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霞圃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兵哥哥的65式军装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0年07月30号 21点 阅读 12270 评论1 点赞1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兵哥哥的65式军装

朱怀兴

不久前,街道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让我找一些军旅生涯的纪念物品。我翻出了从军时的照片、日记、书籍、获奖纪念,更有几件上绿下蓝的空军军服,我们称之为65式军装。

65式军装分为冬装和夏装。出操、集会、训练、施工,都是穿着它。施工时候,肩扛巨石;训练时候,摸爬滚打。我们的汗水浸透衣衫,等体温把衣衫烤干,衣衫上都是白花花的汗渍。头半年,我们在坑道掘进,没有专门的工作服,头戴藤条编的安全帽,不缀红领章的军衣就是我们的工作服,衣衫的几个部位很快就磨烂破旧了。秋天,军需股拉来几大包五十年代老军人上交的旧棉衣,被洗得干干净净,缝补过,作为寒冷季节的施工工作衣。风钻的机油、碎石粉尘、我们的汗液,使这样的工作服,也很快腐蚀、刮坏。

后来,我调到航空兵部队,在机场警卫连担任排长。一次部队开展地面远程拉练,我带领一个班作为全师尖刀班,按照师司令部的部署,探明路径,设置路标。一次,姜师长与我们走在一起,问这个班的桑班长:“你担任班长的时间不长,但是军事素养不错。”小桑感到奇怪又高兴,但奇怪师首长怎么会知道他的。师长说:“你们警卫连,经常进行枪械训练。你们这个尖刀班,除了朱排长用手枪,其他人用的有轻机枪、冲锋枪、步枪。小桑现在是班长,挎的是冲锋枪,但他军衣的磨损部位是步枪动作形成的。步枪的挎枪、刺杀动作,剧烈磨损军衣的右腋下、右胯部。同样的动作,如果使用冲锋枪,磨损程度稍轻、位置靠上。至于机枪手,胯部磨损不明显,但是子弹带分量重,腰带部位就有显著印记。”我们互相再看看各人的衣衫,非常佩服师长的经验。

部队每年有两次换装季节,发放新服装,同时上交旧军衣,营房里的行话是“交旧领新”。第一次交旧领新,有个老兵说:“新兵穿军衣都不会科学安排。”师长说:“你们这次上交的旧军衣,与留存的军衣,陈旧程度差不多。而老兵们,上交的衣服更加破旧,留存的就特别新。”他传授我们,穿军衣要拉开梯次——把三套夏装依次默记为ABC,平时训练、施工,都穿A;集会、学习、外出,穿B;几乎不动CA脏了要洗,利用休息天洗,当天就可以晾干。两三个月下来,A是伤痕累累、补丁斑斑,B还是八九成新,C几乎没有动过。换装季节,把A交旧,把BC替补上来。这样,我们参加集会、娱乐活动,以及外出时候,穿的军衣都是那样崭新,军容非常整洁。

那个时候,我们都有针线包,学会了自己缝缝补补。我的一位同乡,因为在老家学过裁缝,被连队当做宝贝,让他搬到连部,主要的任务是为战友们缝补衣裳。

部队里的士兵,吃、穿,都是供给制,提拔为干部(军官)以后,是半供给制:吃饭要交伙食费,外衣有部队发,贴身内衣是自己购买。不少人提干以后还保留着士兵时候养成的习惯。我们场站政治处田主任是50年代初入伍的老军人,搓洗衣服的时候,经常会自言自语说:“我这件衬衣怎么穿不坏啊!”原来,十年以前爱人给他买的缎子衬衣,因为机关参加军训、施工少,加上缎子衣料易洗耐磨,穿的年头就多。由于没有磨损到破旧程度,他舍不得淘汰,就不能购买款式新颖的衣衫。这样的心态,是鼓吹“断含离”的当代年轻人不能理解的。

那个时候,军人没有便装,即时上街、休假,都是一身戎装,而且要求严守军容风纪。我入伍时候的军装,是全棉衣料。后来衣料、式样有小的改进,产生了71式、74式、78式子系列,但还属于65式系列。我们穿着过程中,逐渐感觉这种军装有一定的缺点,比如不挺括、不抗磨(后来使用三合一原料,上述缺点逐步减少),紧急情况下脱卸速度慢,外出没有便装,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环境等。

随着社会科技、国家经济、军队建设的发展,部队装备,包括军装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后来统一推出的85式、87式军装让军容更加符合时代和实战的需要。我还穿过半年的85式军装,但是因为65式军装伴随了我的漫长军旅生涯,就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自豪。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5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