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0年07月20号 08点 阅读 8609 评论27 点赞5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熟悉生活源泉 写好每篇文章
——给一位教育记者纠正错误报道
任华龙
笔者按:前不久,我看见布莱克牤老师在微博上写着,报纸记者也会出现错误文章。我与老师说:我也遇上过。布莱克牤老师希望发文交流。
我曾发现报纸错误信息,并且发文给报刊以予纠正。今天叙述在《文汇报》关于教育方面报道,以及我发文纠正过程。
我们写博或者记者采访,必须熟悉某一个领域,写出符合实际情况文章,以免给读者产生误导。
写作必须要熟悉生活,采访或收集的素材后,必须开动脑筋善于辨析思维,特别是涉及到某些专业领域,要用专业知识分析思考,不能说外行话、不能写外行文章。
特别是著名报刊的记者更为重要,不然会给读者产生错误的概念或是误导。
我曾经发现两位教育记者分别在两份报纸上,报道出现一些错误。
有一位教育记者,在《文汇报》《教师风采》栏目上,表扬一位社会有声誉的学校老师,荣获上海市家庭教育优秀指导者——班主任。
这位记者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着老师家庭访问过程:“有一天乘公交车加步行,造访27个家庭的记录,从早上6点钟出门,到访问最后一个家庭回家,已是子夜了。”
我看了这个报道显然是不妥当,不符合教师访问家庭实际情况。
这位班主任工作很辛苦,这一天在外面工作18个小时。我给他计算一下,每个家庭之间距离算它10分钟,有的还乘公交车,这天她还需要吃中饭与晚饭以及稍微休息一下,那么这位教师在每个家庭访问只能15钟左右时间,这有什么效果,解决什么问题。
我还需要请问:上午6点到8点,晚上10点到12点,她还在学生家里访问是否妥当,哪一位学生家长愿意这个时间接待老师访问?
那时又没有手机,她怎么通知家长叫他们等着你呢?
我不知道这个材料是否真实,这个素材不应出于一个教育记者报道文章。
这位记者运用了不恰当的素材,说了外行话,报纸运用不符合教育规律的素材去表扬一个教师,实际上给班主任工作是一个误导,只求访问数量,不考虑访问家庭的效果与质量,会造成不良的效果。
记者采访后获取大量的素材,需要辨析、思考。不是所有素材都正确,不是所有素材都可以用。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筛选、整理、制作、加工的过程。
在教育大报《文汇报》上出现这样问题是一个失误。
班主任家访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技术操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做好家访工作显然是相当繁重,家访前必须充分准备,一次颇有成效的家访,是给家长上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
为了提高家访的效果与质量,提高班主任的家访的技巧与艺术。针对这位记者问题,我写了一篇《家访要讲究技巧和艺术》一文,并把这位记者错误报道给予分析,寄给《文汇报》教育专栏编辑。
《文汇报》是一份气魄非凡、十分开明的报纸,把我的文章刊登《文汇报》《教育家》栏目。我从四个方面叙述家庭访问的技巧和艺术:
那年,我仍在《上海电视大学》工作,对年轻中小学教师任教《学校管理心理学》等学科,这位教育记者的报道,成了我对学生上课的一个生动教材。
本人编写《家访要讲究技巧和艺术》稿件,作为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教材,给年轻教师讲授怎样正确家庭访问。
本文在《百度》文库,下载需付费,
我下一篇博文全文登载,欢迎交流!
这里我也要与老师商议,我曾经在89年陪伴外甥女的班主任家访,她确确实实一早就出门了。因为她是接手这一届的上海市商业职校(贵州路)食品班级的班主任。到我家时已经近晚上8点了,还没有吃过晚饭。就在我家吃了点,就是我们吃剩下的饭,炒了个鸡蛋。然后她不认识路,我陪她一直找到长白二村的另一位入学新同学的家里。那是夏天,很晚还有人在马路上乘凉。老师家访也只是了解新学生的家庭情况。至于一天跑27家,是否可能这么多?如果像我们小时候读书,一个弄堂都在一个班级,老师跑了这个弄堂也许就一个班级跑完了。好多同学都是一栋楼,楼上楼下,一个班级好几个呢。这要看他报道的具体事例了。现在,这样的老师也许早就没有了。因为华校长都认为不可能又这样的老师了。真是悲哀!问好老师!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