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0年10月13号 08点 阅读 10522 评论35 点赞5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耳鸣耳聋难以表述痛苦
任华龙
最近吴含章主任给我一个任务,难以完成心里难受。
他想让我上一堂“提升讲述能力”网课,谈谈写文章的体会和做音画的经验,说说如何写出好文章、如何让好文章更好看。
按道理说老师上一堂课,是一件高兴的事,目前难以接受因而心里难受。
我退休后一直处于耳鸣,以至于发展听力障碍,近年已达到听力残障标准。这种状况往往不被人们关注,心里难受不是没有痛苦。
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是口齿流利、说话清晰,60岁退休以后仍在教育岗位发挥余热坚持上课,65岁后出现耳鸣现象,好像耳朵里一直有知了在叫,我以为是大家普遍现象,并没有引起重视,时间长了听力差一点,但是对工作、生活仍未多大影响,一直在电视大学给学生上课至69岁。
2010年我进入《老年大学》学习,同时下决心治疗耳鸣、听力障碍症状,3月份去新华医院耳科咨询治疗,然后从6月至12月,化了整整半年时间在市三级岳阳医院,采用中、西医全面检查治疗,科室把我作为重点案例分析、研究,又是抽血、又关在黑屋里各种检查。
每次我都挂专家门诊,由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耳科专家黄平;耳科主任、主任医师、耳科专家李明诊治。他们采用西医检查、中医治疗,每周去医院一次,服用了半年中药,没有明显效果。
耳鸣、耳聋没有改善,又按医院意见采用声音干扰治疗,通过我平时耳鸣声音状况,医生给我配置几个日常生活中声音文件,戴着耳机听配置的声音,来抵消耳鸣声音干扰,从而消除心理烦恼。
治疗6个月后,黄院长告诉我:你已经好了,不必治疗。因为耳鸣、耳聋治愈率是7%,93%的人是不能治愈,耳聋是老人普遍的现象,只要心理不烦躁就算治疗完成。(当年治愈率是7%,最近宣传栏治愈率9%)
听力障碍是老年人普遍现象,报纸上有一条消息,全球有超过6.3亿人受到听力问题困扰。中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约有3.6亿人有听力方面的问题,听力残疾人有2780万。(可能不少人没有鉴定)
我也分析产生听力障碍,可能还有二个原因:一是家庭遗传,我父亲、外公老年后听力很差;二是我幼年期间患病住院休养二年,长期打了听力有影响的针剂,疾病治好了,到了老年出现了后遗症。
医生告知治疗结束,耳鸣、耳聋仍为严重,孩子给我配一个高档西门子助听器。事实上有助听器人不少,佩戴使用人不一定多,佩戴后外面干扰声音都能听见,说话声音不一定清晰。
我只有几个人说话,特殊需要才佩戴一下,平时不用。
听力障碍是影响着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2010年我参加《老年大学》“记实写作班”上课,我是中午最早赶到教室,争取坐在第一排,戴着助听器能勉强听课。
听力障碍也影响着人的心理,平时外出活动不多,免得张冠李戴闹出笑话,网站音画学习活动我是参加的,学习音画技能不能停顿,一次不听就无法继续下去。
每次上课总有热心网友坐在我身旁,给我做二传手勉强接收50%,另外50%就靠自己毅力与智慧。
有一次网站开会说要“转型”(实际是要关门了),举行最后一次作协会议,我带了助听器与坐在两旁朋友交流还可以,会议内容无法了解。
焦溪老师坐在我边上,他知道我听力有碍,他问我:“听见吗?”我告诉他:“能听见,听不清。”半天会议只知道作协转型,具体内容不清楚,这样的会议主要是看望老朋友!
耳鸣失聪患者心理比较烦躁、并有一定痛苦,一般情况下无法进行正常交流,我在家里电话不接,接了电话听不清还是不接好,我也很少给朋友打电话,希望通过邮件文字交流,时间长了心理逐渐会产生自卑、自闭。
家里只有老俩口,听力不好又不愿更多交流,一天没有几句话,时间长了影响了说话表达能力。
我退休后是受到不少学校邀请,为老师上课,那是10年以前的事了,前几年有学校又想请我给老师上课,我马上婉言谢绝。
这样封闭影响自尊,渐而性格上会发生变化。虽然还没有那么严重,已有细微表现。
九九朋友喜欢线下活动,我出席不多,每年一次站庆活动,我仍克服困难参加,九九关门前几次网友相聚,而是一再通知而参加了。
2018年九九管委会通知与老小孩一起举行迎新活动,要求《情怀九九》博客集作者必须参加,尽管那时腰很痛、走路不便,我还是参加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
我是第一次体验老小孩是一个温馨集体!
很高兴又与吴含章主任第一次相见!
对老小孩与含章主任都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还是回到含章主任布置的工作,虽然已无法开设网课,我仍会按含章要求完成讲述要求,撰写二篇博文与网友交流。
一篇《提升讲述能力的几点思考》;
另一篇《学习音画的条件——浅议兴趣、氛围、勤奋与天赋》
欢迎朋友对讲述给与指导!
在市三级医院治疗半年
耳鸣治疗流程
宣传栏注明治愈率是9%
一舟老师对我了解,近距离还是可以交流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