因缘所生法,若分别真实(即执实有),佛说为无明,彼生十二支。”
十二支者: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故十二支以无明为根。如果从缘生法通达无我空性,无明即不生,由无明灭故,十二支皆灭。佛教把有情的一期生死,分为四有: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您老说的“人之初”,我的理解即是人的死后中有与有缘的父精母卵结合的那一刹那。在这前寻觅时称之为“行”,结合前刹那称之为“识”,结合后一入胎便称之为“名色”。名者,心识也,因心法不可见,称之为“名”;“色”者,即眼、耳、鼻、舌、身也。之后胎儿成形,便成“六处”,出胎后,根、境、识三和合成“触”,后因触生受、生爱、取、有等。
如此成就之缘觉,因通达缘起性空,证得无我我所,故断爱、取因缘,爱取一断,故无“有”支,无有,亦不受“生”、“老死”支。
所以从教理上说,通达十二缘起,便可证得缘觉果。这也是很殊胜的。
总之,十二缘起不是简单能说清楚的。
我只能这样说个大概。惭愧得很,仅供参考。
十三
上海茯苓药铺女士评曰:
拜读。很深,很现实!
2020.10.27
十四
闽侯县原人大主任柯则龙先生说:
学兄《人之初,性本私》,观点新颖,考辨翔实,令人信服。
王阳明把人性善恶分为四个层次:“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对我启迪很大。
人性本私,但可以向善。人性向善的决定性因素,是环境、教育与法治。教育是关键。树立与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方向。
研究人性,可以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2020.10.28
信纸作者:占峰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