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客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宅家笔记】完美芸娘·三风十愆·意趣神色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0年10月15号 08点 阅读 10131 评论3 点赞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浮生六记》中芸娘与沈复的图画  (图源网络)

 


【宅家笔记】完美芸娘·三风十愆·意趣神色
——宅家随读随记之三十

 


完美芸娘

 

       《浮生六记》是一册自传性的言情的上等文字,它贡献了一位动人的女性——芸娘。

       林语堂认为她是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中最可爱的女人之一。芸娘几乎就是男人梦想中的妻子,接近完美。

       从自身形象讲,“眉弯目秀,顾盼神飞”,虽“似非佳相”,但其“缠绵之态”足以动人。从精神层面讲,“课文论古,品月评花”,拥有一般闺阁女子没有的见地和胸襟。从性格层面讲,她在顺从受礼之外具有幽默活泼的一面,为平淡而艰辛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更可贵的是,她善于打理生活,是一个普通中国式大家庭中的贤妻良母、孝顺媳妇。对待公婆的责难,她可以忍气吞声;对待丈夫更是无怨无悔,甚至积极地为他纳妾。其实,芸娘的可爱之处恰恰是她本质上的叛逆。她热爱诗书,大胆展示才学,追求知识,这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氛围无疑是一个冲击。她女扮男装随沈复出游,可以说是挑战了封建道德的底线。芸娘的这种叛逆,正是女性意识的觉醒,有了“新女性”的影子。

       然而,她一生的结局却掺杂着愁苦的生活,让读者为之叹息。在家庭内她受责于翁,失欢于姑,更为婆婆不容,最终在放逐中无奈命蹇时乖,被贫病和忧愤夺去生命。在封建礼教和男权社会统治下,芸娘可怜的叛逆只能是沧海一粟,波澜不兴。 

 

 
三风十愆

 

       《尚书·伊训》有“三风十愆”之说,影响深远。

       所谓“三风”指“巫风”、“淫风”、“乱风”。

       所谓“十愆”指“恒舞于宫”(通宵达旦在宫中跳舞),“酣歌于室”(在家中沉湎于歌乐),“殉于货、色”(不择手段追求财物和女色),“恒于游、畋”(终日迷恋于游乐和打猎),“侮圣言”(轻视圣人教导),“逆忠直”(拒绝采纳中直之士规谏),“远耆德”(疏远年高有德之人),“比顽童”(同于顽劣的童稚)。

       《尚书·伊训》警告:“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这“三风十愆”,士大夫染上一种,家庭必然败落;国君染上一种,国家必然灭亡。

       《尚书·伊训》相传是商朝开国元勋、拜为尹(丞相)的伊尹训诰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的。商汤鉴于夏亡的教训,意识到贪贿奢侈风气的严重而能及早儆惕,实施了一些相应措施。商汤之后,太甲即“颠覆汤之典刑”,伊尹于是告诫太甲,指出“三风十愆”等淫乱之政的危害。

       千古以来,“三风十愆”被视为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为历代王朝所不容。故而,苏轼在《骊山》一诗中说:“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驪山可亡国。”


 

 意趣神色

 

       《牡丹亭》问世,“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原因是它比《西厢记》更丰富、更闹热,有更多的“意、趣、神、色”。

       汤显祖对自己的文学理论曾有概括性论述:“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

       汤显祖所谓的“意”,是主张作家排除一切约束,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来立作品的思想性,是杜丽娘式的“生可以死,死可以生”追求自由的感情。

       汤显祖要求的“趣”,也就是说作品要有生动性,格调应该象行云流水,流畅自然。

       汤显祖主张的“神”,是通过写实与虚构的结合来达到形象的“神似”。

       汤显祖所说的“色”,是要求作品必须有鲜明的色彩。他说:“笔无锋刃,墨无烟云,砚无波涛,纸无香泽,四友不灵,虽勤无益也。”

       汤显祖提出的“意、趣、神、色”文学主张,虽只是文学理论的吉光片羽,但仍然闪烁着越世的耀眼光辉。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1 收藏 1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1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